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高专低志愿填报率和高弃读率的调查与原因探析

2014-10-20 07:50汤子悦
科技资讯 2014年23期

汤子悦

摘 要:高职高专低志愿填报率和高弃读率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江西部分高三考生和高职高专新生的调查,分析高职高专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的原因,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 志愿填报率 弃读率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04-02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仍有较大差距[2]。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就业缺口;另一方面却是职业教育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3]。据麦可思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填报高职高专院校意愿的考生比例只占5%,其中就内蒙古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职(专科)院校有429所,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56.60%,有两所高校录取新生不足百人。山东省高职院校生源缺口高达4.2万人。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与此同时,录取后的弃读率也相当高。2013年全国高职大专学生的报到率仅为69%,因此,高职院校还面临到校率低的考验。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三考生和高职高专新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职业院校报考率低和弃读率高的根据原因,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江西省2014年参加高考的700名高三考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58份。对部分江西高职高专院校2013级入学的700名高职高专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78份、其中普通高职院校学生351人、本科院校下设高职学院学生227人。

2 职业院校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的原因分析

2.1 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应有的认知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是个“断头桥”,培养出的技能人才比较难攻读更高学位,用人机制在“蓝领”职业与“白领”职业间很难有转换平台。不少人认为,上了职业院校,就基本上决定了一生的职业定位,很难打通在更广阔领域里的上升空间。相当多的国有大型企业在招聘中也青睐重点本科高校毕业生。以公务员招考为例,一般岗位的报考条件都是本科学历,基本上没有高职生符合的岗位。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应有的认知(如表1、表2所示)。只有17%的高三学生和25.1%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通过高职教育可以发挥专长,学一门适用技术。12.6%的高三学生认为比较容易找工作和13.4%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可以优质就业。51.4%的高三学生和13.4%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缺乏发展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或学历低、晋升通道窄;有55.9%的新生认为在就业与职位升迁中被歧视、社会身份低(如表1、表3所示)。调查说明,尽管有一部分考生和新生认可了高职教育的实用性、但总体上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感不高,存在偏见和轻视。

2.2 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宣传不到位

调查显示,考生普遍对高职高专院校不太了解。在对“院校的实力与形象评价方面”有34.2%的考生选“都不好”或“不清楚”(如表4所示)。而选择对所就读学校宣传“严重失真”“平淡、无特色”“基本不了解”三者相加占42.8%(如表5所示)。在已报到的新生中,超七成同学首先希望学校提供“专业认知和就业前景”方面介绍,其次才为“校园生活介绍”。

在分析入学新生弃读的情况时(如表6所示),首先选择“复读考本科”的最多。其次为“对学校失望”和“高职没前途”,前三位之和达到73.5%。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质量有待提高。

2.3 就业情况是选择填报志愿和就读关注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2013年高职高专的初次就业率为78.1%,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仅为75.4%,重点本科的就业率75.5%,均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在选择高职院校时是否考虑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时,44.7%考生选择“认真考虑、很重要”,选“不是唯一出路、会参考”的占37.3%,两者相加达82%。说明就业仍然是填报志愿和就读最关注的问题(表7所示)。

2.4 高收费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承受

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费收费标准应定位在4000~5000元左右。其中选少于40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3%,选4000~50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5%,两者之和达56.8%,而同时调查也显示“7000以上”及“不敏感”两者之和仅占11.7%(如表8所示)。由此可见,高学费也是阻碍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作为投资的理念已为大众接受,既然是投资,人们会通过成本投入与收益来评价教育价值。因此,也存在新生或家长觉得高职“含金量”不高,不值得高投入而弃读的。

2.5 专业不能满足社会和考生的需求

调查显示:“个人兴趣”或“就业形势”是高三学生报考确定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如表9所示)。这说明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更注重自身的爱好或融入社会的需要。然而由于填报志愿时考生对学校、专业缺乏全面了解,若报考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如愿,在转专业不能实现后,部分考生不再就读。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设备配套、实训安排等方面名实不符,致使一些本就不安心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开学后一段时间内选择退学或自行离校。这也是影响新生报到的一个重要因素。

2.6 考生填报志愿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调查显示(如表10所示),有29.9%的考生填报高职高专志愿的原因是“没考上本科”,也就是说大部分考生把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替代品。随意填报高职高专志愿的考生占了较大比重,必将带来弃读的随意性。

3 结语

高职高专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既造成招生计划浪费,又造成一批过了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上不了学,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次序,对整个高职教育都有负面影响[4]。从调查来看,影响高职高专新生报到率因素较多:既有学校原因、也有考生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教育原因。以现有职业院校数量及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说,需要突破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办学质量”“用人机制”“就业观念”三大障碍,才能为职业教育得到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潘光荣.我国职业教育弱势地位的原因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89-91.

[2] 王莎莎,张常洁.提高职业院校吸引力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23(3):57-60.

[3] 周斌,文焱.影响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9(31):36-38.

