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燊
内容摘要:利昂与拉尔夫分别代表了唐人街华人和郊区华人两个不同的群体。两人同属任璧莲所定义的美国人的范畴内,其经历亦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命运却大为迥异。通过分析原因,笔者提出,华裔移民要想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既取决于华人本身的努力,也取决于主流群体能否公正对待华人。
关键词:华裔移民 主流社会 典型的美国人 种族歧视
一.引言
在《典型的美国佬》一书中,任璧莲对何谓美国人提出了新的定义,即“典型美国人的标志就是对身份的困惑”(张欣,97),她笔下的拉尔夫一家便是典型的美国人。而伍慧明在其作品《骨》中所创造的华裔形象利昂,在移民美国后一直徘徊在中美文化的大门之外,同样忍受着身份的迷失与困惑。因此,利昂也当属任璧莲所定义的美国人的范畴内。由于在美华人的贫富差距较大,“美国华人社区边分化为两个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郊区华人(定居于环境优雅的郊区的中上阶级华人)与唐人街华人(住在拥挤的市区贫民窟的贫穷华人)”(尹晓煌,223)。拉尔夫与利昂便分别代表了这两个不同的群体。两人同为四十年代进入美国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其经历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命运却大为迥异。
二.相似经历
两人都是年少时怀揣对美好前程的憧憬踏入美国的。利昂从一开始便打定主意,要在美国赚笔钱。拉尔夫的美国梦则有两个。第一个学业梦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懵懵懂懂来到美国,发誓要努力学习。几经周折,他终于取得梦寐以求的学位及终身教职,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将其搁置,开始了创业致富的美国梦。事实上白手起家才是他发自内心想要追逐的梦想。学业有成更多的是实现父母的夙愿,取得博士学位证书,最大的目的是把它送到父亲手上。因此,两人都怀有在美国发财致富的热切渴望。两人也同样尝试开店,最终却都由于合伙人的坑骗导致失败。
其次,两人都自觉地采用英文名字。“尤金泰在一有可能的时候就改回了他原来的名字,但利昂却一直都没再改名。”(伍慧明,7)拉尔夫到美国不久即有了英文名,从此便一直以拉尔夫自居。摒弃中文名而坚持用英文名,暗示了他们入乡随俗,乃至融入美国社会的尝试。
再者,两人在美国同样遭遇身份问题。利昂是顶着“契纸儿子”的身份进入美国的, “一旦成为契纸儿子,他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而他原本的自己也就随之永远地消失了。”(陆薇,220)利昂想要迷惑当局,最终却自己也搞不清哪个是自己真实的身份哪个是虚假的。拉尔夫虽是堂堂正正地以留学生的身份出国留学,却由于疏忽大意忘了更新签证,陷入了一个“无身份”的非法移民困境,只好东躲西藏,四处搬家。
此外,他们的婚姻也并不美满。两对夫妇都不是基于爱情,而是出于生活的需要与便利而结合的。婚后和海伦分别出轨,给丈夫蒙羞。在家庭生活中,丈夫的威严和地位都受到挑战。利昂常年出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缺席状态。家中的一切事物基本上都是妈在操持,甚至梁爷爷的丧事也是妈一手操办的。拉尔夫虽然竭力维护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但“面对住房条件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水管、屋顶、暖气以及墙壁裂缝等,拉尔夫只会抱怨或摇头,而在失学或失业的时候他只会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和睡觉。显然,他在无意中以渐渐放弃了自己对张家的责任和控制权”(甘振翎,80)。
两人也都曾经经历过与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利昂的二女儿安娜跳楼身亡,从此阴阳相隔。拉尔夫则由于愤怒失控将姐姐特雷莎撞得昏迷不醒。
三.区别及原因
两人在美国的经历虽然颇为相似,但境况却大不一样。利昂始终“被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之外”(尹晓煌,223)。他拼命地工作,努力地付出,却从没有机会去将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也一直得不到幸福,得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我们不需要你”(伍慧明,53)。以致他最终发出控诉:“‘美国,他怒吼道,‘这个说谎的国家!”(伍慧明,96)拉尔夫则较为成功地融入主流社会。他拥有体面的工作、房子、车子,并且敢于放弃已有的工作,像白人一样去实践自己的美国梦。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四:
1.地域背景
利昂来自广东,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早已深深扎根于他心中。由于家境贫困,他是作为苦力进入美国的。到了美国后,利昂一直居住在旧金山唐人街。唐人街是“以自己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凝结成一个强有力的社区;既被隔离、排斥于主流社会之外;又自我隔离、自我保护,形成了两种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群体相互交往而又难以相互沟通的生活区域。”(吴前进,68)简而言之,唐人街是“一个中国广东农村社会在异域的缩影和移植”(吴前进,59)。因此,虽然身处美国,利昂接触更多的是唐人街中的华人,更多地沉浸于唐人街所呈现出中国文化意识形态中。换句话说,唐人街相对封闭的状态虽然为利昂的生存提供保障,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他与主流社会的隔阂。
而拉尔夫则是来自上海附近的一个小城镇,镇上有姑娘哼着西方的情歌,有修道院,有棒球场,这些西方文明的产物使得拉尔夫对西方社会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其日后成功融入美国文化埋下伏笔。离开家乡后,拉尔夫居住在东部纽约,周围华人较少,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是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及美国的风土人情,有利于他与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和对话。
2.教育背景
