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征林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但很多学生写作时头脑一片空白,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心中无物,没有积累好的材料,即使有材料也写不出新的东西,不知道灵活运用,所以如何在选材上下工夫便成了写作成败的关键。下面谈谈如何使选材有新意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小写作文,教师就要求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比如一个菜市场可以缩小为一个菜篮子,整个少林寺可以缩小为几个和尚,一个大公园可以收录为一张张照片。而这些事物却很有代表性,很能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精简到一花一世界的程度,就是一句俗语:浓缩就是精华。这就要求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合璧观察与联想,自然就是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景象了。
平时我在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的文章表面看上去很有气势,其实非常笼统,都是一些大话、空话。比如,写一篇关于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文章,班上有一半多的学生是写我们国家建国60年来的伟大成就,从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去写,这样写固然没错,但没有特别的地方。其中有一个女生的文章选材吸引了我,她从小处着手,选择一位85岁的红军老战士肩上的徽章作题材,讲述它的来历,以及经历过的无数次战斗洗礼,老战士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用来教育感染周围的人。它体现了新中国来之不易,教育我们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写文章就更感人,更深刻,更有吸引力,也更新颖,不落俗套。再如描写父爱的时候,很多学生选材时会写父亲怎么爱自己,在哪些方面爱,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而朱自清先生写《背影》,他选择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他们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二、深度挖掘,耳目一新
要做到多角度选材,必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如从“平面”到“空间”,或俯视,或仰视,或远视,或近观事物,纵观事物的各个侧面,体会角度不同,选材立意也会不同,使学生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顿悟。比如江西的庐山是很多学校春游秋赏的好地方,也是学生作文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写庐山的文章,要使学生写出新意,就得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就要指导他们创新的方法。庐山可写的地方很多,可分析各个景点,引导学生挖掘不同的侧面,再通过讨论得出很多的题目。如“春游庐山”“美丽的庐山瀑布”“重游庐山”“庐山奇景”“庐山赏月”“美丽的庐山夜景”,等等。这样就不会显得单调,落入俗套。很多学生为写景而写景,比如描写冬天的雪,大多数学生只会想到寒冷,雪的颜色、状态以及好玩等,很少有学生会深入挖掘雪纯洁的品质;很多学生写春天,都是一片赞美声,都是写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色,但很少有学生会像朱自清一样写到人的生命。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深入发掘,处处都是好材料,自然就能写出好的文章。
三、“反向”选材,旧瓶装新酒
所谓“反向”,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来个急转弯,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思路,从事物的反面观察,换个角度看问题,另辟蹊径,使人刮目相看。
如把“异想天开”反弹琵琶,即为“异想可以开天”。写流星,人们习惯从批评的角度写它:流星虽然耀眼,却一闪而逝,光辉只是瞬间,很少为人称道。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就可能发现,流星虽短暂,一闪而逝,却发出耀眼的光辉,光芒四射。美丽并不在乎时间长短,短暂的其实更美丽,就好像许多英雄烈士一样,生命虽短暂,却永垂不朽。这样反弹琵琶就更富有新意了。
再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强调的是规矩对方圆的重要性。反弹琵琶:如果过分强调规矩,限制过死,结果就会束缚人们的手脚,禁锢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创新意识。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发明者在打破思维定势的基础上发现的。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写作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向”思考,只要写得合情合理,就能标新立异,使人耳目一新。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让学生选其一写议论文,其实后者就是对前者的“反弹”。这样意义就更深刻,更有新意,不会使自己的文章总是步人后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思维品格,将使学生作文出现新机制,创出新境界,使用得好,往往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