[4] 孙彦慧.对高职新生报到率趋低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3,5(6):18-19.endprint

摘 要:高职高专低志愿填报率和高弃读率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江西部分高三考生和高职高专新生的调查,分析高职高专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的原因,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 志愿填报率 弃读率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04-02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仍有较大差距[2]。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就业缺口;另一方面却是职业教育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3]。据麦可思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填报高职高专院校意愿的考生比例只占5%,其中就内蒙古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职(专科)院校有429所,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56.60%,有两所高校录取新生不足百人。山东省高职院校生源缺口高达4.2万人。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与此同时,录取后的弃读率也相当高。2013年全国高职大专学生的报到率仅为69%,因此,高职院校还面临到校率低的考验。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三考生和高职高专新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职业院校报考率低和弃读率高的根据原因,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江西省2014年参加高考的700名高三考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58份。对部分江西高职高专院校2013级入学的700名高职高专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78份、其中普通高职院校学生351人、本科院校下设高职学院学生227人。

2 职业院校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的原因分析

2.1 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应有的认知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是个“断头桥”,培养出的技能人才比较难攻读更高学位,用人机制在“蓝领”职业与“白领”职业间很难有转换平台。不少人认为,上了职业院校,就基本上决定了一生的职业定位,很难打通在更广阔领域里的上升空间。相当多的国有大型企业在招聘中也青睐重点本科高校毕业生。以公务员招考为例,一般岗位的报考条件都是本科学历,基本上没有高职生符合的岗位。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应有的认知(如表1、表2所示)。只有17%的高三学生和25.1%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通过高职教育可以发挥专长,学一门适用技术。12.6%的高三学生认为比较容易找工作和13.4%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可以优质就业。51.4%的高三学生和13.4%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缺乏发展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或学历低、晋升通道窄;有55.9%的新生认为在就业与职位升迁中被歧视、社会身份低(如表1、表3所示)。调查说明,尽管有一部分考生和新生认可了高职教育的实用性、但总体上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感不高,存在偏见和轻视。

2.2 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宣传不到位

调查显示,考生普遍对高职高专院校不太了解。在对“院校的实力与形象评价方面”有34.2%的考生选“都不好”或“不清楚”(如表4所示)。而选择对所就读学校宣传“严重失真”“平淡、无特色”“基本不了解”三者相加占42.8%(如表5所示)。在已报到的新生中,超七成同学首先希望学校提供“专业认知和就业前景”方面介绍,其次才为“校园生活介绍”。

在分析入学新生弃读的情况时(如表6所示),首先选择“复读考本科”的最多。其次为“对学校失望”和“高职没前途”,前三位之和达到73.5%。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质量有待提高。

2.3 就业情况是选择填报志愿和就读关注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2013年高职高专的初次就业率为78.1%,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仅为75.4%,重点本科的就业率75.5%,均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在选择高职院校时是否考虑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时,44.7%考生选择“认真考虑、很重要”,选“不是唯一出路、会参考”的占37.3%,两者相加达82%。说明就业仍然是填报志愿和就读最关注的问题(表7所示)。

2.4 高收费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承受

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费收费标准应定位在4000~5000元左右。其中选少于40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3%,选4000~50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5%,两者之和达56.8%,而同时调查也显示“7000以上”及“不敏感”两者之和仅占11.7%(如表8所示)。由此可见,高学费也是阻碍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作为投资的理念已为大众接受,既然是投资,人们会通过成本投入与收益来评价教育价值。因此,也存在新生或家长觉得高职“含金量”不高,不值得高投入而弃读的。

2.5 专业不能满足社会和考生的需求

调查显示:“个人兴趣”或“就业形势”是高三学生报考确定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如表9所示)。这说明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更注重自身的爱好或融入社会的需要。然而由于填报志愿时考生对学校、专业缺乏全面了解,若报考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如愿,在转专业不能实现后,部分考生不再就读。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设备配套、实训安排等方面名实不符,致使一些本就不安心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开学后一段时间内选择退学或自行离校。这也是影响新生报到的一个重要因素。

2.6 考生填报志愿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调查显示(如表10所示),有29.9%的考生填报高职高专志愿的原因是“没考上本科”,也就是说大部分考生把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替代品。随意填报高职高专志愿的考生占了较大比重,必将带来弃读的随意性。

3 结语

高职高专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既造成招生计划浪费,又造成一批过了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上不了学,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次序,对整个高职教育都有负面影响[4]。从调查来看,影响高职高专新生报到率因素较多:既有学校原因、也有考生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教育原因。以现有职业院校数量及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说,需要突破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办学质量”“用人机制”“就业观念”三大障碍,才能为职业教育得到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潘光荣.我国职业教育弱势地位的原因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89-91.

[2] 王莎莎,张常洁.提高职业院校吸引力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23(3):57-60.

[3] 周斌,文焱.影响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9(31):36-38.

