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材建设的缺陷及其对策

2014-10-14 14:17单武雄张海芳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缺陷教材高职

单武雄 张海芳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教材建设存在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来理顺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关系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材;缺陷;对策

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三教”(教师、教室、教材)之一,是学校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做好高职学校教材的建设,使之与正兴旺发展的职业教育相适应,是现今教学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的教材建设着重体现在技能应用型上,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而现今高职学校教材建设又存在重编写、重供应、轻研究的现象,不能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教材建设缺乏整体性

目前教学的系统性日趋完整,教材建设也必须紧跟步伐,与教学相适应。但目前一方面教材出版存在重编写、重供应、轻研究的现象,一般主要还是偏重于课程讲授环节的理论型教材,而对实践型环节的教材,如实验实训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工具书的编写重视较少,这样就会与高职教育实践性强的教学要求相违背。另一方面,由于有些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设置不合适,再加上教材本身结构没有包括其应有的内容等,导致不同的课程和教材之间衔接不够。

(二)评价手段缺乏科学性

随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不断深入,能够适应教材改革发展的新教材也越来越多,但教材评价工作显得滞后,各校对新教材的选用没有太多要求,只是系部内部科任教师代表选用教材,主管教学的主任把关,这样就存在着教材信息不敏感、不先进的问题,对新出现的优秀教材,学校没有及时宣传推广和做出要求,出现了一方面新教材没有推广宣传,无人问津,另一方面,科任教师又在翘首盼望着有新教育观和新要求的新教材,更不要说对新的教材作出评价和反馈了。评价不够既是对教材发展的一种阻碍,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三)教材体系缺乏完整性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不丰满,缺乏长久规划系统,教材不能充分地体现各个教育层次,例如,教材有的存在着大专、本科、研究生共用一种教材,明显教材内容也不符合要求,教材是以适应平均水平而编写的,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四)专业教材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一些热门专业或基础教材版本多,内容同质化,质量下降。据调查,全国284所抽样院校使用的一种《高等数学》就有256个品种。教材版本多,内容雷同、同质化也较突出。另一方面,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或新兴专业极其缺乏相应的教材,出版社也由于一些利益原因不愿对这些教材出版发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是理、实一体化过程、校企合作基地、工学结合形式,突显了较强的实践运用性和可操作动手能力性,而这些具有特色的高职教材在市场上鲜见,只能依靠专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编写这类教材予以补充。

(五)教材选用缺乏严肃性

在当今的学校教材选用模式中,授课教师的自主性大,由于经济目的的驱使,可能会导致包销(自产自销)和用书唯亲的情感现象,学生的利益和教学目标没有保证。由于某些出版社诸多的人情、回扣、职称、包销教材等不符合要求的教材大行其道,教材评价和教材管理监督没有及时跟上,缺乏监督和管理教材的监管作用,这样导致一些好的教材,像国家和省级精品教材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推广和使用,阻碍了高职对优秀教材的普遍推广和使用。不优秀的教材不但会误人子弟,还会影响学习的兴趣和对学科的认知程度。

二、高职教材建设的对策

(一)理顺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关系

教材不应狭义地理解为纸质的一本教科书,还应该包括教学视频材料、练习拓展册、教师辅助讲义等。在教材、课程建设环节中,教材建设是应该依附于课程建设的,不是单独的纸质教材就能用来进行教材建设的。教材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课程建设,纸质教科书只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才建设,应减少只为完成科研任务而进行教材建设的现象。

(二)重视高职专业教材的平衡性

高职专业教材的平衡发展,是处在社会的分工和学科分类的不断运动中,只有紧跟高职专业综合发展平衡的方案,才能科学地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因此,专业设置要科学,专业教材内容更要准确,才能实施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带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做合一学习模式和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以行动导向编寫与专业技能要求相适应的教材,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领导负责指导教材建设

一方面要建立编写的基本原则、评价体系。编写教材的原则,从编写教材的许可范围、人员的要求、编写内容、适合的课程、实用性、特点等等都要做好明确规定和相应的评价体系。教师能够参考编写要求,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和需求,并修正、完善教材,依据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评价体系进行审批。只有达到要求的教材才能备选教材库,才能列入课程教学时备选,否则,课堂不流通正式、非正式出版教材。其次,鼓励有资历的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高职院校根据新技术和专业的发展需要来开设课程。对专业的发展,提出部分课程应该改革的指示。根据社会岗位所需的专业人才和专项技能,紧紧结合理论和实践,改革教学理念,在教材科研方面大力支持和奖励。

(四)重视教材评价体系

重视教材评价。对教材使用是否有效果、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和先进等进行评价。建立由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组成的使用人和行家评价体系,保证教材的质量和品牌效应,对发现异常的教材问题,如内容差错、没有针对性和篇幅不合理、编写水平等问题,应立马取缔,并将问题通知公示,将“评价—再建设—再评价—完善”循环整个评价体系。

(五)严把教材选用关

为了保证学校教学水平的质量,应该在教材选用方面严格把关,建立丰富的教材备选书库。一方面要求教师选用教材时必须在教材备选书库中选用,另一方面对优秀教材的样书应多角度、多层次、多特色地更新和展示。用书不能唯亲,凭教材内容和质量备存,舍得多方寻求,本着对人才培养的负责,应从国优、部优、省优教材自动进入样书库并要求教材管理部门跟踪评价、使用效果和评价体系,作好调查记录,杜绝一切不达要求和需要的教材流入课堂。

(六)教材编写缺乏创造新颖性

高职教材建设的目的:选好、编好、用好教材,力求高质量的教材优化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教材一方面在内容上应减少客观绝对理论的编写,这样重理论的编写,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对违背编写原则的,高职教师应在实践中更加注重,要集合产学一体化研究编写教材。纯理论过多不适合现在教学的需要。教材的编写内容应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真实单位工作情境相吻合,并将单位公司的工作过程作为教材的编写素材,使学生对就业工作情景、工作环节、工作过程的要素、企业理念等多面一体化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起衔接铺垫作用,调动学生对现实所需知识的兴趣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体现在编写形式上,形式要多元化,丰富多彩,不但在版面上要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而且在内容表现上要多运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来启发学生,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增强教与学的多元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牢固巩固、掌握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探研知识的趣味性。再者,编写的篇幅要适宜。该详则详,编写篇幅适应教学需求,不需详细的内容应控制在篇幅之内,否则会造成内容冗长、乏味。

参考文献:

姚成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编写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

作者简介:单武雄(1971-),男,湖南省衡东县人,博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职业教育。

张海芳,(1975-),女,湖南永州市人,硕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缺陷教材高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