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园
摘 要: 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現象。高质量的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构建十分关键,而构建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旅游规划设计方法上是相通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即强化人本主义思想的规划观,以解决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杂乱无章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旅游规划;协调;对策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城市规划与旅游开发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城市旅游规划沿用传统的西方规划模式,缺乏对城市自身特点的研究。因此,充分考虑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整个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总体上的设计和计划。它是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使城市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中系统地、合理地发展,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城市旅游规划是指在调查评价城市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基于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的本质需求,以及当地居民、旅游开发商、当地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需要,形成一定价值判断,确定旅游发展目标规范,并研究其实现途径的动态过程。由于旅游经济活动的特殊关联性,应该将城市旅游发展定位为一种以区域或地方为主体,在旅游产业发展主导下,谋求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的行为过程。应该说,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最终目的并不冲突,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繁荣城市和地区经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只不过其侧重的方面不同。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现状
(一)城市是伴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分工就出现,城市规划是在随后出现。规划师方面,由于现在大多数城市规划师过于借鉴西方的城市规划技术方法,而忽视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技术方法以及城市建筑风格,没有结合区域实际来进行规划技术创新,使得许多区域成为城市规划的千遍一律,导致规划内容呆板,没有多少创新,进而使得城市的旅游发展落后。同时城市规划师“惟技术论,只从美术专业角度入手,对游客的需求及特征了解不多,只从具体地段的研究与空间分割入手,强调一种标准化的设计,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仅凭自己的思想和迎合当地官员的喜好来规划。并且认为城市开发建设只是一种硬性的设施和景观,是土地利用、建筑布局和空间分区规划,往往忽略旅游。因而,是典型的缺乏人文思想与战略,光顾资源重视技术而无市场与经营理念的规划。管理体制方面,城市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抓旅游塑造形象成为官员树政绩的捷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使得领导纷纷插足城市旅游区规划,“领导意志”不可避免地在旅游规划中得到充分反映。官员们往往对某地景观十分钟爱,不管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管辖的区域上请人演绎自己意图,希望"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在这种案件中,出现很多。例如,在玉溪,某地官员就想建小桥流水的景观,还派人去江南考察,他不知道江南雨水多,而玉溪一年都下不了几场大雨,规划一些青砖房屋,最后由于没有达到效果,就不了了之。
(二)在规划理论上,现在城市规划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但这里的人是指城市居民和在城市里工作的人。这一理论在具体的规划中的表现有:设置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时,不仅数量上是按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每人所占份额量计算的,而且设施的位置选择也是完全考虑这些人的使用方便,没有注意到有些设施(如酒店、宾馆等)的使用者大都是城市旅游者而不是城市居民。或者是城市旁边旅游景区仅仅是给游客方便,而本地人去游览就相对不方便。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从居民游憩活动的组织出发,很少考虑游客的使用要求。例如在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依据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有关标准,对城市园林绿地从整体上进行空间布局,不能充分满足城市旅游对于城市景观环境的要求。城市旅游则要求城市具有特色鲜明而富有感召力的城市旅游总体形象,它既是城市自然文化遗产,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科技中心的吸引力,动态、优美的城市环境,又是丰富多彩的城市娱乐活动与设施以及具有竞争力的城市整体形象等多种景观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一般城市在规划中普遍忽视了这一点。在商业区、影剧院、宾馆酒店等设施的布局中,更多的是考虑居民生活、交通组织等,对于游客的使用要求和旅游景点的配套建设考虑不足;在城市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中,往往从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出发,确定相关设施的规模与布局,没有充分考虑和准确估测游客的使用,有时导致因为利用基础资源紧缺,使当地居民反感游客,从而产生冲突。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相互协调因素
(一)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形象是指社会和大众对某一城市的总体看法和评价,是城市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城市形象的评价往往是通过该城市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进行的。城市形象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一种必然的相辅相成关系,城市形象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宣传、促进作用。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城市自身及其所在地区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她在展示城市魅力的同时,更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带动力,并对带动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旅游城市管理者也极为重视其所在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和建设,努力塑造和开发这笔无形的资产,大打城市旅游形象之牌,从而带动包括旅游、交通、服务及其他诸多产业的共同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浪漫之都”巴黎、“音乐之都”维也纳、“赌城”美国拉斯维加斯;而国内就有“购物的天堂”香港、洛阳“千年帝都”、杭州的西湖等等。这些都成为所在城市个性和魅力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旅游产业与城市功能相关性
城市是具有良好的生活、生产和基础设施的人口密集居住区,同时又是一定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集散中心与中转地。市域内的许多城镇,为在市域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充当着短暂停留地、休憩地、中转地、景区接待地等角色,为游客提供旅游途中的一些基本生活与接待服务。特别是飞机场、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是旅游者进入城市的大门,对于整个旅游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容易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效果,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晕轮效应”。必须在这些区域规划旅游者在景观欣赏中所欲得到的体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类型主要包括大型的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新城文化旅游区等。目前,国内已经拥有城市RBD雏形的区域有:北京西单王府井旅游购物一条街、南京夫子庙地段、上海城隍庙和南京路地段、深圳华侨城地段等。城市RBD的旅游休闲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购物与城市休闲两方面。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为培育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提供了协调购物、休闲与旅游之间关系的最佳途径。城市游憩商业区多位于一些古老的文化商业街区或古今韵味均十足的城市商业区,其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商业及娱乐休闲设施、底蕴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及独特的建筑风格为购物旅游者提供了一流的休闲购物氛围;众多的名特优商场、各式各样的文化商业设施及丰富多彩的游憩娱乐活动。城市游憩商业区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独特的休闲场所。在城市游憩商业区你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游憩商业设施:各式餐馆、各式百货商店、地方特色商店、城市公共休闲游憩设施等来满足前来此游憩商业区的城市旅游者广和大市民的多种需求。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协调的改进对策
