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玲
《申报》是晚清时期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武昌首义后的南北和议期间,《申报》的政治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目前学术界对辛亥革命时期的《申报》已有一些研究,但其研究的重点主要在新闻发展史、资料考证和报刊舆论导向上。①这方面的成果,如庄和灏:《〈申报〉视野下的袁世凯与帝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涉及到对《申报》1911年11月至1912年3月南北和议时期部分资料的议论,但重点笔墨是袁世凯称帝这一事件。孟庆修:《武昌起义前后的〈申报〉舆论》,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按照革命发展的进程,对《申报》的材料加以归纳,比较翔实,但对南北和议时期《申报》的舆论态度变化仅在小结里提到,却没有完整展开论述。赵建国:《辛亥革命时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主要以《申报》1905—1913年对革命党人相对集中的报道为材料,以《大公报》和《民立报》为参照系,探求和强调报刊政治倾向的变化对革命的巨大作用。《申报》作为时事报道的媒体,记录事件和评论事件是其主体,从这些报道和评论中能梳理出当时社会生活百态和民众普遍心态。正是从这点出发,本文对南北和议前后《申报》的言论进行梳理,试图以《申报》对革命发展的报道为透视点,分析南北和议时期《申报》对革命派态度的变化,揭示南北和议时期社会绅商与市民阶层的普遍社会心理和社会评判标准,加深对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历史环境的客观理解。
武昌起义后,《申报》在革命党人与清政府之间经历了短暂的游离,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申报》的政治倾向也从最初的持谨慎态度转变到顺应潮流一边倒地支持革命。在南北和议的过程中,《申报》发表的许多评论,涉及的内容广泛,对诸多问题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且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对于袁世凯主张的和议,《申报》予以极力反对,其论颇为诚恳。早在议和开始之前,《申报》对议和即抱怀疑态度,断言“袁世凯即创和议之说,以缓战局,盖袁世凯非议和之人,而其心非真欲议和者,故和议之决不成行,夫固尽人皆知也”。揭露袁世凯的北军“屡次交战,革命军从未以诈术欺北军,而北军每以诈术欺革命军,以图一时之侥幸。微论主义之孰当,而其人之道德已可于此判之矣”①《北军之欺诈》,《申报》1911年11月1日,第1张第2版。。因此,“况乎若北军之残酷无道,名为议和,而实加兵力,岂得丝豪(毫)之轻信之哉?”②《非议和说》,《申报》1911年11月22日,第1张第3版。可见,此时《申报》是站在袁世凯及其所率北军的敌对立场进行评说的。
和议将始,《申报》又以《论议和之难成》为题发表评论,指出:“今幸此次起事之后,各省响应,中华国土,掩有大半。满清不得已,而用袁世凯;袁世凯不得已,而与民军(指革命军)议和”,认为,“君主与共和二者之间,断无可以互让折中之余地,此和议之所以难成也。”③《论和议之难成》,《申报》1911年12月15日,第1张第3版。
当和议进行之时,《申报》又提醒革命党人保持警惕,应以兵力维持和议。12月21日,《申报》发表题为《论今日亟当以兵力维持和议》的评论,指出:“和议者,战斗之后备;战斗者,和议之前提。战斗力强,则谈判之实力随之而张;战斗力弱,则谈判之实力亦自随之而亡。”④《论今日亟当以兵力维持和议》,《申报》1911年12月21日,第1张第2版。
《申报》抱定反对南北议和的宗旨,12月26日,该报在副刊《自由谈》“心直口快”栏目上发表题为《十不可和》的文章,再次声明反对议和:“此次之事于情于理均在千万不可和,万不可和之中幸,愿吾四万万汉族之同胞均坚持共和之目的到底,莫使胸中有毫忽之摇动,而致前功于尽弃也。”⑤《十不可知》,《申报》1911年11月26日,第2张第2版。和议中断后,《申报》更加坚决地反对和议,坚持其“和议不可持”,“虏廷以和议饵我”的观点。
