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敬畏
摘 要:马克思对于民族国家体系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武器。然而,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且实行市场经济的无产阶级政权国家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马克思并未给出现成答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经典作家;生产社会;消费社会;文化霸权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101-05
一、问题的缘起
1976年美国社会学家、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曾对21世纪的社会作出过如下预测:“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广泛的概括。如果从五个方面,或五个组成部分来说明这个术语,它的意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一是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二是职业分布为专业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三是理论知识处于社会中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四是未来的方向是控制技术的发展;五是制定决策创造了新的智能技术”[1]。贝尔的这段描述可以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变迁的精到概括。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6.1%,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2.2个百分点。职业分布情况由如陆学艺先生所说,“改革开放后我国中高层级职业所占的比重在逐渐提高,低层级的职业比重则在降低”[2]139。全社会对于知识创新的重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的程度等既说明了中国在这三十年间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同时也间接证明了丹尼尔·贝尔对21世纪社会发展的远见。
当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引发了诸如社会结构、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诸多变化,并呈现了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的出现不仅缘于中国政府和社会主动靠拢市场经济,更缘于全球化带来的信息和知识革命的机遇。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还需要后来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继续探索。笔者学习了经典作家的著作之后,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于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了归纳,认为历经了三十年改革并实行市场经济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中的消费社会。经典作家笔下的生产社会有何特征?当代中国的消费社会又有何特征?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会带来什么问题?不但要对当代中国社会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的事实进行描述,并且要进一步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这些问题。
二、生产社会的特征
经典作家认为从人类出现之日起,对温饱、居住等生存方面的需求是人类的首要目标,而且这种需求的满足是永无止境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也是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3]31-32从人类基本生存需求出发,经典作家描述和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阶级结构、内在矛盾运动、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等。其中,经典作家重点描述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内在矛盾运动、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等。
经典作家从适用于全人类的商品和货币开始描述和分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价值来源于人的劳动,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自身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重性使得商品本身具备了作为交换媒介——货币的基本要素。不同商品占有者占有的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不同商品占有者不可能完全占有所有的商品,因此在商品使用价值基础上,产生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此基础上,商品交换和流通产生了,商品流通的基本公式为W1—G—W2。资本家正是利用了商品交换的这一特性,在占有工人剩余劳动基础上,形成了资本流通公式G-W-G`。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秘密就在于此。公式中的G`是一个增量,这个增量即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交换和流通而实现。“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4]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进而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阶级结构,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敌对和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经典作家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产生,这个产生过程围绕着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进行。在剩余价值产生过程中,无产阶级被异化,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被生产出来。在这个基础上,经典作家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消费方面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生产方面的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阶级关系方面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家产生的目的并非为了民众的消费,而是为了最大限度获取剩余价值。最大限度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经济结构来看,因为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除了在市场中出卖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纯粹的劳动能力所有者、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他们的收入来源分别是工资、利润和地租。”[3]61资本家在市场中购买了无产阶级的劳动力,通过劳动调整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无产阶级在劳动过程中,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在这里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适合人类需要的自然物质即商品。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共同构成了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成为生产。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即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通过无产阶级的劳动生产出剩余价值的过程,也即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的过程,更是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掘墓人的过程。
其次,从政治结构和阶级结构看,资产阶级为了永久占有生产资料,进而剥夺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必须在政治方面掌握政权,掌握国家机器和暴力工具,从而能够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无产阶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尽管无产阶级也能获得一些政治权利,尽管这些权利是无产阶级通过自身的斗争而逐渐获取的,然而这种权利因为无产阶级自身没有掌握生产资料而导致其永远处于被剥削、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endprint
第三,从文化结构看,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在文化层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构造,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观念和阶级意识,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统治文化和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来自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践,与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资产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化和意识形态可以成为资产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5]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社会的出现,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统治形式的改变并未改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对立的问题,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然而,因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存在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依旧在向前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正如经典作家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6]9
