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俄国对世界油气市场的影响

2014-10-13 13:25刘建国高世宪朱跃中
中国经济报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美欧制裁乌克兰

刘建国 高世宪 朱跃中

自从2013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与欧盟联合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与美国不同,欧盟对俄罗斯油气高度依赖,其在制裁俄罗斯上一直有所顾虑,近期发生的马航MH17的坠落事件,迫使欧盟不得不加强对俄制裁,欧盟明确提出禁止俄罗斯部分国有银行在欧洲资本市场进行长期融资,并限制对俄出口与能源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同时,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禁止俄罗斯过境乌克兰向欧洲输送能源。由于俄罗斯在全球油气出口市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作为欧盟进口油气的重要来源,在冬季来临之际,也拥有很强的反制裁手段,双方的制裁与反制裁角力,不仅影响这三方的能源发展,也将对世界油气市场及其供求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从近期看,对世界油气市场整体供需形势冲击不大

从世界油气市场来看,油气供应格局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除传统石油输出国欧佩克国家之外,俄罗斯、中亚地区,以及拉美地区在国际油气供应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成功应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未来油气供应潜力。供应地的多元化以及较大的供应潜力,使得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油气供应相对充足。在需求端,OECD国家油气消费量较为平稳,新兴经济体油气消费量增长迅速,能源消费重心东移趋势明显。总体来看,世界油气供求大体平衡,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虽然地缘政治因素一直是影响世界油气市场的重要因素,但历史经验还表明,影响未来油气市场的关键因素是供求基本面,单一事件很难扭转总的发展趋势。

从此次美欧对俄制裁来看,由于存在以下几个因素,使得其很难对世界油气市场整体供需形势产生较大冲击。

俄欧之间巨大的油气贸易量,使得双方制裁都很谨慎。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是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俄罗斯58%的天然气和84%原油流向欧盟国家。欧盟国家所需的天然气有近30%来自俄罗斯,其中白俄罗斯、芬兰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高达100%,奥地利、土耳其、波兰、希腊、乌克兰、斯洛伐克、捷克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超过50%,德国、比利时、匈牙利则超过40%,2013年,欧盟就从俄罗斯进口了1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1.7亿吨原油。对俄罗斯油气资源高度依赖的局面使得欧盟在对俄制裁方面一直很谨慎。虽然此次欧盟提出融资和设备技术出口限制,但对常规油气开发网开一面,也是试图减少对欧盟自身的影响。同时,由于俄欧之间的天然气合同多为“照付不议”的长期合约,所以从短期看不会对俄欧之间的天然气贸易造成根本性影响。

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美欧很难彻底与俄罗斯断绝合作。美欧油气企业在俄投资巨大,英国石油公司持有俄罗斯国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20%股份;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等美欧企业均参与俄罗斯远东的萨哈林油气田开发项目;意大利埃尼公司和挪威国油也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北极勘探上有所合作;同时一些美欧油服公司也进入俄罗斯相关领域,提供钻探、油气作业平台建设,以及最新的水力压裂技术。对俄出口能源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已经给这些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加大制裁必将招致俄罗斯实施反制措施,对这些美欧企业也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欧美能源巨头也不可避免地通过相关渠道向本国政府施压,因此制裁的实际成效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乌克兰禁止俄气过境,对俄欧天然气供应影响较小。首先,乌克兰天然气进口需求量大,且高度依赖俄罗斯,约50%天然气来自俄罗斯,2013年进口量为277亿立方米,由于其自身天然气库存不足,到了天然气需求高峰的冬季,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程度更高。从历史经验来看,俄罗斯也数次采取“断供”措施,迫使乌克兰就范。其次,由于欧盟向俄罗斯进口的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需要经过乌克兰,2013年,俄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为860亿立方米,占欧盟天然气消耗总量的15%,所以在禁止俄气过境问题上,欧盟也会不断向乌克兰施压。再次,俄罗斯向欧盟输送的天然气管道一共有11条,其中4条过境乌克兰,即使乌克兰禁止俄气过境或者由于乌克兰境内战乱无法保证管道安全,俄罗斯也可以通过剩余的7条管线保证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

