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廷学+蒋静
一、概念解析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引起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从高考复习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我们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城乡关系、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历史知识,以城镇化为线索将这些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二、热点背景
“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2013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考点链接
1.中国古代史
(1)宋朝以前的城市,政府管理较为严格,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有严格限制,商品交易区与居民住宅区分开,按时开市、闭市。(2)宋朝以后的城市,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业经营的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乡村和城郊的“草市”更加普遍。(3)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4)伴随着城市繁荣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日益扩大,适应市民生活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不断发展,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昆曲、京剧和风俗画的兴起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2.中国近代史
(1)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在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推动下,城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2)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方式与习俗的革新,推动了新式交通与通讯方式的发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新式礼仪等生活方式在城市逐渐流行,汽车轮船、电话电报等新式交通通讯方式在城市出现并普及,报刊影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中国现代史
(1)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生活的变动密切相关。“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196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城市人口大量转移到农村。“文革”期间,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城市化进程受阻。(2)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推动了中小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4.世界近代史
(1)两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迅速发展。(2)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对城市文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欧洲许多大城市变成一片瓦砾。
四、经典例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买花衣以归,楼船千百”。这对于全国市场的形成以及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
材料二 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农业不堪重负,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2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城市就业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
——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含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人口转移的政策因素。(4分)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