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价值冲突与协调

2014-10-20 01:27孙青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机智冲突价值

孙青

课堂是一个充满价值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课堂价值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教师的一元价值与学生的多元价值冲突、教材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的现实价值冲突、教师的价值与教材的价值冲突。教师面对冲突时通常会有三种表现倾向,即权威压制、充耳不闻和随声附和,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缺乏价值冲突的教育意识、欠缺驾驭价值冲突的教学机智以及教师缺乏对自身教育角色的认知。鉴于此,提出几条针对性建议:基于“他者的目光”转变教师的角色认知;以宽容的心接纳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冲突观;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掌握高超的教学机智。

课堂 价值冲突 协调

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在价值上所持立场、观点和态度的不同或外显或内隐地旨在阻止对方完成其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会为此导致冲突与矛盾,这就构成了课堂的价值冲突,这种冲突长期存在和发展将引起师生关系的紧张,进而影响课堂质量。那么课堂中价值冲突的表现形式是如何的呢?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怎么应对冲突?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协调策略。

一、课堂价值冲突的类型

1.教师的一元价值与学生的多元价值冲突

沃勒曾经说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常有希望与欲望的冲突,无论这种冲突的程度如何隐而不现,它总是存在的,在师生关系的对立和冲突中,教师应占据优势地位,否则就不能成为教师。”[1]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就教师而言,作为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言人,他们所传递的是按照预定的教育目的筛选出来的,是反映国家意志、主流价值的一元价值,是一种规范性、符合社会期待的价值观念。但就学生而言,他们是一群受多元文化熏陶且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尚未成熟的文化群体,其价值观念和对知识的理解也受到社会背景、大众传播、同辈团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价值体现的特性是多元性和非规范性。

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老师号召学生学习愚公那种“有恒心”、“有毅力”的可贵精神和品质。但有的学生不以为然,反问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认为愚公太死板了,不懂得变通。案例中,教师所传递的一元价值与学生的期望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学生在吸收各种价值时也有着与教师不同的机制和特点,这些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引起价值冲突。

2.教材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的现实价值冲突

教科书中承载的价值就是课堂中的文本价值,它倡导的是一种正义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忠实于教材,按照教材所提供的价值规范、思维方式来教学。然而,教材有时严重滞后于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现实,它所表现的价值是文本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而我们的学生正处在这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时代中,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交织交融,这种环境就使得价值标准呈现多样化,价值选择逐渐增多以及价值主体更加彰显。

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课时,教师始终传递着一种观点:要学花生谦虚朴实,不要像苹果、桃、石榴,把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羡慕之心。但许多学生表示不愿意做花生而要做苹果这样的人——既体面又有用。有的学生说,如果你去面试穿戴落伍,人家经理就不会要你。案例中,文本作者生活的时代状况与今天是大不相同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过程中学生吸收了多元文化,与文本作者产生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特征,也就会作出不同于文本作者所倡导的价值选择,这时,教材折射的价值与学生感知的价值就容易产生矛盾。

3.教师的价值与教材的价值冲突

教师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言人,其根本职责是向学生传授被赋予了特定意识形态、价值目标取向和规范规则的价值,但是教师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一个仅仅从事非创造性工作的劳动者,不是一个只灌输社会意识形态的传声筒,也不是一个抑制自身灵魂的思想附庸,并非每个教师都具有社会所期待的文化,从而真正代表社会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这些教师不会将教材内容如实地教给学生,而是传递与教材所含的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迥然相异的“知识”与价值观念。

如在面对教材课文所倡导的学习是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时,一些教师往往会向学生传递“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为了挣大钱,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这样的价值取向。这时的教师并不是“社会代表者”,而是“反社会代表者”,他们对教材中体现统治阶层意志的那些意识形态一般很难认可,会持有批判的态度,这样就会与教材所宣扬的价值产生矛盾和冲突。

二、教师应对课堂价值冲突的不恰当表现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学生独立的自我意识和与众不同的个性需要得到释放,于是面对教师传递的主流价值,以及所弘扬的反映国家根本意志的价值取向,相当多的同学自然会怀着不耐烦、怀疑的态度,甚至采取对立、对抗的方式。这时,教师面对价值冲突时通常会有三种表现倾向。

1.权威压制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发出与教师预设目标不同的声音时,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往往会选择粗暴压制,用指令性的语言对待学生,彻底否定学生多元价值存在的合法性。

2.充耳不闻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时,教师一方面不能不忠实于教材,一方面又无法运用知识和权威说服学生,这时教师只好采取逃避的策略,不理会学生的观点。

3.随声附和

当学生与教师、教材的价值观念不一致时,教师往往会为了尊重学生而忽视对主流价值的引导,只是对学生的见解一味地吹捧。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教育而出现与教学预期目标有偏差的情况时,教师往往会根据自身性格、经验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出权威压制、充耳不闻或随声附和的倾向。但这三种表现倾向都是教师对学生价值认识的困惑、价值理解的偏颇、价值选择的困境缺乏积极的引导,其最后都会导致学生在价值上的偏离。

