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
内容摘要: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模式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培育小微企业客户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产品。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开拓与创新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现状和模式,提出了面临冲击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近些年来一直在在积极稳步向前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今后央行也将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取消存款利率管制,逐步向利率完全市场化过渡。利率市场化将会导致银行内部的巨大分化,对中小银行的冲击将远大于大型银行。一旦存款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将面临风险定价、利差收窄、主营业务流失、行业并购等众多压力。所以作为银行业内部数量最多的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实现特色化、专业化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金融模式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
在以云计算、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时代,移动支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创新业务蓬勃发展,由此形成了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阿里贷、P2P、线上融资、网络保险、移动支付等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2013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3729.8亿元。电子商务所催生的互联网金融正显现出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替代效应,新金融势力凭借日益扩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相对较低成本的平台信息获取方式,在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方面具有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并且以支付宝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改变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传统职能带来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独立承担了账户、结算、清算、收单、反洗钱等大量管理和运营成本,但在紧密贴近用户需求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挤压下不断被“后台化”和“边缘化”,“存、贷、汇”遭遇全方位金融脱媒,使得商业银行正逐渐退化为整个金融链条的OEM商,并被残酷的甩在价值的尾端。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现状
互联网金融弥补现有金融体系的不足实质上揭示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凸显银行业产品供应不足,服务不够。利率市场化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使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开拓力度。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持续丰富,贷款模式不断创新,贷款规模迅速扩大,已取得相当成效。例如,2013年末工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7万亿元;招商银行境内小微企业贷款总额比上年末增长21.16%,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47.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77.71亿元,增幅27.69%;华夏银行小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0.84个百分点。在贷款产品方面,工商银行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发推出电商平台和小商户POS收单贷款等具有互联网金融特质的产品。广发银行“生意人卡”将个人信用和小企业联合在一块, 目标是成为小微企业主的财富管家。民生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标准化”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基本形成“标准产品”快速处理,“非标准产品”专家受理的运行机制,即便在传统的抵押产品上,通过建立“产品押品价值库”的方式来解决抵押评估周期长的问题,保障效率优先,如表1所示。
现阶段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代表性模式
金融脱媒的不可逆转,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遵循互联网的生存法则,在全新的行业分工和要素分配过程中掌握主动、顺势突围。目前各银行开拓与创新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有如下三种模式:
(一)商圈模式
2011年8月,商务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商圈融资的指导意见》,规范了银行商圈融资业务,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商贸企业融资难问题。指导意见发布以后,银行业机构“商圈”融资业务稳定发展,不仅小微商贸企业金融服务得到改善,同时在分散信贷风险方面作用十分明显。商业银行下沉市场服务重心,大力发展以商品交易市场、商业街区、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等为主要形式的商圈融资业务,不断加大小微企业资源倾斜力度,持续提升小微服务创新能力。例如交通银行提出商圈金融服务方案;民生银行针对较高知名度的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各类商场、批发性商业街和甄选的目标社区业主、工薪阶层等业态开发出无抵押、无担保、最高金额50万元、最快一天放款的“微贷”产品。各地方银行业纷纷开展商圈融资业务,以河北银行为例,截至2014年2月末,商圈小微贷款余额31.2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07.51%。
(二)基于网银平台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
网银平台可以通过银企直联模式实现与供应链上下游小企业、核心企业、仓储监管机构、交易市场等合作方实时对接,对信息流进行全面掌控和统一管理。小企业用户可以与核心企业、物流仓储企业等的内部资金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平台、电子商务网站实时嵌入,共享“1+N”供应链实时交易信息,实现供应链“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在线整合。除了平安、招行以外,民生、中信、光大、兴业等多家银行也在逐步把供应链金融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构筑供应链金融网银平台。通过互联网与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银行传统的金融优势和平台经济高效、便捷、覆盖广等优势,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如表2所示。
(三)商业银行参与的P2P模式