[4] 孙彦慧.对高职新生报到率趋低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3,5(6):18-19.endprint

摘 要:高职高专低志愿填报率和高弃读率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江西部分高三考生和高职高专新生的调查,分析高职高专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的原因,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 志愿填报率 弃读率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04-02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仍有较大差距[2]。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就业缺口;另一方面却是职业教育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3]。据麦可思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填报高职高专院校意愿的考生比例只占5%,其中就内蒙古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职(专科)院校有429所,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56.60%,有两所高校录取新生不足百人。山东省高职院校生源缺口高达4.2万人。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与此同时,录取后的弃读率也相当高。2013年全国高职大专学生的报到率仅为69%,因此,高职院校还面临到校率低的考验。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三考生和高职高专新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职业院校报考率低和弃读率高的根据原因,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江西省2014年参加高考的700名高三考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58份。对部分江西高职高专院校2013级入学的700名高职高专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78份、其中普通高职院校学生351人、本科院校下设高职学院学生227人。

2 职业院校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的原因分析

2.1 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应有的认知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是个“断头桥”,培养出的技能人才比较难攻读更高学位,用人机制在“蓝领”职业与“白领”职业间很难有转换平台。不少人认为,上了职业院校,就基本上决定了一生的职业定位,很难打通在更广阔领域里的上升空间。相当多的国有大型企业在招聘中也青睐重点本科高校毕业生。以公务员招考为例,一般岗位的报考条件都是本科学历,基本上没有高职生符合的岗位。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应有的认知(如表1、表2所示)。只有17%的高三学生和25.1%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通过高职教育可以发挥专长,学一门适用技术。12.6%的高三学生认为比较容易找工作和13.4%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可以优质就业。51.4%的高三学生和13.4%的高职高专新生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缺乏发展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或学历低、晋升通道窄;有55.9%的新生认为在就业与职位升迁中被歧视、社会身份低(如表1、表3所示)。调查说明,尽管有一部分考生和新生认可了高职教育的实用性、但总体上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感不高,存在偏见和轻视。

2.2 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宣传不到位

调查显示,考生普遍对高职高专院校不太了解。在对“院校的实力与形象评价方面”有34.2%的考生选“都不好”或“不清楚”(如表4所示)。而选择对所就读学校宣传“严重失真”“平淡、无特色”“基本不了解”三者相加占42.8%(如表5所示)。在已报到的新生中,超七成同学首先希望学校提供“专业认知和就业前景”方面介绍,其次才为“校园生活介绍”。

在分析入学新生弃读的情况时(如表6所示),首先选择“复读考本科”的最多。其次为“对学校失望”和“高职没前途”,前三位之和达到73.5%。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质量有待提高。

2.3 就业情况是选择填报志愿和就读关注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2013年高职高专的初次就业率为78.1%,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仅为75.4%,重点本科的就业率75.5%,均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在选择高职院校时是否考虑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时,44.7%考生选择“认真考虑、很重要”,选“不是唯一出路、会参考”的占37.3%,两者相加达82%。说明就业仍然是填报志愿和就读最关注的问题(表7所示)。

2.4 高收费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承受

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费收费标准应定位在4000~5000元左右。其中选少于40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3%,选4000~50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5%,两者之和达56.8%,而同时调查也显示“7000以上”及“不敏感”两者之和仅占11.7%(如表8所示)。由此可见,高学费也是阻碍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作为投资的理念已为大众接受,既然是投资,人们会通过成本投入与收益来评价教育价值。因此,也存在新生或家长觉得高职“含金量”不高,不值得高投入而弃读的。

2.5 专业不能满足社会和考生的需求

调查显示:“个人兴趣”或“就业形势”是高三学生报考确定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如表9所示)。这说明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更注重自身的爱好或融入社会的需要。然而由于填报志愿时考生对学校、专业缺乏全面了解,若报考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如愿,在转专业不能实现后,部分考生不再就读。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设备配套、实训安排等方面名实不符,致使一些本就不安心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开学后一段时间内选择退学或自行离校。这也是影响新生报到的一个重要因素。

2.6 考生填报志愿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调查显示(如表10所示),有29.9%的考生填报高职高专志愿的原因是“没考上本科”,也就是说大部分考生把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替代品。随意填报高职高专志愿的考生占了较大比重,必将带来弃读的随意性。

3 结语

高职高专的低报考率和高弃读率,既造成招生计划浪费,又造成一批过了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上不了学,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次序,对整个高职教育都有负面影响[4]。从调查来看,影响高职高专新生报到率因素较多:既有学校原因、也有考生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教育原因。以现有职业院校数量及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说,需要突破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办学质量”“用人机制”“就业观念”三大障碍,才能为职业教育得到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潘光荣.我国职业教育弱势地位的原因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89-91.

[2] 王莎莎,张常洁.提高职业院校吸引力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23(3):57-60.

[3] 周斌,文焱.影响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9(31):36-38.

[4] 孙彦慧.对高职新生报到率趋低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3,5(6):18-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