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表达的内涵、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2014-10-17 11:42虞亚君张鹏程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内涵影响因素策略

虞亚君 张鹏程

摘要:在情感教育研究的大力推动下,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三维目标的直接引领下,教师情绪表达

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时髦的话题。所谓教师情绪表达,皆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内在情绪体验不经过调

节直接表达出来或经过调节再表达出来的外部反应,它具有目的性、表层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其主要受

教学情境、学生情绪、人格等因素影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常用的情绪表达策略有四种:夸大策略、弱

化策略、掩饰策略、平静化策略。

关键词:教师情绪表达 内涵 影响因素 策略

在素质教育浪潮的推动下,情感教学的价值越

来越受到一线教师广泛地肯定。所谓情感教学是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

教学效果的教学Ⅲ。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

情绪表达是情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

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影响师生之间关

系的建构。此外,教师的情绪表达还会影响学生后

继学习的兴趣。如研究中发现:当教师对孩子良好

的行为方式及时地表现出兴趣或愉快的情绪时,孩

子的学习兴趣便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可见,教师情

绪表达研究不仅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增强师生

的关系,更有助于将情感心理应用到更广阔的教育

领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正是顺应这一诉求,本

文对教师情绪表达的内涵、影响因素及表达策略作

系统的梳理,以期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情绪表

达及情感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教师情绪表达的内涵研究

自19世纪70年代起,达尔文便开始从进化论

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嗣后,情绪

表达的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

代末,Gross等人更是将情绪表达的研究推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为了保证逻辑的清晰性,下文将从定义

和特征两个方面来对教师情绪表达的内涵分别进

行阐述。

1.定义研究

概念的定义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

性,教师情绪表达的定义也不例外,它反映的是教

师情绪表达的特有属性。教师情绪表达是在情绪表

达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

情绪表达概念的正确理解是揭示教师情绪表达特

有属性的关键。

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关情绪表达的界定种类繁

多,但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从行为观

的角度来界定情绪表达,即认为情绪表达是和情绪

体验相联系的典型的行为变化(包括面部的、言语

的、体态的),比如微笑、大笑、皱眉、跑到屋外大叫

或哭泣;二是从功能观的角度来界定情绪表达,

即认为它是采用动作表情(手势、身体姿态)和面部

表情表明社会地位、转移冲突、抑或企图得到支持

的一种反应同;三是从意志观的角度来界定情绪表

达,认为情绪表达是一种人格特质,不同个体会有

不同的情绪表达。

已有研究对情绪表达的界定为我们界定教师

情绪表达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即情绪表达不仅是一

种过程性存在,也是一种状态性存在,它是内在情

绪体验不经调节(无意识)直接表达出来或经过调

节(有意识)再表达出来的外部反应(言语反应和非

言语反应)。鉴于此,我们不妨将教师情绪表达界定

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内在情绪体验不经调

节直接表达出来或经过调节再表达出来的外部反

应(言语反应和非言语反应)。从类型上看,教师情

绪表达主要存在三种方式:面部表达、语言表达和

体态表达。面部表达是指教师通过面部肌肉的变化

来表现情绪;语言表达是指教师利用不同的语音、

语气、语速、语调等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体态表达是

指教师利用身体和四肢的不同动作或姿势来表达

情绪。

2.特征研究

在教师情绪表达的概念化过程中,对教师情绪

表达进行特征分析,也是一种常见的用以揭示教师

情绪表达内涵的有效方法。就已有研究而言,关于

教师情绪表达的特征主要有目的性、表层性和多样

性三种。

(1)目的性

教师情绪表达的目的性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

学任务和目标来表达恰当的情绪。教师为完成教育

教学任务,要根据课堂情境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必要

的调节和管理,表达出适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情绪。

有研究表明:教师有目的、合理地表达情绪,不仅有

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如老师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必须在充分考虑

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师不合理的

情绪表达会影响到课堂的气氛,影响到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也会影响整个教学的进程,以至于影响了