(一)城市旅游需要城市规划的配合
旅游业是一个大的系统,包括旅游客源地系统、交通系统和旅游目的地系统。城市旅游目的地系统是城市旅游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吸引物、设施、服务三方面。吸引物包括旅游形象、景观系统和旅游地方文化。其中,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吸引物的核心。旅游形象是否鲜明、独特和富有感召力是该地旅游吸引力大小的关键所在。景观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整体风貌、标志景观和代表性区域。设施系统包括基础设施、接待设施购物设施和娱乐设施。服务系统主要是指旅游行业的员工服务和城市居民对于旅游的态度。城市旅游的综合性强,与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密切相关。首先,城市旅游系统的关键是城市旅游形象,而它的确定是以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基础和依据。同时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必须以优美宜人、风格独特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为前提。其次,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城市景观,本身就是城市旅游重要的吸引要素。而且,城市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及城市各项旅游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城市基础设施、接待设施、购物设施和娱乐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城市建设与历史文物保护的关系、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和城市旅游開发的关系,全面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旅游与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当今的时代性特点,创造城市的新文化内涵,塑造当代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要把城市建设(如城市基础设施、历史象征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美食文化街、交通设施、音乐广场、大型公园等)与旅游服务设施(地方特色小吃中心、旅游饭店、旅游娱乐中心、旅游购物中心等)建设和景区(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城市的主题与内涵转变为城市旅游的形象,形成城市文化的整体效应和特色效应。另外,城市实际上已经成为居民与游客“人人共有的城市”,所以城市的规划不仅听取专家的意见,而且也要广泛听取广大市民意见,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居民居住及外地游客游览要求。传统规划偏重城市的物质空间组织,相对忽视旅游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所以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加强旅游规划的理念。
(二)塑造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
城市景观首先应具有区域性、地方性,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是塑造有特色城市景观的基础;同时城市景观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体现了社会群体的文化意识与心理结构,是社会生活各层面在环境中的文化象征物。索尔就曾指出:“城市景观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长期选择优化的结果”。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是相互的,文化不仅通过景观来反映,而且还改变着景观。文化与景观在一个反馈环中相互影响。城市景观反映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形成文化景观的那些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值得指出的是,景观的文化背景虽然客观存在,但城市景观的文化意义却是由人们的感知来塑造的,并且不同时代人们的认识、美学准则和信念不同,从而使不同时代背景的人对同一城市景观产生不同的印象,得出城市景观具有物质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的结论。城市景观应在传统与流行、全球化与地域化、高雅与世俗等尺度上找到合适的定位,塑造其文化内涵,使城市景观不仅成为市民眼中漂亮的建筑,更成为旅客心中向往的天堂。
城市景观的文化个性越鲜明,主题越突出,吸引力就越大。由于城市物质构成要素在历史时间上和构成形态上的差异性,以及历史渊源、地理区位、民族文化特性和功能特点的不同,每座城市都以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为特征,以某一文化内容为代表,以某一建筑为标志,表现出明显的独特性,形成鲜明的城市形象。所以,城市景观开发必须以地方文化特色开发为主导,以文化主题宣传为中心,以文化差异性为引力,以文化的交流为过程,以文化吸收为结果。城市文化主题的定位、主题文化内容策划围绕城市文化主题,紧扣当地文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同时城市文化形象设计(包括城市景观综合形象和城市建筑格调)要符合当地的文化氛围。并且培育特色文化,拓宽文化表现空间,打造旅游文化绝品,提升整座城市文化水准,以灿烂的文化、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美丽的自然风景,向游客展示城市文化的神秘和魅力,让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感受文化气息和享受文化氛围,获得最大的精神愉悦。
(三)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空间整体化
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在空间上考虑的是基础设施的利用,城市与旅游的服务设施成分包含一系列基础服务设施,如:住宿业、各式餐馆、零售商店或其他任何以旅游者为主要服务目的的服务设施等。这些是城市旅游空间主要成分。城市旅游景点之间的是由公路连接。道路既代表城市交通线,也代表各景区交通线大致的长度及客源的流向,对这个城市旅游空间尺度上的各种旅游行为的充分了解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城市旅游动态。同时加强城市旅游空间尺度上的研究对探索城市旅游空间的构成、城市旅游空间的竞争与合作方式及如何调整与管理城市旅游的局部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城市,尤其是大都市,除了它应该拥有与它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城市基础功能之外,它在整个空间系统中还充当旅游门户的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旅游集散地的作用。作为旅游出入口通道的城市在空间被认为是旅游者进出区域空间的主要进出点。门户城市通常充当其从属区域与外界的连接作用并能有能力控制该区域的人、物流。门户城市通常位于拥有不同产品类型的区域连接点上。从旅游的范畴我们应该重视看待门户城市的作用,比如门户城市中旅游中间商在连接城市与国内外的游客及向周边区域输送客源的作用,这对从整体上了解城市旅游空间非常重要。城市作为交通集散地的功能对推动该区域的旅游发展,尤其是对该集散地城市所处的城市群整体旅游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协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规划——开发——再规划——再开发的不断实践上升过程。其理论和方法、必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只有依托城市独特的资源条件,注重城市“人-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坚持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开发实行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准则,真正体现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一体化,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走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魏小安.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J〕.旅游学刊,2001,(6):8-12.
[2] 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 吴承照.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2. [4]王旭科.试论旅游规划运行机制的优化[J].北京:旅游学刊,2004,19(6):47-52.
[5]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6] 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7]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9. 18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