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威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目前关于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大多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积极的原因与对策入手,而探讨大学生内部需求动机和把握大学生内在的活动规律的研究很少。文章从科学、人性的制度设计上探讨满足大学生课外活动需求的新视角,在实践上,探索将大学生课外活动纳入制度管理中,目的就是为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高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访谈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维普数据库中查找相关资料,为研究做准备。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6份,有效问卷140份,回收率为97.3%,有效问卷率为93.3%,其中男生92份,女生48份。
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本文需要采集一定数量的个案样本,作为本文的资料来源。共采集个案案例共15个,个案采集对象是武汉体育学院校内,分别在不同时间段于操场参加不同体育项目锻炼的学生;采集时间分别是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此外,在时间通过其他时间深入学生宿舍采集了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个案共20个。
根据问卷调查后spss软件对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本文收集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情况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表1 被调查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情况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达标、增强体质、健美体型、强壮体格、竞技比赛、发展个性、寻求心理平衡、丰富生活情趣、增进了解、提高学习效率等级等。
(1)主管部门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课外体育活动的主管部门认为这是一块管理的空白地带;另一方面,即使有少部分领导和部门意识到学生的课外活动该管,但也很少人专研如何进行有效地管理的问题;此外,因主管部门的权责不明确,也会出现多头管理以及实际工作过程中相互推诿的现象。
(2)学生本身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不强烈。这部分学生群体缺乏自主锻炼的能力和意识,忽视了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的习惯。
(3)课外体育活动经费无法保障。在大型的体育活动中,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在开展课外活动的同时,基本上是通过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资金资助资,资金的渠道不够多元化严重阻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4)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据研究,目前我国的高校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采取极松散型的管理形式,这就造成了措施无力和针对性不强,高校各级的体育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不明确,没有长期性和目的性。
(5)课外体育活动的设施缺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也不利于高校展开课外体育活动。缺少场地器材或锻炼场地远,会导致没有运动氛围,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人本思想的体现有以下三点:
(1)人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制度构建的目的。因此,以高校主体的利益需要为基础,强调人文关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是高校课外活动规章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
(2)在课外体育活动的机制构建中,应该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参与意识,尽量满足学生对锻炼项目、锻炼时间的差异性需要。
(3)以人为本是学校课外活动制度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它确保着高校课外活动规章制度施行过程中的教育性的,以及保持和课外活动目的的达成,并成为高校课外活动制度得以发挥效用的基础。
(1)俱乐部制。体育俱乐部是目前比较流行,它是一种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依托,以具有丰富教学训练经验的教师或教练作为指导顾问,提倡学生自愿参加的一种公益性或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2)运动队制。以运动队带动活动,成立学校、班级体育运动队的形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3)学分制。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安排适当的学分。具体的做法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学会一项体育活动项目并测试技能水平,若考核合格后给予学分,否则有相应的惩罚。
(4)比赛制。课外体育活动以比赛的形式出现。能以学生代表参加班级或是更高级别的比赛,本身就是一种有特长的荣耀,这样也很有利于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找到信心和动力,从而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1)资金引入机制。即在现有单一的资金渠道下,拓展多重资金来源。如向相关融资机构申请、对企业进行招募等。
(2)教师技术指导机制。学校应该放松一些限制,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鼓励有经验和特长的老师开设一些体育特长兴趣班。
(3)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活动成果的评价机制。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动机各不相同,并且每个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爱好都不相同,在学生参加过课外活动之后,学生的活动效果应该建立一种评价机制。我认为这种评价机制应该由以下的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每个学生对整体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满意度,即对学校和班级以及个人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还有同学之间的评价;学校主管部门对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总体把握和评价。
制度 具有规范的作用,同时也对人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也具有一定的鞭策和激励功能,但有的也会过于僵化和保守。因此,在制度设计中,我们以学生为本,在分析不同学生群体需求的基础上,把不同学生的需求纳入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力求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