三、课堂价值冲突应对失效的归因分析

1.教师缺乏价值冲突的教育意识

价值冲突在课堂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面对冲突时,我们教师把它当作坏事,认为是教育中不正常的事情,把它与和谐、秩序相对立,实际上这种冲突并不总是反常和病态的,正如社会学家科塞则更强调冲突在社会系统中的正面功能。价值冲突对于学生了解社会多元文化、养成批判反思意识,以及实现对社会、他人和自我的理解与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应将学生置于冲突的环境中进行价值引导,使其在体验真实的价值冲突中增加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2]。因此,在课堂中遇到价值冲突时,如果教师把握得好,完全可以利用价值冲突事件实现有效的价值教育。而现实中应对失效的原因恰恰是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意识,缺乏对价值冲突教育意义的认识。

2.教师欠缺驾驭价值冲突的教学机智

教育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教育意义的实现是在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情境中完成的,教师的使命,就是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为此,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反思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急情况下,教师随机应变,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素质。当在课堂中面对突发、偶然的价值冲突事件时,教师如果采用恰当有效的措施灵活果断地处理突发的问题和冲突,运用教学机智,就能够化解冲突事件,把握好对学生实施价值教育的良好契机。而教师如果欠缺驾驭冲突的教学机智,就会使他们在面对价值冲突事件时,陷入尴尬的境地,导致应对冲突失效,甚至可能激化冲突。

3.教师缺乏对自身教育角色的认知

在中国传统中,老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我国古代的《学记》强调:“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然后民知敬学。”[3]因此为了维护“师道尊严”,教师往往是板着面孔高高在上的形象,在课堂中处于权威的地位,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课堂的控制者和统治者,享有知识传递、价值规范、情境定义的主动权。当学生对教师的话进行反问、对课本的内容心存怀疑时,教师出于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对自己教育权威角色的认知,会做出强行压制学生的举动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引起课堂的“暴力”冲突,严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课堂价值冲突的协调策略

1.基于“他者的目光”转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

当前,我国的价值教育通常是以“知识”传授的面目出现的,在这过程中,教师是“知识”权威的化身,他们作为价值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控制着作为客体的学生的言行及成长。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及价值观念没有质疑与判断的权利,他们只是被动的价值知识的“贮存器”。而教师在价值教育中所扮演的这种权威的角色无疑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反思能力和情感价值的养成,因此,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从道德权威转变为价值引导者。

“他者的目光”就是站在学生的视角去理解学生,教师应培养“他者的目光”,选择正确的立场、多元的视角,理解、尊重多彩生命和多元文化,以便逐渐取得教师价值和学生价值的认同和融合[4]。若课堂中的主体能够站在他者的立场理解他者的价值观念,不同价值之间的理解就容易达成了,当不同的价值处于理解状态时,价值冲突就可以化解了,价值的融合也就实现了。这种理解就需要教师将“他者”视为与“自我”共生共长的存在,以“他者的目光”在课堂主体的自身存在与学生主体的存在间架起一座桥梁,从不同的价值视角理解不同的价值,转变自我的角色认知,挖掘课堂价值冲突背后的教育意蕴。

2.以宽容的心接纳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冲突观

面对课堂的价值冲突,教师应该持平和的心态,认识到冲突发生的不可避免性,对于冲突持一种认可的心理,采取积极的和宽容的心态去应对冲突、接纳冲突,使冲突成为建设性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才是教师应持的态度。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所说:“能够在体验冲突时又意识到冲突,尽管这可能叫人痛苦,却可以说正是一种宝贵的才能。我们愈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法,我们愈能获得更多的内心的自由和更大的力量。”

教师要树立有效的课堂价值冲突观。第一,对冲突的正向功能要有明确的认识,要有随时应对冲突的意识,不能把冲突当成一件坏事、烦心的事情而加以回避或强行压制。第二,教师要对冲突的弹性效用有正确的认识。同一个冲突既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冲突的后果是可以控制、可以转化的,只要教师适当处理和正确引导,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极好的教育契机和教育资源。

3.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掌握高超的教学机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在面对多元价值带来的挑战时,教师的价值引领水平是提高新时期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教师的价值引领水平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智慧,课堂上的每一个突发事件的出现都考验着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5]课堂中充满着各种变化和非预期性事件,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场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

形成高超的教学机智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学习、反思、研究和探索来丰富自身的素养,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智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积累和发展,它只有通过教师的亲身体验才可能达成,教师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随时发生冲突的过程中才能习得教学机智。“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教学实践的锻炼,不可能获取真正的教学机智。当一次课堂价值冲突过去以后,通常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反思,从每一次的课堂价值冲突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在反思与内省的过程中提升教学智慧,以便课堂价值冲突再次发生的时候,能以更加沉着和智慧的方式来应对,促使其顺利地转化为课堂和谐。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 肖英.打造语文“大课堂”——对初中语文价值观教育渗透的几点建议.科教论丛,2012.

[4] 赵亚伟,孙海霞.中学课堂文化冲突的原因及消解策略探析.教育科学论坛,2009(9).

[5] 古艳春.课堂教学冲突研究—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责任编辑 付一静】

猜你喜欢
机智冲突价值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机智的妈妈
机智的警察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机智的回答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