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 王微
摘要: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正在不断地加强,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的教学或者是
管理过程中,成为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为了充分运用数字化资源与技术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教
师不仅要注重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还要注重教学的人文向度。本文系统梳理了教育人力资源人文向
度的相关理论,分析数字化环境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期待,指出当前数字化环境下教育面临的困惑以及
人文向度下的人力资源角色的现实差距,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教育目标的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 教育人力资源 人文向度 信息化 素质教育
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现代数
字化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
教育固有的模式,在时间、空间和信息量上的突破,
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更加地快节奏、高效率。
数字化的时代,既带给了教育系统无数的便利,同
时,也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人力资源,
在教育领域既是精神产品的产出者,也是教育冲击
的承受者之一。恰当地定位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中的
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资源的作用,有效地整合
教育信息资源及教育环境资源,追求实现基于生命
独特性的教育目标,正是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人力
资源的人文向度所体现出的价值。
一、理论概述
1.教育人力资源
在教育领域,教育的理念一直提倡以学生为
本,因此,教育人力资源应当是具备为学生的成长
提供必要的物质、精神、文化等支持,并且能够作为
教育要素投入到教育活动的中的人们的总称;担负
着专门引导和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师,其身上具
备的投射到教育实践中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与
能力,也就是“教师才能”,作为个体生命独特的智
慧,成为教育人力资源中极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2.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向度
人文向度的涵义是在教育活动中以发展基于
生命的独特性教育为目的,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弘
扬人的精神的一个持续的过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
文向度是教师通过人性化的选择,主动地自我提高
与发展,生动展现其教学才能,并注重对教育对象
的情感世界的理解、尊重和数字化环境下教育人力
资源的人文向度接受,在完善自身价值素养的同
时,致力于培养教学对象的人文精神。
3.数字化教育
所谓的数字化教育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
指引下,依托和运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有效
地将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精神产品聚合而形成的“教
育软件”,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平
台,营造数字化的教育与学习环境,并通过现代远
程教育等渠道提供给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满足教育
者、学习者对互动交往、学习内容等方面的需求,培
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
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
二、数字化环境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
期待
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平台影响下,学生的学习
方式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学习的模式也在发生着
转变,因此,学校应为学生营造更加先进的、新型的
学习环境,同时,也应该更加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培
养,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更好的展示自己才华的
机会,营造出良好的教育平台,从而能够很好地提
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学校应通过数
字化的教育平台为教师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
促进教师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数字化所
体现的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性,能够更好地满
足教师对学习的需求,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教
学能力状态。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必须
以人的人文向度作为目标,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那些
敢于承担责任,懂得自己的工作怎样同别人配合,
能承担更大任务,能迅速适应已变化的情况,以及
能够敏感地与周围的人协调一致。
1.树立并体现尊重和发展个体生命的基本理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人与人、生命与
生命交流互动过程。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教育人力资源起到了更为积极的作用,而教育的人
力资源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促进新的教学方
式的产生,人们根据生命的特性,遵循生命发展的
基本原则,引导学生认知自我,让学生体会生命的
美,懂得生命的整体性,学会理解生命、发掘生命的
意义;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发学生的
生命潜力,让学生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对于需要开发和学习的学生来说,教育人力资
源才是信息与学生之间的传递媒介。引导学生在信
息的海洋中找到有利于自身不断发展的信息,批判
性地消化吸收,将学生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向现实转
化;以教育人力资源自身的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endprint
意识。
3.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
如今,处于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下,高频率的信
息发送与接收,要求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自主学习
能力,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需要
终身不断学习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人力资源利用
信息化的便利性,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主学习并
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能力,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
解,获得情感上的激励,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获
得为终身发展而奋斗的能力。
4.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是流水线式地生产出同样
规格的人才,而是在保持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的前
提下,引导学生发展独特的个人价值,关注每个学
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针对性的教学投入,促进
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
化和最优化的发展。
三、数字化环境下教育面临的困惑
1.数字化为教育带来了便利和自由
数字化使得人们脑中曾经虚拟的世界变得更
加具体化,人们曾经期望的政治、经济、种族和教育
的自由,显得更加地接近现实。千里眼与顺风耳不
