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定
内容摘要: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可以体会到作者洞察人生的深刻哲理,感受到作者善良的人性,振奋于作者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呐喊。所以,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其实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教师积极创设的条件来使学生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陶冶,唤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关键词:诗歌 创作冲动 传统
1998年,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杨叔子院士发表的《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论文,在海内外教育界和诗词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大学要推广,中学又何尝不要还诗词教学以生命?现在中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的诗歌教学的被动僵化的局面是令人堪忧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要让他们体会到那些字面下的精神,感受古老文化的伟大秘密,只是放在书架上瞻仰是不够的。我们难以做到名篇与学生“零距离”,但是,可以努力通过类似的活动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缩短这个距离,至少使学生不必仰望,越仰越高,越望越遥远。“温柔敦厚是诗教”,诗是有生命的,宏扬传统文化,我们恰恰要用创新给传统带来新的生命。
一.以学会欣赏引发创作冲动
诗歌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它在内容上最具有心灵性,形式上最富有审美意味,是文学的精华和灵魂。它为人类提供了-个美丽的精神家园,是人的高尚的精神伴侣,在文学审美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诗教是什么?诗教是通过对优秀诗文的传承,发挥其陶冶功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实现“温柔敦厚而不愚”(见《礼记》)的教育效果。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努力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人,而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必然有赖于诗教的潜移默化。我们与其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教,不如引导他们步入诗歌的殿堂。当我们与学生流连于感情丰富、含义隽永的诗歌当中,一起轻叩一个个不朽的诗魂,能不满含崇敬的、感激的、赞叹的热泪么?能不虔诚地接过先人留下的珍珠一样香花一样水晶一样纯真的馈赠么?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喜欢诗歌,热爱读诗,尝试写诗。让学生学会诗意地赏鉴优秀的诗歌作品,让他们在美好的情怀中舒缓身心、陶冶情操、修养品格。
比如,我们在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时,无锡市东林中学的一位老师采用的是水墨山水的背景,一位游子身穿马褂,正告别亲人,登上乌篷船,在桨声欸乃中渐行渐远,这些都是远景,画面伴着悠扬的背景音乐,老师范读声起……诗歌有跌宕起伏的旋律,有韵律优美的节奏,有层次鲜明的色彩,有摇曳生姿的情态,重章叠句,一咏三叹。于是师生在诵读中领会了诗的意境,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几个基本步骤:1.读诗题;2.知作者;3.明背景;4.晓意象;5.通诗意;6.懂诗情。
以《乡愁》为例,一看诗题,略知本诗之意;作者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少小离家老大回”,其思乡在情理之中;背景为大陆与台湾母子同体却一水相隔势比鸿沟;意象很清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且在四个意象之前冠以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再综合上述几步,不难领会诗意,通晓诗情,诗人的家国之思跃然纸上,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那么,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历许多的事,也会产生种种的思想感情,我们是不是也能通过一两个意象,将我们的感情具体地显现呢?
二.循序渐进,敢于以“诗言志”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是学生去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写出好诗,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悟。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因为生活经历,尤其是感情经历,是影响着学习效果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而诗歌是生活的浓缩,是生活的结晶,是生活中灵感的闪现、情感的迸发,表情达意,比较简洁得体;言谈举止,比较高雅宜人。这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这是通过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所体现出来的,这是师生双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对文本进行想象、体验、思考、理解、内化等一系列活动,是在获得文本的精神和言语智慧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情味。有了这一颗诗心,学生就能发现自己也是“诗心未泯”的,就可以借助诗歌语言,透过字里行间,表达内心感情世界。