三、消费社会的出现及其特征
尽管经典作家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关系,而且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视为辩证统一关系,“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6]94-95。然而其目的不在于分析消费,而在于分析生产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阶级对立及社会基本矛盾,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找到理论依据。经典作家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导致消费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消费的研究也长期处于主流理论的视野边缘。当时经典作家简单认为消费单纯是一种非生产性、非社会性的琐碎活动。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产生方式的不断改进,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随着整个社会物质丰裕程度的不断提升,一种后工业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社会模式开始出现,那就是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是指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并非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也即人们所消费的,并非如经典作家描述的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具有的符号象征意义[7]。消费社会面对的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商品生产已经不成为主要社会矛盾,此时主要社会矛盾在于生产出来的商品无法被社会完全消费。因此社会创造各种途径引导、刺激消费。在这种引导、刺激消费的过程中,大众文化开始兴起,文化产业开始兴盛。消费的需求通过大众传媒被创造出来,随着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的全面渗透,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通过大众传媒被卷入到消费社会中去。消费社会中,民众消费什么、如何消费成为一种既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成为社会中所有人的一种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和意义源泉。
在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引导、刺激消费的过程中,消费本身就成为一种生产,一种并非经济意义而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生产[8]。首先消费通过民众的社会参与和体验感,生产出一种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和社会认同结构。人们通过消费参与某种共同的快乐、失望与不满。缺乏这种参与和体验,即意味着被摈弃在某种参与之外,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排斥,这种排斥会影响到参与者的个体与社会认同。其次,消费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传统文化对于什么是可以消费的,什么是不可以消费的,什么是恰当的消费,什么是不恰当的消费等有着严格的规定。然而在生产力极大发展背景下,在生产过剩而消费不足的情况下,原有文化规定的消费边界开始模糊,消费伦理、规范、禁忌开始解体和崩溃,新的消费伦理、规范、禁忌开始逐步形成,新的消费合法性开始出现。新的消费合法性的出现冲破了原有文化的规定,从而迫使文化开始转型。第三,消费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生产和再生产。消费社会中,人们在对于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仅是消费物品本身,消费物品背后隐含的社会服务,更在消费过程中生产和再生产着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阶层之间的“炫耀性消费”还是群体之间的“趣味性消费”,其本质都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消费模式。由此,消费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竞相争抢的一种符号,一种新的资源。
消费社会具有明显特征。首先,消费是一种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超前消费。这种超前消费包括两种形式,一是超前消费高档耐用消费品;二是超前消费各种一次性非耐用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因为整体社会环境和心态原因产生了攀比,从而在消费观念、实际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对超前消费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不仅产生了竞相购买与消费各种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而且在那些因为种种条件限制无法实际超前消费的群体中也出现了极力追求或模仿超前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其次,大众传媒对于消费社会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在不同历史阶段都曾存在,但是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社会模式——消费社会,则只有在科技高度发达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时代才可能出现。在科技高度发达和全球化时代,商业集团以及附属于它们的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引导、推销、刺激民众,使民众的观念与实际生活方式努力符合商业集团的利润需求,尽力朝向附属于商业集团的大众传媒宣传的模式。大众传媒不仅激发了人们的各种消费欲望,而且企图控制这些欲望。大众传媒宣传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把全世界不分等级、地位、阶级、阶层、种族、国家、贫富等全部卷入其中。第三,消费社会中的民众追求的是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在消费社会中,地位、品味和品位、时尚、现代性及所谓生活质量成为民众的口头禅,并成为整个社会的象征价值和意义系统。消费成为民众自我认同和他们的现实生活的意义体系,同时这种意义体系构造了他们自身及他们的现实生活的力量。也因此,消费此刻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和机制。
四、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
在当代中国,存在着一种由丰裕的物、物质财富和服务构成的物质消费和符号消费。遍布全国城乡的超市及其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服装等商品和各种耐用消费品、奢侈品及其附加的服务,把所有人迅速卷入到消费的狂潮中。这种现象既表明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表现了我们的生活开始从生活必需品阶段走向耐用消费品阶段,同时也从耐用消费品阶段向服务消费阶段的转变。消费在中国三个阶段的转变既有国家政策的刺激作用,同时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扩张而出现的消费广告也迅速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因素共同为消费社会在中国的迅速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消费社会开始在中国逐步形成,传统中国社会因为匮乏而形成的种种道德规范、伦理习惯、价值理念在物质初步丰裕的条件下可能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endprint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开始形成。此时,借助这种产业转移,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表现在中国社会的物质产品由匮乏开始向过剩转向,以前属于社会上层的一些消费方式、理念和消费物品现在也能够被普通民众所分享和消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大众消费在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消费品市场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二是消费方式的现代化,各种信贷消费、信用卡消费开始广泛推开,逐渐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三是消费心态的变迁,民众开始接受和追求超前消费,消费主义成为主流社会文化;四是汽车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五是消费的分化分层标识功能增强,消费从满足生理需求向满足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转变。