在《申报》看来,议和对革命党人有害无利,“议和者,北廷之益,而民军之害也”⑥《停战罪言》,《申报》1912年1月16日,第1张第2版。。认为议和一再延期只能挫伤民军的士气与斗志,议和如同犯罪。
从其立意来看,《申报》关于和议的主张有一定合理性,显得比较理智,其态度也颇为诚恳。
《申报》将清帝退位、创建共和国作为革命的终极目标,盛赞共和政体:“天下无万世步一系之皇位,而有历劫不磨之政体,政体惟何?共和是也。”⑦《共和篇一》,《申报》1911年12月22日,第1张第2版。孙中山海外归来,光复后的东南17省根据“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制定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按照每省1票的投票原则,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优势当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申报》刊发《七纪议和问题》痛击袁世凯:“袁世凯心计狠诈,借议和为缓兵之计,竞于停战期内调兵遣将,袁违背条约,无理已极”⑧《七纪议和问题》,《申报》1911年12月29日,第1张第4版。,同时,《申报》把注意力聚焦到孙中山身上,“天佑我华降生中山,以名士之英豪为斯民之先觉奔走海外,矢志光复。三十年来,无日不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要素号呼警告,遂使平等自由之种子随欧风美雨由太平洋而移植亚东大陆滋生长养,以至今日。所以武汉义旗一挥,各省响应,不及两月东南底定,推原筚路蓝缕之功,实我天生伟人之力。”⑨《记孙总统之政见》,《申报》1911年12月31日,第1张第2版。欢呼孙中山自海外归国:“今幸中山先生已履行民国总统之任”。随即,《申报》进言于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称:“调和意见,督促进行,天下之事惟公是赖。”①《 清谈》,《申报》1912年1月2日,第1张第4版。此时《申报》对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寄予厚望。
为统一北方,实现共和,《申报》坚持北伐主张。早在1911年11月27日,《申报》即建言革命党人“组织北征军也”,认为:“京师兵力极单,只有幼若婴儿之禁卫军,无纪律之姜(桂题)军及赵尔巽调遣之数营而已,势不难一鼓而歼之京师。”②《 敬告我新国民》,《申报》1911年11月27日,第1张第2版。1911年12月11日,《申报》又发表《论民军函宜北伐》一文,呼吁尽早北伐:“南北政府雌雄未定,军贵神速,万难稍延,延必生变,我北伐之师迟上,彼南下之寇即来”,“先发制人可操胜着,中原逐鹿捷足先得”。③《 论民军亟宜北伐》,《申报》1911年12月12日,第1张第3版。议和一度中断后,《申报》再次号召革命党人一鼓作气,迅速组织北伐。因为人心趋向民军,“武汉起义,不匝月而光复者十六省,天下人事概可想见。”如迅速北伐,“合东南之精锐,一鼓北伐,犁庭扫穴,本指顾间事。”④《 论和议迁延之非计》,《申报》1911年12月28日,第1张第2版。
《申报》热情支持革命,倾力宣传革命,对袁世凯北军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主张誓师北伐,扫除虏廷。所有的这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从外部对清廷形成一种舆论压力。《申报》反对议和、主张兴师北伐的舆论宣传,在南北和议前期同革命军的革命进程相呼应,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清帝的被迫逊位,创造了舆论先声。
辛亥革命期间,舆论界对袁世凯声称拥护共和多持怀疑态度,《申报》亦在其列。《申报》直指袁世凯:“此次武汉事起最不可解者为袁世凯一人”⑤《 袁世凯之前途》,《申报》1911年11月29日,第1张第2版。,“盖袁世凯之心,非特以为共和民主”,“若袁世凯得志,则伪立宪而真专制矣”。⑥《 再论袁世凯》,《申报》1911年l1月25日,第1张第2版。
