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师手中的指挥棒

2014-10-17 12:39汪芸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情感语文

汪芸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其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思想单纯,偏爱形象思维,他们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感的引导式教学。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情感的感化、熏陶,以期达到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双重目的。

一、情,起了“学”的音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含量高,学识面广,但是社会上对它的重视欠缺,学生压根抱着“爱听,听听;不爱,不听”的敷衍态度,这样使得语文教师本身也有将语文课等同于其他副课一样的消极态度,照本宣科,交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如此下去,语文教学怎能担负起传统文化复兴的重任。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教师,我始终有个目标,就是:一定要把语文课教好。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的。”所以,我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

而激发学习兴趣又从让学生喜欢我这个老师开始。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时,他们往往会喜欢这个老师上的课。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所教的班中,像大姐姐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侃大山、说故事、对成语、聊时尚。有一次,我利用一节空课进行了一次“成语接龙比赛”。这个年龄的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当强,并且年少气盛,不轻易服输,这样的活动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以每组完成接龙圈数的多少来决出胜负,而我在中间充当裁决人,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得班级中比赛的气氛十分热烈。活动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他们望而生畏的“严师”,而成了他们的朋友。这以后,学生对词汇的学习产生了无穷的兴趣,当然我更是这个活动的最大收益人——我的话,他们乐听,他们爱听。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吧。

二、情,激起“学”的主旋律

1.展示语文教本中的情感,让情来熏陶学生

语文教育应当“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最新修订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增添的目标要求。这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体现,是教育新理念的体现。韩军先生说过,科学的引导方法能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而达到语言立人的目的。而这种情境的获得,教师需要执起“情感”的指挥棒让观众——学生,在许多具有人文之美、历史沧桑之美的文章中动容、动心,即:引导学生在语文教本中“见贤思齐”。

初一有一篇课文叫《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该文中贝聿铭先生在海外旅居六十六年,但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祖籍苏州、生于广州的他,常对人称是“苏州人”“广州人”。夫妇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仍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在授课中,我特意让学生寻找贝老的“中国情缘”,使他们在深深感受到贝老先生的杰出才能之外,更折服于贝老的“中国心”。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学生可以受到极大地感染和熏陶。这种课堂教育让学生“寓学于教”,激发了学生们对语文课的兴趣。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语文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这种健全人格充满了时代气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取向和价值观的培养。

2.挖掘语文教本中的情感,让情来启迪学生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最早的教学著作《学纪》中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谓之大成。”其中的“辨志”“敬业”“亲师”“取友”“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实质上是一种“人”的教育,可见,在传统教育中,“人”的教育是被当作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强调用“自然科学实证”的方法来研究语文教育。固然这种方法有科学的一面,但是它忽略了“语文”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社会学”,而将具有人文性、情趣性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烦琐、兴味索然的文字课、语法课,将语文学习变成了以题为本,只重分数的技艺训练,从而抹杀了“语文”的情感美。

为此,我立足于自己所教的班级,不管是讲课文还是做练习,我都注重寓知识于情感,以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的浓厚兴趣。我以饱满的情绪,讲授每节课,我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平静舒缓。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比如,教学《蔚蓝的王国》一课,如果按照常规授课,学生可能对于作者的写作目的不甚了解。于是,我在课上先让学生描述一下他们心中的“天堂”。然后我再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的情境。我刻意将那种对梦中海上的畅想讲述得十分轻快、甜蜜而又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年轻的心的流转。读完后,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让他们思考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所描绘的情景与“天堂”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回答两者都是“想象”。此时,我再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样的人会如此渴望、追求年轻和幸福?从而揭示本文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贴近“孤独”、“年迈”、“痛苦”的作者。学生单纯的内心感受到了“悲伤”的“凄美”,由此丰富了他们的情感。

三、情,使“学”余音袅袅

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品德教育,因此,我竭力以“情”导“行”。

1.教师身先士卒,作出表率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如讲“关心他人”时,我视学生为弟弟妹妹,思想上鼓励他们进步,主动当他们入团介绍人;学习上耐心辅导。课余我涉猎群书,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引导学生爱书、看书,在书中获得精神食粮。

2.以情启思,明理践行

在我的导师的提醒下,我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分角色朗读、自排自演课本剧、讨论是创设参与情境行之有效的手段。

课文《柳叶儿》讲的事情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这个年代离我们都相当遥远了,因此在教学上可能会碰上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他们多了解那个年代的事情,在情感上接近那个年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以在教学那篇课文之前,我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让他们通过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或是上网查阅,搜集有关“三年自然灾害”的资料。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心越来越接近那个年代,从而明白文章“苦中作乐”的主题。在教学中,我先采取集体朗读课文的方式让学生大致熟悉一下内容,然后再让学生们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口述。众说纷纭中,学生们慢慢沉浸在过去那种艰苦的氛围里。随后我便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当时的人们抢柳叶儿吃,这本是件极苦的事,但“我”为什么还会感到快乐?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如何看待“苦”与“乐”?由于行为的参与和情感的参与,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又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然后引导学生们讨论:“父母是怎样关心你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饮食起居、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我又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静下来。一会儿,有个别学生说出了父母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生育之恩?不要口头,而是要行动,一星期后我们将写一篇作文。”结果那次作文学生们就生动地记叙了自己孝敬父母的事情。

3.严中有情,端正学风

动之以情,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一味迁就,而是包含着有礼有节地批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一次,有两个捣蛋学生,在课堂上出怪调,课后被叫到办公室。我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帮助他们分析危害,让他们明白“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能变坏”的道理。最终,他们认真地检查了错误。从此,二人再也没有犯过此类错误。

总而言之,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有了浓厚的爱,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永康主编.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伟萍.以人为本教语文[J].新论视窗,2008(3).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语文课情感语文
语文课文
情感
台上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