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消费社会的出现,理论界预知不足,这表现在理论界的主流话语体系至今依然从诸如经济与收入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纯粹经济学框架思考和分析消费社会的出现,依然从主客体二分的视角分析作为商品的物对消费者和社会的意义,消费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意义分析依然处于主流边缘。然而事物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代中国社会,作为商品的物的性质已经由客体变为主体,与消费者合二为一,甚至为消费者提供意义来源,这是物的社会生命的巨大变迁。而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的出现,又引发了消费者社会生命方式的变迁。物的社会生命和消费者社会生命方式的变迁,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革命性变迁,它引发和影响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这种变迁的社会和文化影响还在持续发酵。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影响是商品背后的符号开始形成某种社会主流话语体系,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和社会结构。
在当代中国消费社会语境下,由商品符号构成的话语体系开始形成某种话语霸权,公开或隐蔽地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做出某种相对否定或相对肯定的评价。消费了符号中心商品的消费者是体面、高雅、富贵及现代化的表征,消费了符号边缘的消费者则是寒酸、粗俗、贫贱、土气或落后的表征。这种话语体系按照商品和消费的等级而对社会做出新的分析,从而新的社会结构开始形成。这种社会结构并非按照你的财产、阶级利益等客观经济标准,而是按照你消费的商品符号,自动把你归入到社会中的某一阶层。这种阶级阶层形成方式不仅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而是你身边的社会的自发行为,它是一种主观标准。正是缘于这种主观标准的出现,导致马克思笔下生产社会的工人阶级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难以形成。这一点也是被道格拉斯和伊舍伍德[9]所认同的,消费者的阶级定义与三类商品的消费相关:与第一产业相应的主类消费品(如食物);与第二产业相应的技术类消费(如旅游与消费的资本装备);与第三产业相应的信息类消费(如信息类商品、教育、艺术、文化和闲暇消遣)。
在由商品符号形成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背景中,民众的消费需求并非是经典作家时代的生存需要,而是一种被这种话语霸权和消费意识形态创造出来的超前需求。在消费意识形态的主导下,所有民众都处于一种购物焦虑中。作为消费主体的民众,如果没有消费某一处于话语霸权中心的商品符号,则经常性处于社会压力和焦虑之中,他会感到有形或无形的群体压力迫使他即使没有能力,也要想尽种种办法去消费这些商品。直至他消费了这种商品,其社会焦虑感和压力才能得到缓解和释放。然而此时,话语霸权创造的新的商品符号又开始出现,民众又处于另外一个焦虑和消费的循环。在民众的这种往复焦虑和消费循环中,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条件和人们自我表达与认同的意义来源,这既是一种物本身的异化,同时也是人自身的异化。这种双重异化呈现了后工业社会中经济理性主义与科学技术联合宰制民众生活的图景,这种宰制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暴力机器进而实现对无产阶级的统治是完全不同,这种宰制更为根本,它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塑和宰制。生产社会中的无产阶级是因为生产资料原因而被统治,资产阶级要实现这种统治必须通过国家暴力机器实现。消费社会创造的话语霸权对无产阶级的宰制却是无产阶级主动和自愿的,它不需要暴力机器,这种消费的话语霸权中已将无产阶级同化,甚至无产阶级还将这种话语霸权内化。因此消费社会创造的话语霸权本质是葛兰西论述过的文化霸权的统治。对于消费社会引起的阶级结构、阶层关系的新变化,经典作家未曾观察和预测到,这也是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遭遇到的新事物。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基于此而言,可以定义为从经典作家时代的生产社会向全球化时代消费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既有中国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国家对于经典作家没有现成答案问题积极探索的一面,也有中华民族面对整个世界的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主动回应的一面。
中国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的动力一方面源自主动回应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源自国家积极调整各项政策以适应经济社会形势新变化和居民消费观念变化。对于这种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我们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没有经历,也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出现了许多实践中的问题,比如社会消费三大主体的比例失衡问题,消费引起的阶层分化显著问题等。消费三大主体(政府、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比例失调是当前中国发展需要面对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从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看,虽然我国最终消费不断下降,但其中政府消费的比重稳中有升,其支出比重从1978年的21.4%上升为2006年的27.4%,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的支出比重则下降了6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看,在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62.1%下降为2006年的26.4%,下降了35.7%,60%左右的农村人口占有不到30%的消费。从整个国家的GDP消费情况看,居民消费只有36.2%,而农村居民消费只有9.6%[2]237。
消费引起的阶层分化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凸显,从那时以来我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和消费差距逐渐拉大,商品及其符号的标识功能显著增强,高消费阶层的收入消费增长和财富积累迅速,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我国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很多世界级的奢侈品牌,在中国销售都非常火爆就是一个有力证明。2008年,中国奢侈品牌消费总额86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5%,已经稳居亚军地位[10]。而当代消费构成的分化在三个阶层之间表现最为显著:一是脑力劳动阶层和体力劳动阶层之间,二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三是各类资源占有较多的精英阶层与一般民众之间。不同阶层之间通过消费界定自身生活方式,并影响着其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endprint
消费社会在中国的出现引发的种种发展和实践中的问题既与经典作家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答案有关,也与我们以往只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有关。尽管中国社会类型已经呈现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轨迹,消费类型从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的转向,但社会公共物品供应短缺的局面并没有显著改观,医疗、教育、文化等各种公共服务没有随着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而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倾向依然非常严重,财政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非常狭窄,社会福利体系未能覆盖全体居民。社会建设的滞后导致当代中国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并非一路坦途,而是崎岖坎坷。
当然,探索之路既是坎坷的,同时又是极富意义的。因为它既标示着实践的拓展,同时也标示着理论的创新。从这一点出发,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既是对经典作家理论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它的丰富和发展,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永远是理论的源泉,实践的探索永无止境,理论的发展也就永不止步。当代中国社会从生产向消费的转型目前还未完全成型,我们依然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就更需要理论界不断概括提炼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再用提升后的理论指导实践,为实践提供理论武器。只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往复循环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梦的实现才能奠定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銛,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4.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7]黄 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M]//陈昕,救赎与消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8]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M].孙沛东,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序二.
[9]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5.
[10]苗 炜.中国消费者改写奢侈品消费规则[EB/OL].http://www.lifeweek.com.cn/2009-07-06/0000125358.shtml.
责任编辑 张忠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