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显明 何海春 李立波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检验科 58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患者腹腔内无脏器穿孔而腹膜发生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又称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SBP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和腹水培养,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白细胞不高、腹水培养阴性的患者,SBP诊断较为困难。本文通过联合检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SAA及PCT水平,初步探讨血清SAA、PCT对肝硬化并发SBP的诊断价值。
1.1 疾病组入选标准 SBP的诊断标准[2]为:(1)有腹痛、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表现;(2)腹水常规白细胞>300个/μl,中性粒细胞>25%(Conn标准);(3)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要求具备上述指标两项,且除外癌性、结核性腹水及腹腔脏器破裂或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35~71岁。对照组为30例健康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8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检测对象均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3ml,于入院第2天及病情康复或恶化时取血,采血并离心后分离血清,当日完成检测。SAA和PCT测定均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
2.1 血清SAA、PCT的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伴SBP组患者均升高,肝硬化伴SBP组水平与肝硬化非伴SBP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肝硬化非伴SBP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肝硬化腹膜炎组、肝硬化非腹膜炎组及对照组SAA、PCT的测定值(±s)
表1 肝硬化腹膜炎组、肝硬化非腹膜炎组及对照组SAA、PCT的测定值(±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非伴SBP组比较,*P<0.01。
组别 SAA(mg/ml)PCT(mg/L)伴SBP组 83.2±6.3#* 1.76±0.85#*0.13±0.06非伴SBP组 12.2±5.4△ 0.17±0.07△对照组 10.1±4.3
2.2 血清SAA、PCT对诊断SB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PCT对SBP诊断的敏感性比SAA低、特异性比SAA高,联合检测对诊断SBP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各自单独检测的效果好。见表2。
表2 SAA、PCT诊断SBP的敏感性、特异性
2.3 肝硬化伴SB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AA、PCT水平29例肝硬化伴SBP患者动态监测,治疗前、后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见表3。
表3 29例SBP患者治疗前、后的SAA、PCT水平的比较(±s)
表3 29例SBP患者治疗前、后的SAA、PCT水平的比较(±s)
注:A组:康复组(治愈/好转组);B组:恶化组(未愈/死亡组)。
时间 A组(n=20)B组(n=9)SAA(mg/ml)PCT(mg/L)SAA(mg/ml)PCT(mg/L)3.64±1.01康复/恶化时 8.4±6.5 0.16±0.07 136.6±9.3 7.32±2.17 P 0.000 0.000 <0.001 <第1天 63.2±6.3 2.34±1.21 86.3±8.4 0.001
目前对肝硬化伴SBP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水常规、腹水细菌培养。由于SBP患者腹水培养阳性率较低,国外报道仅为40%[3],且培养时间长,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白细胞不高的患者,SBP诊断较为困难。
SAA是一种典型的正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肝脏中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合成,正常人血清SAA浓度平均值为5.33mg/L,当机体受到各种炎症因素刺激时,8~12h内SAA即可达到峰值,可升高到最初浓度的1 000倍[4]。SAA在细菌感染时升高,病毒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时保持低水平,提示血SAA水平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5]。卢惠伦等[6]研究发现,SAA是一个较CRP更敏感的炎症标志物,有助于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能很好的反映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PCT在生理情况下由甲状腺细胞产生,在健康人群中血清水平难以检测到,在局部感染时,PCT一般并不升高,在细菌感染时,特别是在有全身表现的严重感染时,患者血清中PCT浓度明显升高,但说明在全身表现感染时,PCT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指标[7]。近年来认为,PCT诊断严重细菌感染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传统炎症指标[8]。
本文显示,肝硬化伴SBP组的血清SAA、PCT水平与肝硬化非伴SBP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非伴SB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SAA、PCT能用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本文还显示,SAA对诊断SBP的敏感性高于PCT,PCT的特异性则高于SAA,联合检测SAA+PCT,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单一指标,这说明联合检测SAA+PCT,明显好于各自独立检测的结果,可提高诊断的可靠性。本文同时显示,康复组患者血清SAA、PCT水平在入院时水平较恶化组均低,随着感染的控制,患者血清SAA、PCT水平明显下降,死亡组患者由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血清SAA、PCT水平不降反升,表明血清SAA、PCT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抗菌治疗效果、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联合检测血清SAA、PCT,对于肝硬化并发SBP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Angeloni S,Leboffe C,Parente A,et al.Efficacy of current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17):2757-2762.
[2]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及肝病的诊断标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3.
[3]Rimola A,Garcia-Tsao G,Navasa M,et al.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a consensus document〔J〕.J Hepatol,2000,32(1):142-153.
[4]Zhu Hua,Wang Juan,Lin Yan,et al.Advances in research into serum amyloid A〔J〕.Adv Cardiovasc Dis,2007,28(1):113.
[5]Oppert M,Reinicke A,Muller C,et al.Elevations in procalcitonin but not C-reactive protein are associated with pneumonia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Resuscitation,2002,53(2):167-170.
[6]卢惠伦,何海春,游世伦.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VA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9):1146-1148.
[7]单海燕,张伟利,储淞雯.测定全身严重感染的一个新指标——降钙素原〔J〕.上海医学,2001,24(11):699-701.
[8]周华,许媛.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病人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5):44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