综上所述,由于美欧俄在油气领域紧密合作和高度依赖,能源行业利益密切关联,各方在制裁与反制裁中都比较谨慎,所以从近期看,此次事件很难对国际油气供需产生较大影响。从近期国际石油市场的反应也可以佐证这点,如图1所示,自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国际油价仅出现小幅震荡,在美欧宣布新一轮制裁以后,国际油价甚至出现小幅回落。

从中远期看,将减缓俄罗斯油气进一步的开发力度

2014年初,俄罗斯公布了《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简称《2035战略》),提出了未来能源发展目标,包括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形成石油天然气综合体(即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和加工的综合体系);开发北极地区和俄罗斯北部大陆架的能源资源;建设国内能源基础设施等。同时,俄罗斯还调高了能源出口的增长率预测,从《2030战略》中评估2005—2030年的年平均增长0.5%提高到2010—2035年的年平均增长0.7%。此次战略调整,体现出俄罗斯进一步加大能源开采力度,加强能源出口对于国家经济支撑作用的愿景。但此轮美欧对俄的制裁,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俄罗斯油气的进一步开发力度。

针对金融领域的制裁,使得俄能源企业融资困难。2013年底,俄羅斯外债总额已达6500亿美元,且在2014年内,俄罗斯银行和企业将陆续有约1600亿美元的外债到期。美欧此轮针对俄罗斯大型油气公司、国有银行的金融制裁将使得其进行再融资变得非常困难。美欧新一轮制裁刚公布,俄最大石油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立即向政府请求约420亿美元的支持,以弥补由于美欧限制其进行融资的损失。显然,美欧对俄罗斯有针对性的金融制裁将使《2035战略》中提到的项目遇到很大的资金问题。

针对能源技术和设备领域的制裁,使得俄深海钻井、北极勘探以及页岩油开采面临巨大困难。在近十年,尽管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的能源项目,但俄罗斯能源行业中仍然存在着诸如设备损耗高、能效低、投资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在提高采收率和石油深加工方面也进展缓慢。俄罗斯《2035战略》提出,要扩大能源资产置换,加强在北极海上等风险和复杂项目上的国际合作,2035年前将北极大陆架开采的石油份额增至5%,天然气份额增至10%。显然此举是希望借助国际力量,特别是美欧的最新设备、先进技术以及成熟的管理经验,帮助俄油气领域进一步发展。此轮针对能源技术和设备的制裁,将延缓俄罗斯在北极致密油、海上油气钻探、页岩气开采等高难度领域的开发,为《2035战略》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很大的障碍。

双方进一步的牵制措施将促使国际油气供求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促进俄罗斯加快向亚洲出口油气的步伐。在亚洲,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仍保持积极增长的势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加剧了日本对进口能源的需求;韩国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对外能源依存度。但是,俄罗斯目前对亚太地区的油气供应仍处于较低水平:对亚洲的原油出口仅占其出口总量的20%;天然气则只有萨哈林二期一个LNG项目,每年出口量为1000万吨。

《2035战略》提出,俄罗斯将向亚太地区的能源出口量占俄罗斯总出口份额的比重提高到至少28%,石油和石化产品出口占比将提升至23%,原油和天然气占比分别增至32%和31%。俄罗斯希望将能源出口目标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欧洲市场。

显然,为了应对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俄将加快实施出口多元化与均势战略,加强与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能源合作。而亚洲各国由于本地区能源供不应求,一直在努力尋找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地,特别是中、印、韩三国一定会抓住俄能源领域向亚洲转身的机会,加快、加大与俄罗斯合作。需要指出的是,乌克兰危机之前,日方也一直积极谋求与俄罗斯合作,日本企业在萨哈林一期、二期中分别占有30%和22.5%的权益。但是由于乌克兰危机后,日本紧追美欧步伐,参与对俄制裁,这将对日俄进一步的能源合作带来巨大阻力。尽管如此,俄罗斯与亚洲国家的能源合作将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俄罗斯《2035战略》提出的对亚洲油气出口目标很有可能提前完成。