南北和议开始,袁世凯模棱两可的政治立场,即遭到《申报》的质疑。12月24日,《申报》刊文发问袁世凯:“其果赞成共和而劝清主以逊位乎?抑亦辅导幼主,而与共和为反对乎?”今日者,谈判之停议已三日矣,乃“袁世凯不闻有一字一句达于唐使前者,何故?”⑦《 共和篇二》,《申报》1911年l2月24日,第1张第3版。对于当时社会纷传袁世凯将承清自立的说法,《申报》不屑一顾,认为袁世凯“仅仅小朝廷一总理也”。⑧《 共和篇一》,《申报》1911年l2月22日,第1张第2版。同时,《申报》也对袁世凯提出忠告,希望袁世凯能够顺应民心之所向,“袁世凯而果廓然大公也,则必纳唐使之嘉言,导民国以共和立宪之休风。若是者,民国颂之,汉族德之。革腥臊之丑虏,纳东亚之平和,一反手间,而共和成立,世界敉平,他年铜像之巍峨,其功绩必不在于华盛顿以下。”⑨《 共和篇二》,《申报》1911年11月24日,第1张第3版。
对袁世凯即将成为共和国的大总统,《申报》抱有戒心,“假使大权在握,一面仍用烦琐之选举法,以束缚议会之行动;一面则复动军队”,则“我临时政府将含容退让,以屈伏于其势力之下”。[10]《清谈》,《申报》1912年1月21日,第1张第4版。果然,后来历史的发展应验了《申报》先见之明,亦彰显出《申报》作为近代中国大报的不同凡响,这或许也正是《申报》的过人之处。
与南北和议初期的态度相比,尤其是在清帝逊位以后,《申报》一改过去强烈反对议和的态度,转而支持议和。
起初,《申报》劝告袁世凯:“与其为满政府亡国奴,何如为新中国新人物,遗臭留芳,判于举足之左右,望再思三思,毋贻后悔。”①《 忠告袁世凯》,《申报》1912年1月9日,第1张第2版。当列强提出“各国将即承认中国之共和,惟须仍以北京为都城,以袁世凯为第一任总统,临时总统及内阁应即辞任”后,②《 清帝逊位之日近矣》,《申报》1912年1月20日,第1张第3版。《申报》改变了对袁世凯议论的调门,称袁世凯为“清廷中大权独揽之一人也,清隆裕后于今日言听计从,一切重要问题无不取决于袁氏”③《 论逊位问题之大波折》,《申报》1912年1月25日,第1张第2版。。如此议论无疑大大抬高了袁世凯在南北议和中的身价。在1912年1月28日刊出的《测袁篇》一文中,《申报》改变了过去的激烈言辞,提出“海内人士咸喁喁然向北以翘颈跂踵曰:袁氏一出而战祸于以弥,大局于以定,一身之向背关系一国之安危焉。当兹共和潮流浸淫澎湃之时,而专制国之名词几几无以立足于世界,则袁在今日谅必有术以处此矣。”④《 测袁篇》,《申报》1912年1月28日,第1张第2版。袁世凯继任临时政府大总统后,《申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袁总统者,今世首出之一人也,督津十年之威望,人人咸能言之”⑤《 袁大总统莅任感言》,《申报》1912年3月11日,第1张第1版。,接下来便支持袁世凯放开手脚:“一切暂设诸机关急宜斟酌取消,以利国福民为前提,不必拘孙总统之成约”⑥《 论今日急宜组织正式国会》,《申报》1912年3月15日,第1张第1版。。至此《申报》舆论完全倒向袁世凯。
孙中山为防备袁世凯,一则起草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总统的权力加以限制;二则主张南北和议时以南为主,邀请袁世凯来宁协商南北统一,力主建都于南京。袁世凯则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稍有动静,牵涉各国”⑦《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15号》,《近代史资料》1961年第1号。为借口,不愿离开北京,拒绝南下。《申报》力图居中调和,于1911年12月12日在“近事杂评”栏目发表评论文章《新都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南北二者比较之,则江左为偏安之局,北京有建瓴之势。若进而言武昌,则南北两京均局于一偏”,而“鄂乃为天下中心,由京汉以控制朔北,由粤汉以驾驭两粤,西接巴蜀,东连沿江各省,轮轨交通,水陆利便,而汉口商业之繁盛,尤甲全国,恢恢帝都,无逾于此”。认为武昌“优于南北两京”,⑧《 新都问题》,《申报》1911年12月12日,第1张第2版。更适合于作为首都,故主张建都武昌。但很快《申报》就转变了态度,认为定都武昌是仅为汉族谋利,从“建立民国”“五族合一”的角度,支持袁世凯定都北京。对孙中山坚持定都南京一说,《申报》持坚决的反对态度,攻击孙中山“阳托参议院之议决,而阴以遂其胁制之私,置满蒙回藏于不顾”⑨《 去争篇》,《申报》1912年2月25日,第1张第2版。。北京兵变发生后,湖北省议会主张将国会与政府的地点皆设于北京,得到了《申报》的极力赞成:“自北方兵变以后,临时政府地点多数趋重于北京,而国会有辅导政府、监督政府之责,尤不可离政府而遥制者也,则鄂议会之主张当也。”[10]《对于北方兵变之观感》,《申报》1912年3月5日,第1张第1版。
