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多年的栽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了技术基础。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除了要在整地、选种、育苗、水肥保障等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外,病虫害防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水稻是一种病虫害多发的作物,病毒、真菌、细菌等都能引起水稻病害,其中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比较多发,而且危害相对严重,本文主要针对常见几种病害进行分析,提供防治技术。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19.0071
1白叶枯病
1.1病因及特征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能耐受最低5℃低温,最高40℃高温,在25℃~30℃时最适合生长。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叶片,一般在每年的5~9月期间发病,如防治不当,会造成大量减产,损失能达到近1/5的产量。植株多在分蘖后期发病,在叶片上出现病变,有黄绿色或暗绿斑点出现在叶尖或叶缘。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斑点会沿叶脉或中脉发展成条斑,病部灰白,与正常部分有明显交界线。
1.2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来源是种子或染病稻草,发病后,一般会产生菌脓,菌脓会随着流水进行传播,感染其他植株,一般暴雨天气利于传播,夏季高温且干旱的条件下,病菌就难以传播感染。病菌一般通过植株的水孔入侵,有伤口的地方也能侵入,入侵后,在植株上潜育一周以上,温度适合就会发病。实验数据表明:不同品种对此病的抗性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植株体内如果游离氮过高,很易发病,所以高温、湿度大、暴雨是此病传播的主要条件。另外流水串灌、氮肥用量过高、土壤偏酸等条件也利于发病。
1.3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不同的品种对于白叶枯病的抗性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品种选择上,尽量选用具有抗性的品种,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及耕作方式合理选择早、晚稻进行种植,减少此病的发生概率。
控制病原:病原主要通过种子进行传播,所以一定要对种子进行控制处理,避免从病区引入种子,如果引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处理,进行消毒,用强氯精、噻枯唑等药剂泡种,按说明浸种。
健康栽培:通过田间的管理,促进壮秧达到防病的效果。比如排灌分开、保证基肥、及时追肥,同时要避免氮肥过量。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种子处理阶段用抗菌剂、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进行2天以上的浸种,达到消毒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大田阶段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孕穗期、抽穗期发现发病苗头,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在雨前或雨后喷药。噻枯唑、叶青双、叶枯灵、叶枯净、代森铵、氯霉素等都是常用药剂,防治效果也都不错。
2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
2.1病因与特征
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菌丝生长温限在10℃~38℃,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菌核形成最适温度28℃~32℃。相对湿度95%以上时,菌核就可萌发形成菌丝。早稻发病重于晚稻,双季晚稻发病较轻。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分蘖到抽穗较重,抽穗前后最盛。最典型的症状是云纹状病斑和菌核,发病初期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椭圆形或云纹状,与叶鞘相似。病情扩展慢时,外缘褪黄,也成云纹状。病情扩展快时,象被开水烫伤一样,叶处快腐烂。在病部条件适宜时,长出白色蜘蛛网一样的菌丝,然后缩成白色菌丝团,以后变成黑色的菌核。
2.2发病条件
发病病菌来源于病田土壤或病稻草和田边杂草,发病后菌丝生长蔓延。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差,部分品种高感。雨水多、湿度大病情发展迅速。长期深灌,密度大,氮肥过多过迟,有利于病害发生。
2.3防治措施
选育抗病品种:自身抗病仍是主要的方式之一,要选育抗病品种,增强自身的抗性。
农业措施:打捞菌核,减少菌源。
健康栽培: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灌水做到 “前浅、中晒、后湿润” 。
药剂防治:要早用药,使用持效期较长的药。分蘖期发现病株后就应及早用药,分蘖末期丛发病率5%,拔节至孕穗期丛发病率10%~15%。搁田复水后病害田间蔓延快,应及时用药防治。水稻封行前喷药防治效果较好。井冈霉素、丙环唑、烯唑醇、己唑醇、戊唑醇等唑类药剂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
3稻瘟病
3.1病因与特征
稻瘟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菌丝生长温限在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表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叶瘟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穗颈部变褐,造成枯白穗,与螟害相似,但在病部有青灰色霉层,茎秆上无虫痕迹,易于识别。
3.2发病条件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
3.3防治措施
选育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抗病品种。
农业措施:无病田留种;按水稻需肥规律施肥;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种子处理,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石灰水浸种、抗菌剂、甲基托布津浸种。
药剂防治:三环唑、稻瘟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稻瘟肽、克瘟散、菌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简介:王锐,大专学历,公主岭市陶家屯镇农业站,站长,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