然而,语文教材所选诗歌一是经典古诗词,而古诗词因其写作要求太高,难以仿作,充其量写出打油诗;现代诗作一是选择外国诗歌,虽是经典,但毕竟是译作,加之无论时代还是背景离学生太远,故学生难以理解太多,也就不能吃透精髓;选取的中国新诗大多是五四时期的诗作,或是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开始时期的诗作(朦胧诗多一些),中学生鲜有生活体验,难以产生共鸣因而也就难以产生阅读兴趣,更难谈创作兴趣。
教材中也鲜有关于诗歌创作的相对系统的知识,要讲也是根据教师喜好或教师对诗歌的了解程度及个人功底,作为学生兴趣补充讲之;更重要的是大小考试不会考到诗歌创作,前几年曾有省市中高考作文允许写诗歌,并产生了满分诗作(但非议很多),近两年来几乎销声匿迹,缘于诗歌不好评分,异议众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难以有统一标准。顶多会不疼不痒地考到诗歌欣赏,而所谓欣赏不过是出一两道选择题或对经典诗句作一两句老师已经讲烂了所谓赏析。如此,老师自然不会多讲,学生也懒得去写,何况,很多语文老师对于诗歌也不甚了了(当然,并非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首先是诗人)。
仅仅从韵方面来构件诗歌并不能达到“诗言志”的目的,反而会陷入结构主义的形式化的误区。学生能从他们较为单纯的心灵去观察这个世界,而一开始作诗便成了“带着脚拷跳舞”的出生牛犊。老师应从大的范围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文学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学生的感性成分也许会偏重些。但是要把握好这种纯真的感性而不是把它扼杀在摇篮里。由于现代诗歌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脱离得很远,学生在中学时被唤醒的“诗”的意识,对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endprint
北大著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因此,我采用的手法首先是拿出自己的“下水诗”,诱导学生跟进。
上第一次学写现代诗的课,课上我拿出一首小诗《眉月》:一弯眉月/若明若暗/在墨色的云中漂浮/没有星作伴//我说眉月/是船是帆/有光明的远方目标/何用风鼓浪//
并告知学生,这是我初中时有感而发所作,学生就有几个被调动起来,心痒痒的,但大多数孩子仍然持观望态度,认为自己水平未到。这也是我在备课时预料到的,于是,我又晒出一首小诗:《童年》: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房子上的烟/让我想起了/童年/美丽的花儿/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欢乐//啊/童年是空中/飘荡的白云/童年是可爱的/花蝴蝶
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小诗好吗?喜欢它吗?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挺好,童趣盎然,挺喜欢的。随即我又问,你觉得这首诗是什么人写的呢?你觉得你能写出来吗?学生有些纳闷儿,纷纷看着我,我告诉他们,这是我女儿二年级时写的,当时有的字不会写,还用拼音代替的呢。大家顿时一片哗然,我趁热打铁,这首小诗很一般,只不过是作者到农村奶奶家去时所见所感,有感而发而已,你们已经是中学生,平时一定也所见多多,感想多多,好好组织一下,用一两个意象来表达你的感情吧。正好我们正是春游归来,不妨就选取春游野生动物园时所见所闻来试试水。
于是,同学们纷纷拿起笔,试着开始创作。完成后,我挑选了几首晒出来:姚雨的《蛇》:蛇被放在餐桌上/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暖暖的阳光照在/它的尸骸上/折射出一种悲怆//蛇的血液冰冷/也不知道/人的血液是否/也冰冷如蛇//陈浩的《马》:苍茫平原/浩瀚无边/踏着尘埃/驰骋世间//疾如流星/快如闪电/奔腾万里/欲上青天//勒上马嚼/披上鞍鞯/钉上蹄铁/听从人言//戴上金链/扎起鬣辫/忍着长鞭/不敢埋怨//引天嘶鸣/长叹/难道命该如此/低头/只因心向人间//
我适时又亮出一首下水诗作《一树桃花》:我是那一树桃花/长在贫瘠的石下/一小抔黄土/滋养我生根发芽/虽然多石少土/尽管霜冷风寒/风把我带到这里/这里就是我温暖的家/纵然孤寂/哪怕凄清/当鸟儿带来春的消息/我就要开出绚烂的花//我是那一树桃花/虽然身躯矮小/可我站在高山之上/衣袂当风/我可以放声歌唱/亲爱的/当你闻到那淡淡的花香/便是我的歌声/婉转而悠扬//
几首小诗一下子让同学们找到了感觉,也兴奋起来,也为我以后开设诗歌鉴赏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培养学生的诗歌兴趣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出几个诗人,也不是要在中考中都来写诗填词。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诗歌使人巧慧……”学生创作的热情来自对诗歌的鉴赏力的提高,而诗歌的创作又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诗歌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加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教材中的诗歌,有相当数量的名家名篇,多是作者感情和心血的结晶,有些甚至是作者生命的绝唱。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可以体会到作者洞察人生的深刻哲理,感受到作者善良的人性,振奋于作者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呐喊。所以,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其实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教师积极创设的条件来使学生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陶冶,唤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滨江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