1912年1月29日,《申报》以醒目字体刊发了清军将领赞同共和的电文,30日的《要闻》栏目又刊载了清帝请求逊位的电文,称:“民军声势状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赞成共和。明降谕旨另行组织共和政府,并请简袁世凯为全权大臣。”①《要闻》,《申报》1912年1月30日,第1张第5版。清帝正式发布退位诏书。《申报》怀着热切的心情欢呼共和,并对所建成的共和政体寄予了深切厚望,《申报》刊发了《勖哉,新共和之国民》的评论,称:“武汉首义,义旗一举而东南响应。同时反正者一十六省,于是始有南京临时政府之建设;而北方诸省赖袁公慰亭之力开诚劝导,清帝退位。五大民族联为一家,而南北统一,临时政府予以观成,皇皇乎大一统之国,由专制而渡入于共和。”②《勖哉,新共和之国民》,《申报》1912年2月22日,第1张第1版。《申报》将南北议和的成功主要归因于袁世凯。
至此,《申报》认为:“今者大局奠定,兵气潜消,孙总统让功而不居,以推界于袁,以袁总统者,于政事上有经验之人物也,愿政事之良否全视组织内阁之良否为断。”③《清谈》,《申报》1912年3月12日,第1张第5版。其目光转移到了袁世凯政府身上,希望袁世凯组建一个统一南北、消除纷乱的强有力的共和政府。
在整个南北和议过程中,《申报》的舆论态度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从革命的同盟者转向支持袁世凯统一南北,其政治倾向的演变结果虽然是各种复杂因素的结合体,但却深刻地反映出《申报》以民众眼光来关注事态发展,始终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反映民众心理。
《申报》的创办者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为《申报》的定位是:针对华人雅俗共赏的大众化商业报纸。由于它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个人投资和广告收入、发行收入,投资者对主笔几乎不干涉,这就为《申报》创造了一个广泛的谈吐空间。④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9—270页。1905年2月,《申报》进行大改革,鼓吹立宪,同情革命,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社会上对于申报的锐意革新,相顾惊异,销数骤增至一万以外”。⑤杨光辉:《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65页。由于政治依托的束缚较少,《申报》既不同于当时的官报,也有别于政治倾向浓重的《民报》、《新民丛报》等政党性报纸,其取材宽泛,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以当时民众向背为宗旨,迎合当时的社会心理,站在较为公允的立场上,评论时政,反映当时人们的呼声。有学者评论:“《申报》作为一张民间报纸,确实能够比较真实客观的反映现实,记载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过程,为此留下了许多历史的见证”。⑥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页。在那个时代,“书报杂志等读物在舆论导向上的作用,对形成社会心理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民众的情绪则进一步制约报纸的政治立场,两者相辅相成”。⑦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54—355页。加之当时上海是中国最大商埠,《申报》政治倾向的变化能折射出整个社会绅商与市民阶层普遍的社会心理变化。《申报》在南北议和前后所撰多数文章无论是议论清政府还是议论南京临时政府都是民众的心理反映。
