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视角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4-10-17 12:47王丹丹
企业导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王丹丹

摘 要:从2007年开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把电子商务作为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成为制约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供应,不仅在数量上,更在质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当前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上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调整,以使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恢复均衡,达到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2007年开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其中以C2C、B2C为代表的网络零售业,更是以70%的年均增长率迅速扩张,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把电子商务作为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随着国家对电子商务利好政策的发布,未来5年内,我国的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预计将有半数以上会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2013年企业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万人,而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也已超过了1680万人。

据2012年4月18日,淘宝网的“淘工作”频道数据,仅从

2012年4月2日到18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全部电子商务职位的需求数量是88870条;而自2000年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全国339所本科高等院校和650多所高职高专开始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大约有8万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由此可见,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如何突破人才瓶颈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分析

(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状况。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其调查的所有企业中,83.28%的企业表示存在较大招聘压力;这其中28.79%的企业的招聘压力来自企业自身的快速成长;虽然2013年许多电子商务企业进入了调整期,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总体上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42.59%的企业预计在1年内存在大规模的招聘需求。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竞争激烈,为了争夺市场,许多企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员工。对于其而言他们最缺的是能够直接上手的、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且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这也导致富有工作经验或能够迅速上手的电子商务人才稀缺,各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竞争白热化是必然趋势。从人才需求类型来看,目前最短缺的是技术、运营、推广、服务一类的工具性人才。

(二)电子商务人才供给状况。(1)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模糊。许多院校并不是根据市场需要、行业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来确定自己的办学目标,而是根据现有师资水平和专业特长来决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目前,大致形成了2大类:一类为技术型,偏重于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网络安全问题、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等方面;另一类为营销商务型,偏重于电子商务的交易、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这就造成了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要么与计算机网络、市场营销等专业相似,要么涉及众多专业领域,以万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并没有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自身特点设置课程,因此不能符合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担任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大部分依旧是从计算机、网络、商务、管理等专业吸纳过来的,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时间也不长,即便在各自原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却由于知识结构的天生缺陷,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说不清、讲不透的尴尬局面。而且,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不仅注重理论,更强调实践操作;而绝大多数教师,自己也是现学现卖、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并没有多少实践经验,更不要说理论实践的融会贯通了。(3)专业实训实习环节落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企业、深入岗位、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但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忙于教学,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有针对性的企业,同时企业也难以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接纳学生。所以实习环境过于单一、流于形式,这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即使学校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模拟环境与实际情况脱节严重。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而模拟实验软件却更新缓慢,越来越跟不上节奏。因此,这种模拟练习不仅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反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市场发展状况、人才需求还缺乏足够认识,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与电子商务企业的用人要求出现严重错位,进一步加深了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理念

(一)生态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所谓生态系统是由许多生物组成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把这些生物与环境统一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学功能单位。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不论简单或复杂,都由基本生态要素组成。这些基本生态要素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各自的特定作用,并形成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既存在着竞争和搏斗,又存在着共生和互利。

基于生态系统的概念,摩尔于1986年提出了商业生态环境的概念。所谓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以个体和组织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该经济联合体中每个参与者必须依靠其他的参与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商务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企业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确定同联盟成员的共同愿景,结合各成员的不同贡献,组成商务生态系统。处在这个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各企业应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共同抵御来自系统外部的竞争,在市场生存中求得共同进化。endprint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构成。利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发现电子商务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时间、功能和地理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合作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企业、动态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合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内的各个成员各司其职、相互交织,形成完整的价值网络,物资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价值网络内不断循环流动,共同组成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侧面的错综复杂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核心系统、支撑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1)核心系统。由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包括消费者、生产者、销售商等构成,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其它参与者共同服务的对象,即“客户”。(2)支撑系统。主要由政府、配套产业、行业协会、服务提供商、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等构成。为核心系统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提供保证,也为其不断发展输送技术、人才。支撑系统能有效地促进技术与人才等资源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共享,保证核心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外部环境系统。是指电子商务发展所处的社会文化、地理状况、政府政策、市场发展水平等所有外部因素状况。外部环境系统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基础,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提供发展所需的一切养料,包括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制度等各方面。

三、构建生态均衡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由上文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属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支撑系统,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运转提供人才保证。而当前各类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输出不良,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上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调整,以使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恢复均衡,达到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优化电子商务教学生态环境。探寻影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生态因素间的关系及规律,如课程、教材、教师、制度、学生等。在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可采纳校企合作模式,根据培养的类型、层次和方向选择不同区域的相关企业,把企业员工请进课堂、把教师送进企业、教师带领学生顶岗实习等形式的活动多样化开展。也可以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的联合实验室,形成真实的企业环境和氛围,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进行分层次培养;应用生态环境的方法,确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分析视角,总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属性,对影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因子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原理,从教师、课程、教材等多角度优化教学生态环境,实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的高度一致,最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三位一体的专业培养模式设计。在专业知识教学方面,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鼓励多参与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方面,塑造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就业教育方面,引导知识应用的创新,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这就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位”,而且这“三位”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协调统一发展。依据生态环境的视角,在人才培养上应全程监控,不断调整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框架体系,区分层次、更新内容,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网络创新应用的实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感知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魅力;重点突破,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学会利用新型网络手段进行营销策划并实施,有条件的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承担少量的科研任务,学习项目管理的模式;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创新;鼓励开展团队式创新创业训练活动,让学生认知到团队的组成和组织效率之间的关系。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及有效控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实际提出的任务,将积极探索实践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造就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确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育观念的先导作用;确立知行并进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教学体系的核心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现实运营中去,帮助企业分析并解决问题,让企业员工辅导学生进行应用实践活动;确立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管理机制的保障作用。具体而言,高职一、二年级学生以专业兴趣引导和培养为主要内容;高职三年级学生引导其形成自己的职业目标,模拟实际企业或项目,构建项目小组或团队,明确成员分工,让学生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逐步得到锻炼,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水平;针对高职四年级学生,依据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精准定位培养;针对高职五年级学生,重点引导选择合适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岗位,实现多方向的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刘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2] 叶秀敏.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研究[M].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