教学目标的达成。

(2)表层性

教师情绪表达的表层性是指教师抑制自己真endprint

正的感受而表达被期望的情绪。这与徐志刚、朱兴

国等的研究观点相类似。教师情绪表达的表层性

特征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有助于课堂教

学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若偶遇某种挫折,内心充

满悲伤,但是给学生上课时必须事先整理自己的情

绪,向全班学生报以微笑,可是此时他心中的悲伤

仍在,因而这种微笑仅仅是一种伪装;又如教师刚

刚遇到开心的事情,心里非常开心,忽然发现班上

学生发生了冲突,教师就会立马收敛笑容,表达愤

怒,但是他内心的快乐并没有离去,因而这种愤怒

也仅仅是一种掩饰。

(3)多样性

教师情绪表达的多样性是指教师要根据实际

需要表达不同的情绪。徐长江等的研究表明,不同

的情绪有不同的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

一味地表达积极情绪就好,消极情绪也会起到一定

的促进作用。教师表达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师生关系

的和谐,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积极情绪的

产生,进而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相比之下,教师表达

消极的情绪有利于教师管理课堂纪律,让学生体会

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需

要合理地表达自己不同性质的情绪。

二、教师情绪表达的影响因素

综观大量有关教师情绪表达的文献可以发现,

在影响教师情绪表达的众多因素中,有关课堂情

境、学生情绪及人格因素最为显著。对这些影响因

素的研究、概括与总结有利于为一线教师采取有效

的情绪表达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1.课堂情境因素

课堂情境因素是指师生之间关于课堂规则、组

织、气氛与内容等的认识对教师情绪表达的影响。

当师生之间对于规则、组织、气氛与内容等的认识

达成一致时,那么课堂气氛就很和谐,教师也更愿

意表达积极的情绪。相反,如果师生之间对于规则、

组织、气氛与内容等的认识不一致时,就会影响教

学的效果,教师更愿意表达消极的情感。周青霞和

王异芳、尚金梅等的研究都认为不同的课堂情境

会影响教师情绪的表达。例如,在学生认真听课、课

堂纪律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会利用面部表情、

体态和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绪,从而收到良好的教

学效果。相反,讲课过程中若有学生捣乱,破坏原本

良好的课堂秩序,就会导致教师情绪低落,更多地

表达消极的情绪。

2.学生情绪因素

学生情绪因素是指学生在课堂中所产生的情

绪对教师情绪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情绪是

影响教师情绪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又是以情绪

感染为媒介的。王潇、李文忠等认为,情绪感染指的

是当人们下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表情时,通过感受着

每分每秒的情感回应,人们能够在他人的情绪中感

受到自己。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会下意识地模仿

学生的情绪,受学生情绪的感染,进而表达出与学

生相似的情绪。例如,当教师受到学生消极的或预

期之外的情绪影响时,教师原本的情绪就会受到影

响。教师不仅需要及时监控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变

化,而且还要及时根据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变化来恰

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便有效地将学生的情绪反

应引导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方向上。

3.人格因素

人格因素是指决定教师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

人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对教师情绪表达的影

响。教师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情

绪表达策略,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Gross和

John认为“外倾性”和“神经质”两种人格特征会影

响个体的情绪表达。外向的人喜欢与人接触,充满

活力,经常感受到积极的情绪。而神经质反映个体

常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高神经质

个体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

情绪。由此可见,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只

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师情绪表达的策略

教师情绪表达策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

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有效表达自己情绪

的方法。尽管情绪表达的策略很多,但从教育实践

性的角度看,目前常用的情绪表达策略有四种:夸

大策略、弱化策略、掩饰策略,以及平静化策略。

1.夸大策略

夸大策略是指教师对学生有目的地增大真实

情绪的表现强度。在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

时,教师通常会采取夸大策略,有目的地增大情绪

的强度。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讲话、破坏课堂纪律

时,教师运用夸大策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气愤或悲

伤,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样学生便会意识

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及时改正。另外,当教师认为

一个学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就会在学生面前endprint

故意夸大自己的快乐,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成就

感,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2.弱化策略

弱化策略指的是教师降低真实情绪的表现强

度。学生凭借自己的实力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

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却完成了。教师会

采用弱化的策略,经过调节,降低自己真实情绪的

表现程度。例如,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学习成绩有

了进步,教师会采用弱化策略来降低自己内心的高

兴程度,但是会表达出调节后的高兴情绪。这样做

既是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又能建议学生应该更

加努力,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3.掩饰策略

掩饰策略指的是教师用一种表情掩饰真实的

情绪。例如,当学生表现不良时,教师会产生消极的

情绪情感体验,但还是会面带微笑,使学生感受到

关爱和期望,不会因为表现不佳而感到被忽视。这

样会使学生更加刻苦,力求更好。沃建中研究指

出,优秀教师上课时总是充满激情地体验教材内容

中的各种情绪,通过面部表情、声调、体态表达自己

体验到的情绪,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

感,这样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研究表明,教

师在生气情境中使用掩饰策略较多,原因可能是

教师知道对学生生气会使学生产生沮丧的情绪,而

这种消极的情绪又会传染给学生,从而影响到学习

效果。

4.平静化策略

平静化策略指的是教师用平静的表情来代替

真实的情绪。平静化策略也是教师常常采用的对消

极情绪进行表达的一种策略。如当学生犯错误时,

教师通常会用平静的表情来替代内心的情绪,这样

有利于听取学生的想法,分辨是非,有利于良好教

师形象的建立,进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地,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安全感,教师很少在学生面前

表达出害怕和厌恶的情绪,而是用平静的表情来代

替真实的情绪。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涵影响因素策略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挖掘习题的内涵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