促使欧盟积极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目前欧盟能源高度依赖俄罗斯,特别是其天然气消费总量中的30%来自俄罗斯。此次乌克兰危机,使得欧盟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显得更加迫切。近年来,欧盟一直致力于能源供应多元化,但是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天然气领域一直无法摆脱对俄的高度依赖。今后一段时期,欧盟必定会进一步加大投资,一方面,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拓展能源供应品种,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主动扩大油气能源供应渠道,加强与中亚、中东、北美等地区国家的合作。在中亚地区,积极加快“纳布科”管道建设;在中东地区,加快与卡塔尔、科威特等国签订液化天然气供应合同,并积极建设LNG接收站;在北美地区,积极促进美国解除油气出口禁令,加强与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油气贸易。通过加强其能源进口多样化渠道,逐渐降低对俄油气的依赖。

加快北美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进程,但仍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使欧盟坚定地与自己站在一起,美国必定会帮助其解决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直接取代俄罗斯对欧盟出口天然气。2007年以来,北美页岩气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从2007年5456亿立方米增长到2013年的6876亿立方米,年增长率为3.9%,并且从2009年开始取代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相对于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其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缓慢,从2007年的6591亿立方米,增长到2013年的7372亿立方米,年增长率仅为1.9%,目前其天然气缺口仅不到500亿立方米。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美国将在2020年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到2035年实现能源独立。

由于天然气开采量及出口终端建设等限制,显然短期内美方无法改变欧洲能源供应格局。但是,从2011年开始,美国就开始批准建设LNG出口码头,到现在为止先后批准了7个大型出口设施,其中6个建在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显然欧洲是其潜在目标市场。除了美国的7个项目,加拿大也批准了7个项目。据预测,美方最早可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口天然气。2013年,美国Henry Hub价格、英国NBP价格和日本LNG进口价格的年平均价格比为1:2.9:4.4,一旦北美天然气进入国际能源出口市场,将凭借巨大的价格优势冲击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目前,俄罗斯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约占1/5的份额,一旦美国天然气出口解禁,俄罗斯在天然气市场的占有量将受到极大的挤压。北美加快液化天然气的出口不仅可以帮助盟友欧盟摆脱对于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也可以冲击俄罗斯在整个天然气市场的份额,从而影响能源收入对于俄罗斯的经济支撑作用,所以美国一定会设法加快北美LNG出口进程。

虽然未来北美LNG出口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是,由于目前美国天然气价格较低,政府鼓励在交通、发电、化工领域使用天然气替代石油和煤炭,这将导致未来美国天然气消费出现相对较高的增长,从而影响可供出口的LNG量。其次,由于页岩气田产量呈现高速衰减的趋势,现阶段的高速增长必将带来后续的产量递减,要填补产量递减甚至保持高速增长需要持续高额的资金投入,因此未来美国国内页岩气产量能否持续高速增长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针对能源领域去美元化的斗争将更加激烈,有望实现区域能源贸易本币结算。俄罗斯在世界油气市场占有重要份额,2013年,俄罗斯出口天然气2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贸易总量的21.8%。出口石油2.35亿吨,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8.5%,但是其在世界油气贸易领域话语权却不大。一直以来,俄罗斯希望通过推进能源贸易实现本币结算,从而增加其在国际能源领域的话语权。此次美欧对俄制裁,也将促使俄罗斯加速推广本国货币的使用范围,促成区域能源贸易去美元化,打击美国利用美元在能源结算中作用的获利,冲击美国在能源领域的话语权。但是,由于现阶段与能源相关的金融交易基本采用美元交易,且从流动性和稳定性来看,美元依然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还很难实现。

但在双边和区域贸易中,有望实现能源贸易本币结算。目前,中国是俄罗斯最首选的能源出口国,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也是俄罗斯摆脱美欧对其制裁的最好出路,在双方能源贸易中实现卢布和人民币直接结算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同样,东北亚地区作为俄罗斯《2035战略》提出的新市场,也将成为其推广能源贸易本币结算的重点区域。在中俄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中国在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贸易过程中实现本币结算也将很快得以落实。

猜你喜欢
美欧制裁乌克兰
本期导读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美对伊制裁引发的风波
欧盟发布贸易统计,中欧贸易增长迅速,逼近美欧贸易
美欧新能源模式之争
制裁与反制:西方与俄罗斯之大博弈
失控的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