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生活适应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10-20 12:45王延强杨茂庆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公立学校人际农民工

王延强+杨茂庆

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生活适应问题,影响其正常学习与成长。为此,学校应建立农民工子女辅导机制,强化辅导功能,通过设计、开设了解自我课程,帮助其考量自我人格,提升生活适应能力。同时,应开展跨文化教育,促进城乡文化融合,营造农民工子女生活适应的环境与氛围。

农民工子女 城市公立学校 生活适应

随着流入地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开始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因家庭、语言、文化背景等生活环境与习惯的差异,农民工子女初入城市公立学校后大都会存在一些适应障碍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基于此,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学校生活适应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学校生活环境,引导其健康成长。

一、学生学校生活适应解析

“适应”,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原指生物为生存必须做适度的改变以配合客观环境,后为心理学界所借用并引申为生活适应,意即“个体为应付各种内、外在环境的要求及压力、满足自身的需要,与环境交互作用而达成和谐的历程”[1],它是个人心理健康的表征之一。对学生而言,学校生活适应侧重于强调学生对学校的看法和感知,以及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即学生“进入学校后,在个人与学校环境内人、事、物的互动中寻求一种平衡的历程与结果”[2],其内容大致包括个体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等若干向度。

1.个体适应

个体适应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通过群体互动,使自我概念逐渐清晰,并通过自我调节,确立个人价值与意义,追求个人满足及其与环境之间的满意关系,以达到自我统整的动态过程,它是生活适应的基础与前提。具有安全感与自信心,能接纳自己、保持内心和谐与情绪稳定,能与人维持和睦关系,且努力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期望,以发展良好的社会态度与技能等[3],都是个体适应良好所表现的特征。

2.学习适应

学习适应是指个体在“教育情境中,为满足求知需求与外在压力而持续采取的因应策略,籍以提高学业成就和促进人格发展的历程”[4]。学习适应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学习适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业成就、学习习惯、学习困扰等;广义的学习适应还包括对教师、学校常规及学习内容的适应。可以说,学习适应是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重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及个体成长。学习适应强则求知欲亦强,学习适应欠佳则会导致诸如上课不专心,学习进度落后,学业成绩低落等学习困扰问题的发生。

3.人际适应

人际适应,主要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想法与感知,以及如何对待别人。人际适应良好,与他人和谐相处,能使个体保持心理健康愉快,满足爱与温暖、被团体接纳及有存在价值感等生理与心理的需求,这也是个体生活适应良好与否的重要表征。学生在学校的人际适应主要包括与同学、朋友、教师的相处与接受。人际适应良好,有利于学生生活适应的增进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交流,进而在良好的人际互动中,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生活适应问题

学校生活适应是判断学生学校融入及自身身心发展的重要依据。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初期,因受学习环境和个人角色的转换等因素的影响,大都会存在一些适应障碍问题,直接影响其正常生活、学习与发展。

1.周遭环境的潜在排斥,容易导致个体适应困难

对于个体来说,初到一个新环境,会很关注周围社会对自己的回应,当不能被周围所认同时,就容易对自己的存在与价值感到怀疑,无法面对自己被赋予的角色,并因而感到焦虑、自卑,甚至产生行为偏差。农民工子女由原来的乡村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进入城市公立学校这一陌生环境时,同样希望周围的人对其身份给予肯定、接纳,但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社会刻板印象及生活方式、方言、行为习惯等的差异,他们并不能马上得到城市学生与老师的接纳(有时甚至还会遭到排斥),使之“孤独感明显上升,觉得自己在新的环境里不被接纳,不受欢迎”[5],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身份认同失调、混淆与危机,进而导致其适应困难,产生行为困扰,影响心智发展。尤其是在青少年这一自我认可的关键期,对自己弱势地位的感知,无疑将会加深他们负向的社会认同,并内化为较低的自我概念,容易导致缺乏自信、封闭等消极性格的形成。

2.学习环境与内容的变化,容易引发个体学习障碍

入读城市公立学校前,农民工子女大都在农村或打工子弟学校学习,这些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均不足,教师总体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有的甚至连基本教学科目都不能完备开设,且学校的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限制。转到城市公立学校这一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后,面对经常采取多样教学方式的教师,加之各地教材版本不一,进度不同,更有甚者,一些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多次流动转学,学习缺乏连贯性,且因父母忙于工作而无法得到家庭的学习支持,这些都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学习难度与课业压力,导致其无法适应城市学校的教学方法与进度。同时,不同学校管理理念的差异,也容易引起一些冲突与误会,使得农民工子女的一些行为可能被视为对城市公立学校常规的挑战而受到异议、批评与排斥。可以说,脱离熟悉的学习习惯与环境,异于以往的学校常规管理,加深了农民工子女个体认同的危机,容易导致他们学习适应困难,甚至失去兴趣而厌学,辍学。

