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超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这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走进语文课堂,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一种热潮,教师们争先使用,甚至出现滥用的现象,反而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冷静思考、理性对待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优势,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在课堂上正确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讲读课中的运用
讲读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很多文章都是以讲读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在传统的教学中,仅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将多媒体引入教学后,声像结合的表现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很快地引入情境,让学生融入到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与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乡愁》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乡愁”的一些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理解乡愁的愁思,然后再给学生播放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朗诵中感受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感受台湾对于祖国的思念。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讲读课的运用,尤其是在诗歌鉴赏课的运用,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在语文阅读课中的运用
阅读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课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知识面,解决重难点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想象力是十分珍贵的,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缺少的。可以说,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它能帮助学生思维创新,打造一个不同的新天地。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可以直观地表达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学习《安塞腰鼓》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先是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当画面展示安塞腰鼓的表演时,学生完全被壮阔的场面、恢弘的气势所震撼,注意力被吸引,情感被激发出来,很快就找到了和作者一样的感觉,将优美的文字和视觉形象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对安塞腰鼓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之情,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畅想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产生了很多新想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理解,教师用语言讲解也不好形容的知识,这时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就派上了用场。
比如学习《观潮》时,大部分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钱塘江大潮的盛景,甚至一些学生连大海的海潮都没见过,你让他怎么理解、怎么想象呢?学生无法真正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对于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学生无法感同身受,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彩。因此,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将雄伟壮观的大潮盛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了直观的印象,然后再去读文中的字句,反复品味,反复咀嚼,就有了不同的味道。就这样,学生借助图片、视频的直观视觉冲击,体会了作者的情感,不仅完成了文章重难点问题的学习,而且也丰富了语言积累。
(三)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外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很高,要想达到这个要求,仅靠课堂几十分钟的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就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如果让每一位学生都把这些书籍买回家肯定是不现实的。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书逐渐兴起,一般学生家中都有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能够进行电子阅读的设备。通过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在线阅读方式,按照教师推荐的主题或相关书目,学生可以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从而能够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写作课中的运用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内容。而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引进写作课中,可以帮助师生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正所谓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是因为缺乏兴趣,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运用先到技术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一方面可以直观地展示画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容易激起学生的心理波动,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升了写作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些学生缺乏对生活中的事物的仔细观察,因而觉得作文无话可写。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展现生活中的素材的时候,随时暂停、重播,从而让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会仔细观察的方法,形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能够做到细致观察,也就获得了第一手的材料,也就不觉得作文枯燥没啥可写了。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优势,将之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更能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使得语文讲读课、阅读课、写作课更加富有趣味性,能够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得到能力的全面发展。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