辛亥革命原本是一场“推陈出新”的激变,是新旧社会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时代意识的分界线。武昌起义过程,也是《申报》的政治倾向由谨慎态度到顺应潮流赞扬革命的渐变过程。武昌首义之初,《申报》并不看好革命,在收到“武昌失守”的电报稿后,《申报》社仍半信半疑,误以为是“宜昌之误”,故没有刊登。第二天派访员四处打听,确信是武昌首义后方将电报稿登出。起义消息引起了上海、苏州等地的商业恐慌,为安定人心,稳定商业,《申报》依然主张消弥革命。但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和民众对清政府的普遍绝望,《申报》审时度势后转向支持革命,成为革命的同盟者。在南北和议的过程中,《申报》拥护革命,反对议和,鼓吹北伐。但是,新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及招致的不期后果,与《申报》的理念和主张发生碰撞,引起了忧虑和失望。
首先,《申报》反对南京临时政府在变革社会习俗进程中的过激行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伊始,革命派急切地把满腔热情与理想付诸现实,接连发布了要求改元、剪辫、禁缠足、禁赌、禁烟等一系列文告法令,将移风易俗当作除旧布新的重要手段。于是剪除发辫已不是个人兴趣爱好问题,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选择。革命的权威下,各地风行强迫剪辫,搞“一刀切”。《申报》对剪辫的基本态度是,“发辫早为人人所痛恨”,但“只须提倡之,劝导之”。①《海上闻谈》,《申报》1911年12月16日,第2张第4版。后来革命军参与到剪辫的运动中,“在各大街促令人民剪辫,限三日内一律剪除”。②《专电》,《申报》1911年12月30日,第1张第4版。《申报》由此在“心直口快”栏目发出嘲讽性的质问,“难道共和不共和不过一条辫子的关系么?你剪了辫便能够做共和国民么,你剪了辫就不腐败了么?”③《骂不剪辫》,《申报》1912年3月16日,第2张第8版。指出,“强行剪辫亦属侵人自由”④《苏州军队冲突感言》,《申报》1912年1月29日,第1张第2版。。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伊始,在没有体察民风、通盘斟酌的情况下宣布“改元”方案并强令执行:废除阴历而改用阳历,从而遭到了上海商界的反对。《申报》认为,“改元”后“往来账款列于年底归束,今骤改正,朔急难清理。莫不仓皇失措,即民间一应习惯,亦不及骤然改变。”⑤《本埠新闻》,《申报》1912年1月3日,第2张第2版。随后《申报》进一步发表评论指出:“凡历史上习惯之沿用之事物恒不易于改革,不从种种方面上观察无窒碍、无偏弊,方可一举手而去之。假使仓卒行事,俟其不可行而始反汗焉,则政府发号施令将不能取信于民间,而民间种种之障害且缘之而生,此可虑之事也。”⑥《清谈》,《申报》1912年2月23日,第1张第3版。
其次,《申报》也对南京临时政府筹款举措不满。为解决财政困难,南京临时政府发行纸币,增加了捐税,引起了社会不满。如南京军用钞票发行后,当地商人拒绝接受,钱业、米店甚至相继停业罢市。在转致孙中山的呈文中,南京全体商人颇为不满地表示:“现当乱离之后,元气大伤,损失资财,无法弥补。若再以纸币影响,浚其余生,转徙逃亡,不难立见。新政府志在爱民,若果灼见商等实在苦情,当必有被发撄冠往救之不暇,而忍出此饮鸩止渴之举乎?”⑦朱英、石柏林:《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7页。另外,临时政府为了支付革命战争费用,增加了一些筹饷名目,在征税的过程中,由于政令、军令不一,招致民众的抵触。而且,中央与地方在筹饷政策上也有矛盾,如“苏浙都督之先后严禁(注:禁征税),而中央陆军部又申请弛禁”,对此,《申报》不但不支持陆军部的要求,反而诘问有关都督:“都督且以一省最高级长官而力不能除一批政(注:指捐税),此后将何以号令人?”并进一步指出“此等掩耳盗铃之政体,岂新政府所宜”且“顾一军之饷源而忘全局之利害”。⑧《筹饷感言》,《申报》1912年2月4页,第1张第2版。
南京临时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困难,被迫举借外债。有时甚至饥不择食,违背了“不失主权,不用抵押,利息甚轻”的举债原则,给人以口实,受到舆论界的猛烈攻击。《申报》也多次发表文章,对临时政府举债行为进行抨击:“若政府举动惟沾沾焉,恃借债以为天职,不计后日还附之危险,不恤国民担负之艰巨,假筹饷之大名,间接焉以为吸收民脂民膏之举,若甘踵前清之覆辙而不己者。”⑨《六国银行团竟争借债感言》,《申报》1912年3月24日,第1张第1版。言辞之间流露出对新生南京临时政府的失望情绪。