再只是神话传说,信息的传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程度大大地降低了,资源的共享由实物进一步延伸
到信息资源。这就意味着,在学习上,人们有了更多
的选择,传统的面对面集体受教的模式,受到了挑
战。网络上庞大的信息量,为教育提供了膨胀化的
学习资源。数字化所体现出来的虚拟空间,是现实
事物与场景的高度一致的“模拟”,这种高仿性的效
果,使得人们将它当成了真实的世界来对打,我们
在网络上阅读、购物、游戏和交友,获得另一种生活
体验,甚至另一种生活方式。
2.数字化也为教育带来了困扰
虚拟世界的创造力,是远远地超出我们的想
象。对于看似枯燥的传统课程教学和活泼生动的网
络世界,心智不成熟的学生们,究竟是因为对求知
欲望的不屑,转而进入虚拟世界里选择了躲避,还
是在虚拟的世界中流连忘返,而厌烦了学习,成了
教育界一直穷于追究,却不得其果的课题。但是,不
管是什么样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就
是,数字化的环境破坏了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状态。这种状态,成为学生今后性格形成的一个重
要因素。
3.信息爆炸不等于知识增长
由于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上,信息每天都在
呈几何级数地增长,个人接受信息的能力严重“超
载”,大量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人们对信息的准确
查找和正确分析。知识是不同于意见的,因为意见
是可错的,知识必须以真为前提,真正的知识,以保
护知识产权的名义,在信息的所谓“共享”上,要付
出相应的成本,这就导致了,网络上的信息量看似
庞大,但是,具有知识性的信息却未必就足够多,信
息的爆炸,并不一定就是学生知识的增长。那些以
标榜着“专业”知识的面目出现实际却是无稽之谈
的信息,不仅会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极具欺骗性和
误导性,也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
异化。
4.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碰撞
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资源,是推动了素质教育
的发展,还是优化了应试教育,成了一个众多学者
探讨的重要话题。一些学者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
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的同时,还
应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并最终形成合理的价
值观;而借助数字化的技术环境,可实现教育资源
的开放和共享,营造数字化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但
实际的情况却是,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学校的教育活
动仍然处于“有素质教育之名却行应试教育之实”
的状态,偏重应考课本理论知识,忽视德、体、美和
劳方面的教育;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并把考试结果
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不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资源的总量看起
来很多,但教师在实际的查询中,会发现,可用来重
组的资源并不充裕。尽管政府部门开发了一系列的
教育资源网站,但是其网站内容也只是专为教师的
学科教学服务,而商业公司开发的学生学习资源系
统,往往突出“应试”功能。
四、人文向度下的人力资源角色的现实
差距
1.充当了执行者,而不是建构者
工业社会的教育,学生是以学习长期社会历史
发展已经确立的原则、方法为主要内容,强调学习
的继承性,为学生能够运用继承来的知识经验和原
则、方法去解决将会重复出现的问题打好基础。教
育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了信息的传
递作用,将规定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只有选择
教授的方式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授内容的权利。
这种教学,难以实现学生主体对知识有目的、有意endprint
义的建构,难以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素质教
育的需要,更无从体现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
2.充当了灌输者,而不是引导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教学过程控制者、教学
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
的评定者,主要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强
调知识的灌输,相对而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
要,没有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引导和开
拓,使得学生在学习上被动接受,没有学习的主观
能动性,难以形成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3.充当了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往往只是知识和学问的传
递者,以传授既有的知识为目的。教师们没有从传
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
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没有树立符合
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没有把教育理
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体现他的职业价值。
五、数字化环境下人文向度的教育人力
资源优化策略
1.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
将数字化技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与学习工具,
用计算机的先进性来更有效地达成教与学的目标。
在思想上融入对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间关系的合
理性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上懂得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与学习理论;在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的选择上,注
重人的实体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并能结合数字化
工具,有效地与教学结合,把数字化学习方式纳入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
学的效果。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
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
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
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
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2.善用数字化学习工具
数字化本身确实孕育着极强的支持个性化学
习的因素,我们应学会并善于应用这种独特的学习
工具,来为我们的教与学服务。如,现在利用各种虚
拟学习社区进行远程教育和教师培训活动,学习以
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技术工具为基础展开,教学过程
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只
需要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学习的评价完全基于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既包括他们学习的效
果,也包括他们参与讨论、提供资源的努力。数字化
的学习资源及工具解决信息冗余,方便教师和学生
快速聚合和捕捉有用信息,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化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教育人力资源作为对教育活动的有力支撑,其
导向作用对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个性化学习方
式、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在教育活动的合理利
用过程中,教育人力资源应当关注人的生命独特
性,数字化过程也应该是促进师生角色转换、提供
不同学习情境体验、加强合作交互的个性化学习过
程,以最终实现借助数字化技术极大提升教育人力
资源的综合素质,进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的
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