利昂在中国没受过什么教育,文化水平低下,不懂技术,到了美国才学会第一个单词。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他的英语水平仍及其有限,他告诉女儿莱拉:“人们总是告诉我,我的英文说得不好。”(伍慧明,52)而莱拉也不得不承认,“听到利昂说英文简直让我痛苦不堪”(伍慧明,52)。此外,利昂对美国社会及其文化的了解也不多,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在他口中竟成了“自由自在的女神仙”(伍慧明,8)。语言与文化的障碍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藩篱,将利昂与美国社会隔开了。
“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之前,美国推行文化‘熔炉的同化模式,倡导美国本土主义运动,提出移民及其后代可以成为美国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条件是他们经过正确的教育、训练和一个过程后达到了成为美国公民的标准”(张欣,97)。这意味着对于华裔移民来说,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取得一定的成功,才能在以白人为中心的美国社会得到某种认可。拉尔夫是以留学生的身份出国的,较之利昂,他在国内已经受过较高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他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初到美国时,他仅会“说几句英语,但却不能对话”(任璧莲,9)。几年之后,他不仅能流利使用英语,而且有了英语思维。他刻苦好学,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了一名大学教授,有了终身教职,而且“从永久居民变成了公民”(任璧莲,129)。这些都意味着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美国社会的认可。endprint
3.移民心态
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许多华人移民的基本心态是“以旅居者的身份而非定居者的姿态来到异邦”(吴前进,71),希望在美国挣笔钱后衣锦还乡,与亲人团圆。美国只是个工作赚钱的地方,中国才是他们的家。利昂便是持这种想法。他除了赚钱养家,还在积攒一笔“回中国基金”,以求有朝一日落叶归根。这种过客的心态使得利昂之类的华人移民不想真正成为美国的组成部分,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美国社会生活中,自然也难以得到主流社会的接纳。
拉尔夫最初也是抱着学成归国的想法,但随着局势的变幻,他不再执着于回国了,“他已经把自己交给了这个国家——美国”(任璧莲,44)。即使拿到了博士学位,也只是遥远地感谢父母的帮助,再无回国的念头了。正是这种定居者的心态,使得拉尔夫迅速地接受了美国消费社会的价值观,幻想着想本土美国人一样白手起家、发财致富,通过经济上获得一定的成功来赢取主流社会的认可。
4.种族歧视
自利昂踏入美国以来,种族歧视便如梦魇般纠缠着他。他勤劳肯干,但参军、找工作、找房子,通通被拒;只能出海工作,同时干各种各样的零活。同时,作为“契纸儿子”,利昂被迫“在以后的一生中永远不说真话(否则会有被遣返的危险),要终生忍受种族歧视与排斥而缄口不语”(陆薇,220)。种族歧视与排斥使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事虎头蛇尾。他心有余悸地对妈说:“你就住在唐人街里;这儿很安全。根本不明白外面的世界里完全不同的”(伍慧明,170)。种族歧视不仅扭曲了他的性格,更在他心中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使他被迫将自己封闭起来,无法坦然地面对白人社会。
相比之下,拉尔夫显得颇为成功。他最终成了一个典型的美国人,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即便如此,他也同样逃脱不了主流社会的歧视。作为大学教授,拉尔夫在学校里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尊敬,但一旦离开他熟悉的领域,却也同样无端遭到歧视。当张家人去棒球场看比赛时,“人们谩骂他们,让他们回到洗衣店去”(任璧莲,134)。因此,不管华人移民在美国取得多大的成就,“由于黄皮肤、黑头发的种族特征,他们并不被接纳为‘美国人”(吴前进,94)。在白人眼中,华人都被固定在唐人街洗衣店里的洗衣工或中国餐馆里的厨子之类的刻板印象中。“错误的人种”成为华人难以跨越的种族屏障。“无论他们多么主动参与同化文化的接触,他们仍然与异文化的主体隔膜”(吴前进,109)。只是相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华人来说,拉尔夫之类的“住宅区华人”受到的歧视相对少一些罢了。
四.结论
利昂和拉尔夫非常凑巧地有着诸多相似的经历,但一个在美国社会处处被拒,一个则基本上获得白人世界的认可。通过分析其原因,笔者得出结论,华裔移民要想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既取决于华人本身的努力,也取决于主流群体能否公正对待华人。
对于华裔移民而言,提高自身文化知识素质,了解美国的语言文化,才有助于融入美国社会。此外,“唐人街模式所造成的种族隔膜与误解,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中美两国人民有益的文化交往,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和改造。”(吴前进,77)。的确,旧唐人街的落后与隔离的状态亟需得到改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华裔儿女必须勇敢地走出唐人街,才能打破种族屏障。
美国主流社会则应当摒弃种族歧视,不以肤色作为分界线,公正平等地对待华裔移民,正视他们为美国做出的贡献,承认他们在美国的地位与权利。
总而言之,华人能否完全融入美国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既取决于美国社会更大程度的进步与民主,增进种族和谐,赋予华人更多机会,也取决于华人如何提高自身文化心理素质,吸纳美国文化,进行积极的适应与变迁”(吴前进,127)。
参考文献
[1]甘振翎.《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家”和两性关系.福州大学学报,2007(3).
[2]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
[3]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王光林,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徐颖果, 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伍慧明.骨.陆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6]吴前进.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7]张欣.谁是典型美国人?——兼评任璧莲小说《典型美国人》.名作欣赏, 2008(8).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