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直接借贷,其核心是公众化的“点对点”信息交互和资金流动。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靠利差获利的难度日益增大,P2P网络借贷作为新兴信贷服务模式,已经引起传统银行业的高度关注。商业银行参与P2P的优势在于: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优势;资产规模大,实力雄厚;信誉高,市场影响力大。如果依托现有品牌、系统、网络优势以及管理经验发展P2P网络借贷,商业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将有效提升同业竞争力。2013年,作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全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招行在其小企业融资平台“小企业e家”上,发布了一个名为“e+稳健融资项目”的投融资平台悄然上线。这个平台与常见的P2P平台设计类似,境内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在这里进行注册并投融资,最小投资单位1万元。所发项目的审核都是由招行方面完成,而且招行也对这些融资项目开了银行的兑付凭证,到期后会由第三方公司对客户进行还款。商业银行参与的P2P投融资平台可以让金融服务更加透明,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交易成本,利用银行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能力,通过互联网创新实现社会公众间信息、资金的开放、安全和有效的交互与流动,让社会公众平等享有金融服务的机会,促进社会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投融资平台有助于利用社会资金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为小微企业融资探索了一条新路径。endprint
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软信息,解决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信用可获得性问题
目前银行小微贷款在解决信用可获得性上,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作为融资依据,初步形成“重现金流、轻抵押物”的硬信息(资金信息)模式和联保两种模式,解决了小微贷成本和风险偏高的问题,但在如何利用互联网软信息(非资金信息) 拓宽信用可获得性方面仍在探索阶段。目前,一些银行已经凭借互联网软信息开发出无抵押、无担保、随借随还、小额信用循环贷款品种。例如,平安银行借助eBay大数据资源,开发出的“贷贷平安商务卡”,只需凭卖家的个人信用及销售数据授信和以卖家交易行为信息作为审核依据;建设银行对银行自有账户体系进行大数据应用,根据客户账户结算信息开发出以企业和企业主家庭持续有效的结算量和日均金融资产为依据的“善融贷”纯信用贷款产品(陈海强,2014)。未来商业银行可通过与平台、供应链、产业链的合作,探索信用可获得性的新路径,形成软信息信用获取方式的集中化、批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从而打破抵押门槛解决小微贷款难题的发展之路。商业银行也可以将小微贷的金融征信服务外包给类似全球网的服务平台,全球网依托电子商务自然生成信息作为征信信息,以开放方式分享,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低成本地获得许多软信息,如贷中的用电数据、用水数据、贷后“员工忙碌程度及精神状态”、“经营场所整洁程度、是否经常使用”等。
(二)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提供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综合金融服务
如今小微企业需要的不单是一次性的融资授信, 而是能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和盈利的以融资为基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保证、信用、存贷监管等非抵押方式的融资业务,适应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科技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加强小微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统筹管理,扩大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致力于小微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丰富小微金融产品体系。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方面,商业银行应从顶层设计开始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整合,着力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突出市场定位转小、业务流程转简、服务效率转快、产品推送转整的改造规则,实施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打破传统银行部门限制,有效管控。此外,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对银行的客户细分,对银行服务细化,对业务流程进一步地梳理和完善,力求通过标准的业务流程、简化的操作程序、多样的融资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
(三)增强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为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创造了更大空间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目前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在政策层面相关法规和监管缺位,涉足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规则和监管标准尚不成熟,监管体系尚在建立过程中,可能会对银行稳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商业银行在创新的同时建立起风险隔离机制和应对机制,逐步完善电子商务信用和传统金融信用相互补充、线下和线上评估相互补充的混合模式。
1.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互联网金融,2013(7)
2.郑良芳.商业银行奋起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3(9)
3.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
4.张宏洲,康淑红,孙晓玲.“商圈”融资业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调查[J].甘肃金融,2012(7)
5.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6.黄迈,杨哲,何小锋.商业银行参与P2P网络借贷的战略分析与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1)endprint
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软信息,解决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信用可获得性问题
目前银行小微贷款在解决信用可获得性上,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作为融资依据,初步形成“重现金流、轻抵押物”的硬信息(资金信息)模式和联保两种模式,解决了小微贷成本和风险偏高的问题,但在如何利用互联网软信息(非资金信息) 拓宽信用可获得性方面仍在探索阶段。目前,一些银行已经凭借互联网软信息开发出无抵押、无担保、随借随还、小额信用循环贷款品种。例如,平安银行借助eBay大数据资源,开发出的“贷贷平安商务卡”,只需凭卖家的个人信用及销售数据授信和以卖家交易行为信息作为审核依据;建设银行对银行自有账户体系进行大数据应用,根据客户账户结算信息开发出以企业和企业主家庭持续有效的结算量和日均金融资产为依据的“善融贷”纯信用贷款产品(陈海强,2014)。未来商业银行可通过与平台、供应链、产业链的合作,探索信用可获得性的新路径,形成软信息信用获取方式的集中化、批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从而打破抵押门槛解决小微贷款难题的发展之路。商业银行也可以将小微贷的金融征信服务外包给类似全球网的服务平台,全球网依托电子商务自然生成信息作为征信信息,以开放方式分享,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低成本地获得许多软信息,如贷中的用电数据、用水数据、贷后“员工忙碌程度及精神状态”、“经营场所整洁程度、是否经常使用”等。
(二)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提供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综合金融服务
