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明文的写作

2014-10-17 08:02孙榕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死海文具盒说明文

孙榕璟

说明文是运用说明的方法,把某种事物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的形态、性质、构造、成因、关系、功用等获得清晰了解的一种文体。在语文教学中,说明文的讲读和写作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的教师不愿教说明文,以为说明文无足轻重,这些认识是片面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说明文的应用和写作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它是学生继续升学和从事各种职业应用最广的一种文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说明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写说明文。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说明文呢?我认为要写好说明文,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抓住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恰当地运用说明的方法。

一、了解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特征

要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首先必须对事物有清楚全面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还必须抓住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死海不死》一开始就围绕着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从死海的得名在于“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说明死海的“死”,接着从人在死海中“不用担心会被淹死”说明死海海水浮力大,即死海“不死”。但死海的“死”与“不死”只是外部特征,至于它为什么浮力大,读者仍不了解,还必须从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实质性内容加以说明,在文章的第四段作者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高。正因为如此,“无鱼无草”才成其为“死海”,海水比重才超过人体比重,人到了水里才会“不死”。从对《死海不死》的简单剖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有效地把握并说明事物的特征,必须对说明对象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二、根据事物本质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务求解说清楚,才能使人对说明对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而要做到解说清楚,必须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说明建筑物,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和总分顺序相结合的写法。例如,《故宫博物院》是按照空间关系,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由前到后,又由内到外来安排说明顺序。先简介故宫的总体布局,赞美建筑艺术,然后分述,最后对具体分述作综合概括。

2.介绍事物的发展,用时间顺序较为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按照时间顺序,从书的雏形甲骨文到简书、帛书,再到手抄书、雕版书、活字印刷书,进而发展到当今会说话的书、视盘、带香味的书、立体的会活动的书和缩微图书,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书的演变过程。

3.阐述事理,可以用逻辑顺序。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篇阐释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安排工序进程的科学方法的说明文,涉及深奥的科学道理和复杂的实践过程。说明时,作者三次以烧水泡茶的浅显例子,由此及彼,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对统筹方法的应用作了简单明确的解说。

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说明文通常不只用单一的说明顺序,而是多种说明顺序综合交错使用的。因此,在具体写作时,还要通盘筹划安排。

三、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多种多样,在一篇说明文中常常不止用一种方法进行说明。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石拱桥的特征时,列举了赵州桥、卢沟桥的典型例子,在介绍这两座桥的规模时列举出桥的长、宽、拱的跨度的精确数字,说明石拱桥的优美造型时则运用了贴切的比喻。总之,在具体说明事物时,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应根据说明事物本身特点的需要灵活掌握。语文教师在进行“学写说明文”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自始至终贯彻这样一个纲: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2.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3.运用正确的说明方法。其次,要明确教学原则。由于说明某个事物需要很强的科学性,应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写,并且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事物到抽象事物。

根据由简到繁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写的第一篇说明文是《我的钢笔》片断练习,字数200字以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钢笔,然后按笔帽、笔杆、笔芯的顺序介绍。作文目的是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说明性的语言,同以往记叙性的文章有何不同。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写的第二篇说明文是《我的文具盒》,这次对学生的要求就高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要写的那个文具盒,注意把握其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特点。然后明确说明顺序: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由主要到次要。接着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力求准确地说明文具盒的特点。最后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初稿。

第二步:先让一个学生把自己文中所写的那个文具盒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让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把握其特征,并考虑如果让自己说明又将如何写。然后再让这个学生把自己的文章念给大家听,之后进行讨论,指出其优劣。最后,在修改的基础上写出第二稿。这样做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我让学生写的第三篇说明文是简介自行车,这个说明对象较之文具盒要复杂得多,体现了由简到繁的原则。对于自行车,学生都很熟悉,但要让他们来具体说明,就感到无从下手了,不知道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辆自行车,并特别注意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来画:先画两个轮、链条等行走的部分,再画车的骨架,最后画车把、车座、支撑等辅助部分。这样既自然地把自行车分成相对的三部分,又为学生点出了文章的说明顺序。然后让学生自己也画一辆自行车,进一步熟悉说明顺序及自行车各部分的特点,最后按照画的顺序逐一加以说明。为了进一步体现由简到繁的原则,除了让学生说明这个对象自身的复杂结构之外,还要让学生在文中注意介绍一些和自行车有关的知识,如自行车的保养事项、种类等,并提醒他们注意这些不是文章的主体,应简单说明,不可喧宾夺主。

第四篇说明文,我让学生写了《××的制作》,主要说明其制作过程,体现“由形象事物到抽象事物”的教学原则。这次我先让学生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明确介绍物件小制作一般采用程序顺序来说明,而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首先介绍它的制作材料,然后依先后程序介绍它的制作步骤、方法、要领,最后介绍它的用途和功能。当学生明确了以上几点后,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选择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写一篇程序说明文。

总之,在初中进行说明文写作的训练中,一定要做到写作训练的形式灵活多变,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此外,在进行说明文的写作时还要注意一点,即关于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要求是既准确又通俗易懂,能把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一般读者。

其实,关于说明文的写作训练,在小学阶段已开始,到中学以后,可能是由于自身修养和积累的经验不够,许多语文教师抓说明文写作训练颇感困难,加上语文教科书本身重视不够,说明文写作训练多年来成效不大。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说明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现在初高中教材都增加了它的比重,广大的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在抓好说明文阅读的同时,着重加强说明文的写作训练。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死海文具盒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死海可以被“救活”吗
我的文具盒
死海不“死”等
My Pencil—box我的文具盒
文具盒里的宝贝
死海不死
死海可以救“活”吗?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