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红平
摘 要: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学校教育随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积极探索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学校德育的发展,是当前颇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德育途径;创新
一、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形式开放化。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采取封闭式的集中学习形式,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接受教育。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下,不仅大大扩展了教育资源的使用范围和利用率,而且最重要的是突破了校园的“围墙”,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打破学校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时间限制,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进行网上教学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各种学习辅导资料、向专家教授咨询请教问题,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师,打破了地区、专业以及院校的限制,使教育形式开放化。
(二)教育内容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使
用,给传统学校教育内容的结构及表现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往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源于静态的书本教材,但在信息时代,学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料主要由声音、图像、文本、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的动态教材构成,并且通过互联网能以最快捷、最准确和最灵活的方式更新教学内容,使教育内容保持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信息化等特点。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如教育网站、虚拟图书馆、电子书刊等,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构建自己的信息体系。
(三)教育手段多样化。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教育工作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个人的习惯和技能,采用有个性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投影教学、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这些教学它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呈现动画、声音、视频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等,能从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改变教学中呆板的一面,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信息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无论人们相信与否,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校德育的外在环境之一,以惊人的速度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给学校教育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给传统学校德育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首先,工业社会以来,以传递科学知识为中心任务的学校教育获得了国家和个人的高度认可,其地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学校成为年轻一代主要的知识来源,成为他们形成兴趣、标准、态度和看法的地方。然而,急剧的社会转型使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正面临挑战,家庭的教育传递能力不断提升。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通过给孩子请家教,上培训班等来参与到学校教育,甚至想以此代替学校教育,学校也乐在其中,并有意无意的将部分学校教育责任转嫁给家长;另一方面,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态度也开始有所转变,由过去的无限信任、顶礼膜拜到现在的参与、批判、怀疑乃至指责。如孩子在上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一些家长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帮助孩子开脱,甚至有些家长明知是自己孩子做错时,还包庇袒护、威胁学校,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因此,学校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为减弱,其道德教育的权威性也大不如从前。其次,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社会传递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极大地动摇了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据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
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手机网民规模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2]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近些年来,网络的发展趋势已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知识,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加自由的交流与沟通,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对人的创造性的激发,学校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牢牢占据文化传递的中心位置,它变得越来越“去中心化”,学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应的,学校德育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第三,学校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与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活动形成冲突,无疑是对学校德育最为严峻的挑战。过去只要一提到学校德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学校在规定的教育时间内开设的专门德育课程或德育活动。毋庸置疑,学校课程是教育的主体,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但是以往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几乎都是打着德育的口号来达到智育的目的,以获得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这样的教育,德育倒是成了一门系统的、科学的学问,但是德育“忘了本”,忘记了它原本来自生活,背离了道德的本性,失去了道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如今,随着信息环境的不断改进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教育对象获得信息的方式触手可及,他们从杂志、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已不容小觑。由此可见,教育对象的主要学习场所将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以往单纯的以灌输为主的知识传授方式已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学生主体。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联系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也可以看出现行的学校德育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与学生的非正式的学习活动形成冲突,这都是对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最有力的挑战。
三、信息时代学校德育途径探索
(一)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在传统的学校德育中,许多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当做道德知识的接受器,采用灌输和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忽视了学生在道德情感上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地位。德育实效大大折扣。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就是相对于传统的学校德育而言,以尊重作为道德教育的首要原则,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德育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德育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在信息社会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创设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宽松环境,并且通过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还必须通过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别是教师可采用研究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endprint
(二)构建生活化德育。 生活化德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说道德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德育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引导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困惑与冲突来组织德育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更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这就充分说明了,学校德育要生活化,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从学生群体熟悉的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内化和外化,来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道德不是空谈和可以旁观的事件,道德的学习不能在事不关己的讨论和冷眼旁观中进行。”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其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仅凭学校的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生活是一本无字之书,生活也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只有将学生融入到社会大熔炉,在生活中接受道德规范、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外化为稳定的道德行为。高德胜曾在《生活德育论》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德育是死德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平时的学习、就业、心理、交往等实际联系起来,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识、提高修养。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所谓三位一体德育模式也就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发挥德育的先导作用。面对当今学校教育“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家庭教育传递力量的不断攀升,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其地位和作用,既不能对学校教育抱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不能仅凭一已之力独立支撑整个教育大厦,既不能过份拔高家庭教育的地位,也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就学校而言,它能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它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也能克服社会教育的随意性。就家庭而言,家庭教育的活动本身就属于社会范畴,它的教育内容、观念、方法和途径等都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同时也能给学校教育提供诸多信息容量。就社会而言,它具有学校和家庭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信息社会的存在,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科学、合理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打开自家大门让学生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之风吹拂时,也要对社会上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甄别和筛选。由此可见,不管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就能获得成功。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促进学校教育整合的同时要积极引进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力量,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力,共同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这不仅是德育改革的一大难题,也是学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19页.
[2]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2014-0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