3.团体互动与融入的困难,容易产生人际适应困扰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每到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环境,都希望能够很快地融入新的同伴团体”[6],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及污名化的社会刻板印象,农民工子女很容易被贴上固定标签,无法获得城市同学的完全尊重与接纳,加之在农村长大的他们很多又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这样就更容易加剧其与周围关系的互动困难而陷入人际适应困扰,使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更加不敢与人交往。同时,因户籍、升学制度及“对国家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了解不多,认同度不高,没有做好接纳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准备,也缺乏意愿”[7]等原因,一些学校、教师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关心欠缺,师生互动较少,这样就容易造成农民工子女个体所需要的人际需求无法从周围环境中得到满足,导致他们更加缺乏自信,感觉比不上别人,从而加剧了适应困难,久而久之,甚至会沦为学校的边缘人或特殊团体。

总之,作为一个必经阶段,学校生活适应是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首先遇到的问题,若适应不良则易产生各种问题与困扰,直接影响他们在城市学校的学习、社交及个人认同的正常形成。因此,在吸引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入读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其生活适应问题,努力帮其融入新环境以避免适应障碍问题的产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三、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生活适应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开设了解自我课程,帮助农民工子女考量自我人格

由于条件的差异,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后,一些新事物、新问题是他们未曾碰到过的,加之以前生活环境相对闭塞,交际范围相对狭窄,造成很多农民工子女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与交流,在进入新环境、遇到新问题时,他们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容易导致其自我认同意识的降低,致使原本就不成熟的自我概念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是当遭受一些城市学生或周围社会的消极回应后,他们更容易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感到怀疑。在自我关怀、情绪控制及身心发展等方面遭遇困扰,却找不出适当解决策略或调试方法时,他们往往会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来面对。因此,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使农民工子女树立自我关怀意识,学会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认同、自我开放、自我尊重,协助其在面对不同环境困扰时,能考量个人人格特性,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避免自我认同危机的发生,以完备其自我概念内涵,提升生活适应能力。

2.建立农民工子女辅导制度,强化辅导功能

随着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其生活适应问题也会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因此为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辅导机制,妥善规划各种辅导方案及其实施,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各种问题,以使之尽快适应新生活。由于原生活环境的差异、自身经历、性格,加之自我适应能力、管理能力普遍较弱等因素,农民工子女初入城市公立学校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适应困扰,影响其正常学习与生活,这就要求学校对之要有充分准备,并能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学生适当支持和辅导,协助其解决各种问题。如可采取小组导师制,由各导师主动关怀农民工子女,深入了解其生活适应问题,在课程、时间安排、校园生活、人际互动等方面辅导、培养、提升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学校还可以经常或不定期地举行相关活动,以讲座、座谈、咨询等方式,引导、协助农民工子女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以提升生活适应,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农民工子女资料库,以了解学生辅导成效,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以改进,以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适应期,培养优质适应能力。

3.开展跨文化教育,创造适应环境

在二元社会结构非常明显的中国,农民工子女大都在农村出生长大,其生活习惯等大都是农村式的,可以说代表了农村文化,他们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后,必须适应城市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工子女的生活适应,实际就是文化适应问题。然而受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许多城市民众及所谓主流社会以高姿态自居,将农村、农民及其文化视为落后的代表,加以歧视。当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后,发觉自己自小熟悉的文化环境是被人歧视的,其自我认知之混乱可想而之。很大程度上说,农民工子女的生活适应问题,是由于城乡差距及由此而来的对农民、农村文化的歧视造成的。

在倡导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融合,而不是要贴上落后、先进的标签,加以分别对待。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连自己本民族的不同文化都歧视的话,更何谈多元文化的发展与教育。因此,在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情况下,首先就得培养民众对本民族内部不同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学校应通过多元文化课程的设计及教学,让城乡学生了解差异、尊重差异,进而彼此欣赏、包容与接纳,避免文化认同危机的发生,从而改变对农村、农村文化、农民的刻板印象与歧视。例如学校可发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让农民工子女多讲述城市学生所不曾经历过的乐趣,这样既可培养城市学生对农村生活、农村文化的认识,消除对农村的陌生与偏见,也可以激发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心,确认自我价值,并通过相互交流,从城市学生身上学到城市生活的技巧与新的社会规范,提升生活适应,进而在多元文化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中,促进城乡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引导中华文化的融合与繁荣。

————————

参考文献

[1][3] 邱支峰.澎湖县新移民子女生活适应之研究:与本国籍子女的比较.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9.

[2][4] 林雅婷.外籍配偶子女幼儿园生活适应之个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4.

[5] 袁晓娇,方小义等.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 缪建东.同一片蓝天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探索与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 陈国华.城市公立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认知.青年研究,2008(6).

[作者:王延强(1981-),男,山东临清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杨茂庆(1982-),男,江苏溧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公立学校人际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2016年美国公立学校排名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