如今小微企业需要的不单是一次性的融资授信, 而是能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和盈利的以融资为基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保证、信用、存贷监管等非抵押方式的融资业务,适应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科技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加强小微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统筹管理,扩大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致力于小微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丰富小微金融产品体系。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方面,商业银行应从顶层设计开始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整合,着力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突出市场定位转小、业务流程转简、服务效率转快、产品推送转整的改造规则,实施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打破传统银行部门限制,有效管控。此外,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对银行的客户细分,对银行服务细化,对业务流程进一步地梳理和完善,力求通过标准的业务流程、简化的操作程序、多样的融资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
(三)增强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为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创造了更大空间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目前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在政策层面相关法规和监管缺位,涉足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规则和监管标准尚不成熟,监管体系尚在建立过程中,可能会对银行稳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商业银行在创新的同时建立起风险隔离机制和应对机制,逐步完善电子商务信用和传统金融信用相互补充、线下和线上评估相互补充的混合模式。
1.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互联网金融,2013(7)
2.郑良芳.商业银行奋起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3(9)
3.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
4.张宏洲,康淑红,孙晓玲.“商圈”融资业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调查[J].甘肃金融,2012(7)
5.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6.黄迈,杨哲,何小锋.商业银行参与P2P网络借贷的战略分析与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1)endprint
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软信息,解决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信用可获得性问题
目前银行小微贷款在解决信用可获得性上,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作为融资依据,初步形成“重现金流、轻抵押物”的硬信息(资金信息)模式和联保两种模式,解决了小微贷成本和风险偏高的问题,但在如何利用互联网软信息(非资金信息) 拓宽信用可获得性方面仍在探索阶段。目前,一些银行已经凭借互联网软信息开发出无抵押、无担保、随借随还、小额信用循环贷款品种。例如,平安银行借助eBay大数据资源,开发出的“贷贷平安商务卡”,只需凭卖家的个人信用及销售数据授信和以卖家交易行为信息作为审核依据;建设银行对银行自有账户体系进行大数据应用,根据客户账户结算信息开发出以企业和企业主家庭持续有效的结算量和日均金融资产为依据的“善融贷”纯信用贷款产品(陈海强,2014)。未来商业银行可通过与平台、供应链、产业链的合作,探索信用可获得性的新路径,形成软信息信用获取方式的集中化、批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从而打破抵押门槛解决小微贷款难题的发展之路。商业银行也可以将小微贷的金融征信服务外包给类似全球网的服务平台,全球网依托电子商务自然生成信息作为征信信息,以开放方式分享,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低成本地获得许多软信息,如贷中的用电数据、用水数据、贷后“员工忙碌程度及精神状态”、“经营场所整洁程度、是否经常使用”等。
(二)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提供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综合金融服务
如今小微企业需要的不单是一次性的融资授信, 而是能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和盈利的以融资为基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保证、信用、存贷监管等非抵押方式的融资业务,适应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科技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加强小微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统筹管理,扩大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致力于小微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丰富小微金融产品体系。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方面,商业银行应从顶层设计开始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整合,着力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突出市场定位转小、业务流程转简、服务效率转快、产品推送转整的改造规则,实施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打破传统银行部门限制,有效管控。此外,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对银行的客户细分,对银行服务细化,对业务流程进一步地梳理和完善,力求通过标准的业务流程、简化的操作程序、多样的融资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
(三)增强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为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创造了更大空间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目前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在政策层面相关法规和监管缺位,涉足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规则和监管标准尚不成熟,监管体系尚在建立过程中,可能会对银行稳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商业银行在创新的同时建立起风险隔离机制和应对机制,逐步完善电子商务信用和传统金融信用相互补充、线下和线上评估相互补充的混合模式。
1.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互联网金融,2013(7)
2.郑良芳.商业银行奋起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3(9)
3.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
4.张宏洲,康淑红,孙晓玲.“商圈”融资业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调查[J].甘肃金融,2012(7)
5.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6.黄迈,杨哲,何小锋.商业银行参与P2P网络借贷的战略分析与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