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阅读教学衔接摭谈

2014-10-20 22:23杨正云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升初说明文议论文

杨正云

以笔者在初中起始年级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部分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在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学习方面总要经历艰难的磨合适应期,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后来就陷进了“阅读理解”的沼泽而无法“突围”。笔者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多次听课、借生上课、参与教研活动,对如何做好小升初阅读教学衔接有了初步体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守护阅读热情 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加以汇总分析,发现有75%的学生承认进入初中后读的课外书比小学时少了,在阅读上花的时间少了。初中的知识深,作业多,学科要求高成为影响学生阅读兴致的几大因素。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想方设法守护学生的阅读热情,可以腾出部分课时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可以更改语文作业的样式:多阅读美文或整本书,少原始的识记背诵类知识的抄写;可以增设课前3分钟“美文推介”口头秀活动,让学生的所读来一次共享,人人参与,个个受益,促使阅读永不停歇;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主题阅读,比如起初的“初中生活适应篇”,“初中学习方法篇”“初中师生交往篇”等;还可以将课堂延伸至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以“专属领地”让学生在阅读中徜徉身心,永葆热情。

调适阅读目标 关于这一点,笔者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课为例,结合自己走进小语课堂的听课经历来谈。课题组小学部成员陈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着重对课文的主人公刘老师(“有一条强壮的右腿,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的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的方法加以分析。利用幻灯片投射出课文的第五段,写刘老师板书的动作,先后共计用了五个“转”字,教者在“转”的读音上一一提问学生,对答错的加以纠正,但却忽视了这一系列“转”的运用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的分析,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与内容“阅读”中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中提出了“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要求。对照这些要求,陈老师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分析上处理得不够,其实本文还有一些语言优美的段落,如第二段“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这一段文字,用字讲究,修辞多样,写出了春天景物的特征,值得赏析和借鉴,在课堂上也被忽略了。我以为本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到了充分实现,但在方法、能力目标上却落实不够。放眼当下初中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任教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老师有必要吃透《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学段目标和内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表达效果的体味、赏析,以便为学生进入初中后减少阅读理解的障碍早作铺垫。

点引阅读技巧 升入初中后,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就与“阅读理解”结下了不解之缘,相比小学而言,初中的题目多了,提问深了,怎样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其对阅读理解由畏惧到淡然,笔者以为在“阅读技巧”上尚需逐步“渗透”。倘若说小学的阅读理解尚在文章表层徘徊,在好词佳句上啜饮的话,初中的阅读理解则探入到了文本的内核,在鉴赏评价上挖掘,这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是很高的挑战。好在阅读理解是分文体进行考查,把握常考文体的特征,了解常考文体的常出题型,掌握相应的阅读解题技巧还是有法可循的,笔者以为完全可以在日常阅读教学中逐步渗透不同文体的阅读解题技巧,给学生以无声的浸润,让学生在不同文体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习得方法从而实现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运用。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相关篇目为例来谈。

《宇宙里有些什么》是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虽然其在小学高年级也接触过说明文如苏教版教材中出现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海洋——21世纪的希望》等,但在小学阶段似乎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有这么一种文体,阅读练习测试中几乎不涉及,但进入初中后却频频见诸试卷。依据这样的学情,初中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除了补充介绍说明文的一般知识外,更需要注意说明文常考题型在本文中的“举例分析”。如说明文的重要考点之一,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在教学本课时,可先以文中的句子“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为例加以答题技巧的指导,指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结合句子答出运用这种方法的具体作用(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恒星的热度非常高),再找运用了同种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请学生尝试分析,由此实现阅读技巧的迁移运用。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在小学从未接触议论文的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的首篇议论文,在教学时初中老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认知实际,除了让学生了解议论文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外,也要对议论文的常考题型加以介绍,比如,找出文章的论点;对论据加以分析或者补写一个论据;某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等,再辅以与题型相关的知识的补充。然后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对应到这篇课文,论点是什么,为了证明论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据又是怎样论证的。在首次接触议论文时,初中语文老师就要做好充足的铺垫,帮助他们认识这一新的文体,当然,教师对议论文常考题型的阅读解题技巧的渗透可由浅入深逐步进行。

除上述两种文体外,散文以及小说的阅读技巧也可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在小学已有阅读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渗透。

笔者深信,我们语文老师只要积极守护学生的阅读热情,在阅读要点上及时调适,在阅读技巧上加强日常教学的渗透,学生在实现了“小升初”的有形升级后也就能达成阅读学习的无痕“升华”。

〔※本文为江苏省泰州市“中小学现代文阅读教学衔接的探究”课题成果,批准文号:TZJYS2011022〕

[作者通联:江苏泰州市高港区许庄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小升初说明文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说明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