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俄语阶段性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

2014-10-14 14:17王蓓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王蓓

摘 要:由于汉语和俄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所以两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学生大多是从升入大学以后才开始接触俄语的,所以这些客观原因对教师的零起点俄语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在厌学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何拓展学生的外语思维?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游戏教学法对不同阶段的教学所能提供辅助作用。

关键词:激趣性游戏;合作性游戏;拓展性游戏

由于汉语和俄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俄语时难度偏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采用过于严肃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而应在活泼愉悦的环境中去讲授。过于严肃不仅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还会打击学生的求学欲望。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利用游戏教学法贯穿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一般情况下,游戏教学法中使用的教学游戏大致可分为三类:激趣性游戏、合作性游戏和拓展性游戏,分别适用于不同层面的教学。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的控制度,因为往往在游戏教学中经常会走向“只顾玩没有学”的误区,一定要设定好游戏的规则、时间和难易程度。

一、激趣性游戏在初级教学阶段的使用

在俄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师应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产生明确的学习愿望和动机。例如,在俄语字母和音节的学习中进行颤音练习。为了减轻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挫败感,我们采用了激趣性的游戏,一方面给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不仅减轻了学生初学的心理负担,还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如,在“我读你猜”中,教师首先用课件准备好上节课所学的音节组合,把学生平均分成N组。每组先请出一位学生来任意读出课件中的一个音节,同组另一名学生则根据队友的发音来找相应的音节。教师当裁判,在规定时间内哪组找出正确的音节最多该组获胜。这款游戏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灵活掌握俄语字母的发音和元辅音的搭配。

如,在“图片识字”的教学游戏中,教师需要准备好已学过的俄语单词图片,学生“一条龙”式读出图片上的单词并说出它的汉语意思和该名词的性。这款游戏不仅能练习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还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知识。

以上两款游戏只适合初学阶段,内容相对简单好操作,不仅不会打消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还会在游戏的激发下提高俄语学习的兴趣。总之,学习必须为培养兴趣这一目的而服务,学习只是暂时的,而兴趣必须是终生不渝的。

二、合作性游戏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影响国内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说俄语的大环境。我们在课堂上学的一些情景对话或有关生活题材的内容因为缺少语境去锻炼这些会话技能,从中所学的单词、词组搭配和语法结构等慢慢被淡忘。为了弥补好这一缺陷,我们试着选用一些合作性的教学游戏。合作性游戏也就是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相互合作,在合作性游戏的评判中不是个人而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出来的。

在第二、三學期的教学中,我们试用的游戏有“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对话猜词”。在这一类的游戏中首先仍是把班级里的学生平均分成N组,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应组数的单词卡片,此类卡片多为能在学生口语能力范围内解释清楚的单词。游戏规则是每一组派一名同学作为猜词成员,其他排队站好的组员依次将自己手中卡片上的单词解释给猜词的同学,提到卡片上的单词不得分。时间限制在2~3分钟,不宜太长。

“场景模拟”是一个能让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游戏。教师给出几个场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角色扮演、编辑内容、组织台词、准备道具等。在“场景模拟”游戏中不仅能让学生把课本上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来加强语言的使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学生不仅喜欢合作性的游戏,乐于参加到游戏中,而且通过合作性的游戏,外语的使用率和口语的表达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三、拓展性游戏培养外语思维能力

拓展类的教学游戏适用于已经有了一定俄语基础的学生中。拓展性游戏能锻炼学生的外语思维,在教学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教学游戏当属“单词拓展”。简单介绍就是由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短句→短句中添加修饰词→以该句为起点学生“一条龙”的形式接句子(你能偏离原句)→最后组成一篇前后搭配的小短文。如,这款游戏首先要求教师准备好一个具有拓展性的单词,在游戏中学生能把所学的俄语知识不论新旧应用起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教学游戏,从中培养学生的不同外语能力。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游戏,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琪.课堂游戏的设置在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00(5).

[2]李波.语言游戏是外语教师的好帮手[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2(6).

[3]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