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新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由教与学两个基本环节所构成的双边交互活动。教师与学生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任务各不相同,但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依存、相互建构,两者密不可分。在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往往成为被动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对象,而教师则成为教学活动的绝对主角,主导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这种相对独立而又凝固化的师生内部关系使得教与学之间出现了割裂和断层。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把政治教师提出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要求,把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政治信仰,思想政治课堂才真正充满人文气息和情感魅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以及积极的交互作用下才能顺利进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机制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理想变为现实。通过“教”向“学”的顺利过渡,让思想政治课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最终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价值。其次,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要想实现教学之间的顺利转化,使自己所讲授的内容被学生自觉认可和接受,就必须实现自身教育观念的系统转变。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实践智慧,在师生多元互动中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习惯的养成。最后,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真正立足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当然这种教与学之间的转化都必须依托于学生参与的政治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政治课堂则成为这种教学转化的直接载体。由于教育活动的形态多样和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这种教与学之间的转化不仅不会自然发生,而且显得复杂异常。政治教师只有在分析各种教育要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和才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让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定位
明确而又清晰的目标定位为思想政治课中“教”与“学”的转化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向指引。政治教师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既要考虑学生一般的发展要求,又要考虑学生成长的个性需求;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终极性目标;既有知识、能力目标,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的设定既不能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又不能事无巨细、求全责备。通过目标的设定把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成长需求。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活动环节
教学目标确立以后,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还必须付诸于具体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政治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真正使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助于主体的全面发展。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应该既层次分明又环环相扣,充分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逻辑能力,尽量使课堂展现的内容在学生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的投入以及知识、能力的迁移。政治教师应该使整个课堂既有一定的可控性,又充满灵动和活力;课程结构既预先设计又保持一定的弹性机动。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过程加以重复,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最大价值。
三、增强思想政治学习的主体参与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政治教师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行为难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所以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教学步骤和程序。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建构,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应答向自觉适应转变,最终达到主动创造的理想境界。虽然学生一起参与介入教学过程设计的机遇比较少,但只要学生经历过必然会对其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的提升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完善思想政治课堂的反馈体系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状况及时加以总结反馈。通过不断反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需求。教师应该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两个方面及时进行双向反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和能动精神。教师在认真审视自身教学得失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分享进步成长的美妙体验,真正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完美转化。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