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与中央电台的核心责任

2014-10-17 12:52邓炘炘
中国广播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

邓炘炘

【摘 要】我国应分阶段部署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广播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地区和救援中的突出作用。其中,中央电台应成为全国应急广播网的中心环节和主导成员,把国家广播和各地广播在应急时迅速地连缀起来,形成广播网络,落实应急广播在全国范围内的报道与救援工作。

【关键词】应急广播体系 中央电台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C

2014年8月云南鲁甸发生地震时,应急广播在救援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实际作用,充分展现了广播救灾的特有作用,引起各方各界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从无线电广播的角度来说,鲁甸的应急广播运行不算第一次。2013年4月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时,广播首次在震中临时设台现场播音,开创了应急广播在受灾中心区内实地运行的成功先例,翻开了第一页。不过,鲁甸广播的经验仍然鲜活和重要,因为它代表着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和运行建设又向前坚实地推进了一步,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

在讨论我国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之前,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第一,在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传播如火如荼的今天,为什么还需要传统方式的应急广播呢?答案是,广播是救灾传播可依赖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当断电、断网情况发生时,无线电广播是受灾地区唯一的,也是最及时、最经济、最有效的大众传播方式。如果受灾区域为一个局部的点,当地受损的电力和通信等设施通过抢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其他传媒方式随即可以跟进和参与加入进来,很快恢复平时传播状态和活力。但是,当灾难出现在广阔的区域和复杂的地域内时,像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大面积冰雪灾害,广大地区的电力网、通信网、公路网和铁路网陷入瘫痪,灾区内最可靠和最直接的救灾传播渠道,就只剩下无线电广播了。正是从那时起,中央电台带头发起和积极尝试应急广播救援,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和推进,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第二,应急广播的建设目标应首先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在国内一般性的应急广播规范、操作预案和社会讨论中,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社会紧急事件的传播运行,通常被放在一起考虑和部署,并作为应急广播同等重要的任务,这一处理的思维和方式有很大的混淆性。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应急广播建设最好分步骤、分阶段逐步实现并且完善,而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广播应优先落实。原因是,突发自然灾害的性质及启动相关应急广播的临界点都比较单一,比较容易掌控和操作。更为重要的是,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广播是局部共性信息的及时扩散,是协同实地抗灾救助的组成部分。这种应急传播是针对有关局部地区的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功能定位明确、范围清晰、传播共识性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整合性,传播实效接近最大化。而突发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的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相对复杂,各种信息和信源立场往往对立与竞争,传播指向和传播目的经常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因此,国家应急广播系统首先从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阶段性目标做起,具有实在的可行性和务实性。

第三,应该加强中央电台在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我国现行广播体制、机制面临着调整和改造的重任。2013年底,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在中央电台正式成立,标志着在战略设计层面,中央电台成为全国应急广播网的中心环节和主导成员。中国现行广播体系及运行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行业框架结构不同,行业的整体性概念很弱。我们的广播行业只有极少时段的全国内容联播,而没有任何全国性广播机构或实体网络的覆盖。国家电台与各级地方广播电台之间的关系,是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行政管理模块之间关系的延伸和附着。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命题,正是面对这样的行业格局的突破和改变。因此,如何跨越各种地域和行政阻隔,把国家广播和各地广播常态地、有机地,以及当有应急需要时迅速地连缀起来,形成纲举目张式的和分合得当的广播网络运行呢?这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面对的基本任务,中央电台无疑应在其中发挥突出的和关键性的作用。

推进中国应急广播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大题目、大工程。这其中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的设计和落实。在宏观上,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由“三制一案一网”构成,即国家应急广播体制、国家应急广播机制、国家应急广播法制、国家应急广播预案和国家应急广播网。在微观上,应急广播直接落实到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后的中心地点,在具体协调和操作运行方面,近年来有许多宝贵的和成功的实践和经验。比较而言,在平时最应下大力气的,在于中观层面的制度机制的建设和布置上,这是中央电台面临的重要任务。正是在这一层面,“战时应急,平时服务,平战结合”的建设原则得到具体落实和周密准备。

首先,中央电台应当随时准备好,一旦需要,迅速“空降”到发生灾害的中心地点或区域,落实、参与或配合实地应急广播的开播和设点活动,在抗灾救灾最为关键的初始阶段,发挥出强大的骨干性作用。

其次,稳步推动共建地方性的广播协作储备布点,落实大区布点、预定频率、预储设备、信息库建设、预先培训人员等,以及制定协同预案、定期巡视和演练等。这种布点工作应当先从西部边远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始,并逐渐推广和扩散到全国各地。2014年6月,中央电台和四川省已经启动了这种运行试点工作,这种布点建设需要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和实体性环节。

再次,中央电台办好自有广播频率的同时,应该逐渐加大公共性节目和服务输出的成分和比重,扶助各地基层广播的运行,以吸引更多的听众从广播的日常服务中获益,从而亲近广播、了解广播和使用广播。美国、日本、英国的公共广播机构都是各自国内强大的节目内容提供者。我们现在的广播运行偏向城市,很大程度上是都市广播。2012年,中央电台开办了乡村之声,努力面向和吸引广大非城市听众,这是可贵的一步。不过,中央电台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多样方式,向基层广播电台提供更多的节目内容和服务支持,直接激活和提升基层广播单位的传播活力和魅力,从而使广播真正深入各地乡土。这样,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播网络联合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最后,在互联网络时代,中央电台和各级地方电台正走向多媒体融合传播。它们的音频内容以及其他多种服务,不但可以通过收音机,还可以通过各种无线移动互联终端获取。这对于传统广播不是排斥而是丰富和扩展。当特定的应急时刻来临时,移动互联音频传播可以迅速调整转换到无线电应急广播通道上,内容转为抗灾救灾。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救灾应急包内必备干电池驱动的或者带手摇发电功能的收音机,而不是4G手机或者迷你平板电脑。

(本文编辑:肖婧为)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新传播时代传媒人的社会责任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