再次,《申报》态度的转变也和南京临时政府与报界的紧张关系有关。武昌起义后,前清所颁布的报律已被废弛,限制办报和束缚报人手脚的禁令完全解除。南京临时政府和各地政府所颁发的法令,都明令“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的自由”,然而好景不长,1912年3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为了控制舆论,颁发了《民国暂行报律》,宣告了革命党人与报界蜜月的结束,引起了上海报界的反对。《申报》在头版头条用醒目的字体刊发了《上海报界上孙大总统》电文,声称“杀人行劫之律尚未定,而先定报律,是欲袭满清专制之故智,钳制臾论,报界全体万难承认。”①《上海报界上孙大总统书》,《申报》1912年3月6日,第1张第1版。在3月7日的“清谈”栏目中,《申报》再次对南京临时政府大肆攻击,并认为内务部的行为是受临时政府的指令。3月9日,在报界的压力之下,孙中山发布声明取消《民国新行报律》。南京临时政府与报界的关系日趋紧张,加剧了整个报界的离心倾向。
总之,随着南京临时政府各种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申报》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信任度开始降低,憧憬与现实的相背离,使《申报》逐渐走上了调和南北,希望南北完全统一的道路。
在革命高潮之时,民众社会心理对革命的认同和归依是《申报》政治倾向转变的重要因素。随着局势的发展,革命党人实力的缺乏日益明显,尤其是由于南京临时政府缺乏政权建设的经验,社会的动荡反而进一步加剧,传统的“求稳避乱”的苟安心理使民众渴望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传统因素的瓦解和现代因素的生成速度往往不能同步,由此带来了社会整合的一系列危机和动荡,而民众对社会稳定的渴望成为必然现象。南北和议初期,民众对孙中山抱有极大的期望,但北伐的夭折,革命党人的软弱无力和临时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失败,使革命派的声望在民众心中大打折扣,民众希望借此建立统一新秩序的幻想破灭。因此,对结束动荡平息内乱的向往,对所谓“暴民政治”“乱民政治”的痛恨,使希望“铁腕人物”的出现成为普遍的社会诉求。
民众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必然期望出现一个“铁腕人物”能够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而这个人物,历史必然地落在了袁世凯身上。在军事力量对比上,袁世凯控制着训练有素的北洋6镇7万多精兵,再加上仍然忠于清帝国的禁卫军和其他新军,总兵力达14万多人。而南京临时政府方面,虽然号称革命的人数远多于北方,但绝大部分是会党乃至绿林队伍改编而成,在武器装备、训练、指挥和纪律等方面都远逊于对方。在经济力量对比上,南京临时政府无论从执政能力和经济实力都已到了难以支撑的边缘,而袁世凯任清末内阁总理,牢牢控制着东北和华北大部,中央财政的基础仍在,原有的征税系统没有打乱,军费比较充足。因此,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这个铁腕人物“非袁莫属”,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申报》对袁世凯既有顾虑,又存幻想的矛盾态度。
为此,《申报》舆论在调和南北和议的基调下,转而支持南北和议,希望袁世凯组建一个统一南北、消除纷乱的强有力的共和政府。《申报》在舆论导向上的作用,对形成民众社会心理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又从历史的记录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对共和的呼唤,对南北统一的渴望及对这段历史的社会价值取舍,从而最大限度地推动历史向着共和的目标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