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本质 尊重个性发展

2014-10-15 02:00赵一如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14期
关键词:研修区域课程

文 赵一如

(赵一如,硕士,中教高级,教研组长,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100088)

一 地理自主研修室的设计背景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这是一个多元化发展时代,我们正在努力寻找分数与能力甚至与人格之间的平衡点,我们已经能够用学习的心态看待不一样的教育理念,我们已经越来越回归教育的本质—尊重和满足个性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就是这样一所不仅仅有分数的学校——愿意为了学生做不同的尝试,可以给教师提供宽松的氛围,允许不同的理想共同存在。

我们希望每一节课、每一分钟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是自信和快乐的。地理自主研修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非传统的学习环境,符合地理学科的专业特点,符合青少年认知特征,充分满足高素质学生自主研修的需求。

1.设计原则—回归教育本质,为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能够满足地理教学的要求,方便学生熟悉与操作常规地理仪器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学会运用地球仪和数字星球系统来定位并获取有关人、区域和环境的信息;学会构建地图;学会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图标来呈现地图和图表中的数据;学会使用遥感影像和其他资料进行学习,学会使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动态变化信息,掌握运用3S技术处理呈现和分析地理证据,了解如何创建虚拟的三维地理空间环境分析地理问题。

(1)实现素质教育和应试课堂的完美结合

我们希望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个性,带每一个青春到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我们也肩负着为祖国选拔人才,完成高考的任务。从长远来看,这两个目标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为主导,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前沿的科学信息,及时将最新的成果纳入教学过程。

我们希望在地理自主研修室,学生可以“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饱览”世界的精彩,甚至“遨游”无边无际的宇宙。我们也希望在地理自主研修室里,学生能够潜心攻克枯燥的理论、复杂的计算、精密的测量等。

(2)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真正的平等自由

平等自由是张扬个性的前提,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在地理自主研修室,没有讲台,学生可以操控每一个仪器,空间上只有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没有角色的固定区域。学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群来进行学习,可以师生共同探讨,也可以没有教师。教师可以是引领者,也可以是服务生。

在地理自主研修室,由传统媒体与技术支持下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向依托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发展式教学模式。

(3)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情境

每一个教师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的内容也受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因而我们的期望是在地理自主研修室,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在广阔的知识海洋和深奥的理论研究中找到乐趣。

我们的地理自主研修室可以满足实际教学,满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兴趣小组活动等,更重要的是满足个性化的地理学习,为学生提供指导和专业的氛围。

2.设计思路—回归地理本质,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

地理就在身边,地理贴近生活,地理是有用的,地理是有趣的。在中学阶段,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文理兼跨,领域广泛。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地理自主研修室的设计上做了简单的分区尝试,即打破传统地理教室的单一展示功能,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地理教学环境,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等不同学习需要,突出学科前沿及教育特点,突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相结合的特点。

一般的地理教室功能区划分为:教学演示区、学习活动区、教学具陈列区、地理信息展示区、地理习作展示区、地理书刊区、地理网络学习区等。而我们的地理自主研修室最初设计的思路是按照地理学科模块划分为自然地理区域、人文地理区域和区域地理区域。

(1)自然地理区

自然地理自主研修区以数字星球系统为核心,五大要素标本模型展示为辅助,帮助学生自主探究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图1所示)。

北京中教启星数字星球系统是信息时代的教学仪器,可以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单体数字化教学仪器。通过三维图像处理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转变为球面图像,结合精密光学技术,瞬间展示于数字化球星投影屏幕上,动态立体地再现自然科学的现象与过程,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观念、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激发学习兴趣。

图1

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部分矿物、岩石、土壤、地形地貌等标本和模型(如图2所示),方便学生更直观和深入理解课内外知识。

图2

(2)人文地理区

广泛阅读是社会科学学习积累的有效途径。人文地理部分的资料既有经典理论书籍,又有时代性很强的杂志和音像资料。地理自主研修室设有电子阅读、传统阅读、录像视频赏析三个区域,我们尽可能积累丰富的相关资源,方便学生自主阅读和借阅。

(3)区域地理区

区域地理的学习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地理自主研修室配备有中国和世界语音立体地形图。这套语音立体地形图以公开版地形地图为基础底图,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实现政区图和地形图的完美统一。同时,其设计新颖,高程精确,只能点读,无线信号传输,实现了基础地图的规范化、制造模具的精确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视听内容的拓展化,除了可以了解世界和中国基本政区和地形外,还具有国情教育、世界自然地理环境教育的作用。

地图制作也是培养区域地理兴趣的良好方法,所以地理自主研修室设有绘图区域。这里设备简单,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范围由大到小,内容由简到繁,逐步展开,满足徒手地图制作爱好者的兴趣,弥补区域地理知识薄弱学生的不足。区域地理区如图3所示。

图3

二、地理自主研修室的应用现状

1.补充实际教学

自然地理区部分目前以数字地球为核心,帮助学生理解和研究宇宙空间知识、地球运动知识和各种地理要素的全球性分布展示,如大气环流、洋流等。

数字星球系统的课程资源日益丰富,其立体动态的展示方式拉近了学生和学科知识的距离,将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概念,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扩大课堂容量,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字地球对于空间构建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我们更希望引导他们尝试制作相关课件来提高动手能力和帮助其他同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满足兴趣小组活动

目前开设两门校本选修课程“徒手地图绘制”和“地理专题纪录片赏析”,充分地利用了教室绘图区域和视频资料,延伸了课堂知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在轻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中感受地理的魅力。

校本课程“徒手地图绘制”内容简介: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绘制地图是熟悉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最有效方法。该课程通过讲授绘图方法,指导学生绘制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世界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分区图以及中国全图和中国政区、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地图。

校本课程“地理专题纪录片赏析”内容简介:通过观赏近年来由BBC、美国国家地理频道、CCTV等媒体拍摄的地理类高清纪录片,共同探讨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变迁,并通过视频直观了解高中地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

三、地理自主研修室的应用展望

1.硬件

(1)增加实验设备

实践和应用是地理教学亟待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切实加强这一环节。在实施地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探究)性课程的过程中,地理专用教室具有落实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演示、地理实验和制作等实践与应用要求的功能,但受到课程设置、空间大小的制约,目前这部分设备欠缺。

(2)逐步完善学习情境

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到岩石圈沉积层的底部,从尚无人类的地质年代到文明繁荣的当今社会;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对象十分丰富,从瞬息万变的大气运动到沧海桑田的地壳运动,从微观的矿物结晶到宏观的地球运动。从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和涉及的对象看,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大的特点,许多教学内容具有“不可见性”。这些特点要求地理专用教室能够提供地理学习情境,具备展示新近地理信息、展示与教学内容同步的相关信息的功能。但是由于积累时间短和资金有限,大量的标本模型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

2.软件

(1)尽可能增加学生自主时间

充分利用好地理自主研修室的最大障碍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图书资料、专业的设备仪器、足够的空间和选择,从图书的利用率来看,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拓展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下,除了组织利用外,学生可以自主安排的时段主要集中在午休、晚自习,少数学生会充分利用课间或者周末时段。

(2)在实践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地理专用教室配备的现代化地理教学设施要为学生创设地理学习的情境,提供获取最新地理信息的条件,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降低对课堂的监控,相反,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态度和把控课堂节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束语

由于处于建设初期和经验有限,目前我们对于地理自主研修室的应用范围还非常有限,应用深度还需要开发。我们希望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地理自主研修室真正成为凸显专业特色的教育平台,为师生学习科研提供良好的场所。

猜你喜欢
研修区域课程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分割区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