赵印
摘 要: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信息化管理的理念逐渐融入建筑企业,企业内部局域网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效地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在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起始于20世纪后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使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但我国信息化管理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意义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策略
0 引言
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作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建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社会各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正日益加剧,在建筑企业之间更为突出,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项目管理中的诸多难题如:项目价格偏低、安全风险增加、项目效益减少等,不仅要保证企业项目工程的效益,又要保证建筑项目工程质量,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无疑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信息化管理保证了项目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为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参考信息。
1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概述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以项目的基础数据为中心,遵循相关精细化管理原理,通过对工作流程的重新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丰富内容决定了其工作的复杂性,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内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使管理者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在项目出现异常时及时作出预警。总的来说,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上的不足,及时改进,谋求更全面的发展。
2 建筑工程信息化现存的不足之处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程度,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于缺乏必要的整体规划作为支撑,使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实施较为困难;②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中较低的人才素质,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的范围较广,需要多部门参与到其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实际需要,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③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方面的缺陷,缺乏先进的、全面的、规范的信息化控制体系。
3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意义
建筑工程信息化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工作调整以及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一)在企业战略规划部署方面,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在信息体系结构模型的建立中,通过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规划,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使企业的战略部署分步骤进行,从而使企业规划更加标准化和具体化,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在工作调整方面,信息化的与应用能有效促进企业信息的组织和安排工作,通过规范化的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程的灵活调节成为可能,有效地适应了现代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模式。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建筑工程的基础化信息整合更加快捷,对于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和辅助企业领导作出科学决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对企业风险的规避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独特优势之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材料的选购方面,如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方式将信息传达给承包商和供应商,这给予采卖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建筑市场的拓展,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加强和标准化控制的实现,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实现提前预测,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
4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相关问题对策
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建多层次管理平台。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管理内容较多,考虑到多方的需求问题,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多方协作企业知识和情报管理的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勉强不同主题数据的自动生成来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2)一体化信息系统地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地一体化科学的将各项工作内容联系起来,对各业务模块实施联合控制,通过项目部等相关方面的关系协调,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有效适应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较为庞大的局面,营造更为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
(3)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当认识到建筑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增强适应性。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自定义相关参数增加信息反馈的准确性,项目管理的系统界面应当尽可能的简单,增加操作提示,减少数据录入工作量。
参考文献:
[1]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4) :75-76.
[2]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8)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