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4-10-13 12:18张现红李忠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创新能力

张现红+李忠明

内容摘要:在传统应试教育和固有的教学方式深刻影响之下,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从学校、任课教师到学生本人等各层面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流于形式,存在误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活动迫切需要专业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并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创新途径,其中一个非常现实而可行的实现途径便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广大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从事各领域研究的教师和学生均是受益者。本论文试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参与“中国气象人精神境界探析”(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课题)为例,着重分析学生全面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实现途径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质疑精神 创新能力 实现途径 科研实践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对于“创新”和“创新能力”的重视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认真解读的话题。十七大报告用近400字的篇幅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着重指出:在全球形势风云变幻之时,要把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报告认为,创新乃国家发展战略之核心,综合国力飞升之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利好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1]

纵观党的两次重要报告全文,不难发现报告对于“创新”所做的浓墨重彩式的阐释与提倡,也足见国家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之高。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全民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拥有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则是其具体的实现途径,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参与者除了企业本身之外,显然难以缺乏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尤其是担负有教学和学术研究双重职能的高校,其内部科研人员和所培养的各个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必将在国家“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2]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国家科技创新的兴衰”。[3]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后备军,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和大学生本人必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摒弃旧有的教育方式、社会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高校也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积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中去。

一.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在进行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涵盖观察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它完美地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完美地体现了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3]然而,许多高校往往忽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应有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仅仅满足于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这些人才大都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但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质疑精神的缺失导致创新能力的减弱

2010年10月11日,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到访华中农业大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艾伯茨说,《科学》杂志每年会收到1.4万份论文,最后被录用刊发的只占投稿总量的8%,瑞士的论文用稿率最高,而中国论文的拒稿率非常高。拒稿率高的原因是“中国年轻科学家太尊崇前辈,不会批评他们的成果”。[4]他指出,为了发展科学,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中国的年轻一代一定要勇于批评前人。艾伯茨的谈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中国学术界年轻新秀缺少敢于质疑前辈并进行大胆创新的精神,因循守旧之风日盛,创新能力不强,我们曾经不断反问为什么这个时代缺乏诸如钱学森、陈寅恪、钱锺书之类的“大家”,于此个中原因自然不言而喻。反观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后备军重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其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并不乐观。在整个学校体系中,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并未落到实处,沿袭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仍在以不同形式影响着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各个层面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的逆来顺受;在知识的接收方面,学生们已经习惯于被灌输,并机械地接纳、记忆,传授与接纳的整个环节中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循循善诱,缺少学生个体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不要谈在运用与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的认真思考、权衡与质疑。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高校中缺少质疑精神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受高校教育环境、高校现行教学方式、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普遍主动性不强,安于现状,不敢质疑,不敢创新。可喜的是,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我们听到了来自高校决策者、管理层的另一种声音: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16分钟的新生致辞中,要求学生学会质疑,哪怕是质疑学校和校长,2800余字的演讲稿中,“质疑”二字前后共出现82次,他鼓励学生“去质疑曾经的学习目的以及方式”、质疑“权威和先贤”、质疑“常识”……[5]毋庸置疑,质疑精神原本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个人自觉意识和行为,现在却需要高校决策者专门撰文呼吁予以加强,可见我们的质疑精神已经缺失到了何种程度?大学理应是研究学问、勤于创新研究的基地,如果其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质疑精神、缺少创新能力,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如艾伯茨所说:“科学家必须独立思考,有质疑批判精神,要能迎难而上、敢于冒险”[6]一种新的理论、一项新的发现都是建立在科学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因此在中国高校普遍培养科学的质疑精神、确立正确的科学心态势在必行。

(二)对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重视不够,流于形式,存在误区

目前,国内大学生群体创新能力现状令人担忧,其中难免有高校决策层对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重视不够、高校任课教师迫于个人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而无暇顾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式老化陈旧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虚心向学、大胆质疑与创新的欲望降低等诸种原因。尽管很多高校已经高喊着“要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口号,也组织了一些被命名为“创新活动”的活动,其已经存在的所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法有些流于形式或过于陈旧,其可行性和最终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初,刚刚摆脱了高中应试教育方式的束缚,对想象中全新的大学生活有着美妙的憧憬,并普遍怀有强烈的创新欲望,但高校普遍重视不够。目前表面上主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主要是高校团委老师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创新活动的体现形式多为由学校团委牵头组织、以各学院辅导员为指导教师的暑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该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一般在每年的期末考试将近尾声时由学生向所在学院上报社会实践选题,并在假期开始前夕匆忙联系相关实践单位、组成实践小分队,实践活动的形式多为:到农村义务支教、到社区进行义务法律宣传或进行科普知识宣讲、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并打扫卫生、宣讲党的新政策新精神、围绕某专题(诸如环保、港口发展等)到某学生所在家乡的城市进行调查研究,等等。由于高校团委老师、学生辅导员群体本身在具体专业知识、个人综合能力方面的局限性,他们一般不为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单位,仅仅只能做到在活动开始前对活动的形式、一般方法、注意事项、离校后的安全防范等方面加以指导、提醒,以上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通常被冠之以“学生创新活动”,但实质上时间过短(一般短则半天,长则不超过一周)、走过场、形式无太大创新、与专业课知识无任何关联或结合不紧密,学生在普遍得不到真正锻炼的情况下便打道回府,因此导致学生普遍的积极性不太高。当然在此过程中,不乏有个别高校辅导员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特点,充分利用个人或朋友的人脉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些到对口企事业单位锻炼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但因辅导员个人力量有限,其所负责的学生又达到数百之多,仅有的一些机会只能留给本专业能力较强、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每年大规模的全专业假期实践活动中,这些机会难免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其次,高校团委组织的其他层面的创新活动,诸如全校性的科普知识竞赛、学生科技月活动、电子设计竞赛等,往往因为专业性太强、受众范围狭小或者由于组织形式的简单化和缺乏新意,导致参与的学生不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就是全国“挑战杯”大赛,国内高校对于该项赛事的组织都尤为重视,尤其会专门聘请专业的指导教师对某一个具体的学生团队或个人从理论与技能方面进行双重辅导;但这项全国范围的创新性赛事活动只是为数很少的大学生得以参与其中并受益。以上因素直接导致国内高校高质量层面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参与者的小众化、精英化,缺乏广泛参与。

另外,影响高校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由于种种原因,可以投入到构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经费相对较少,一个大胆的创新设想往往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给予积极支持,学生在经费不足的实际问题面前只得采取自费方式,大多数条件不好的学生则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创新计划,转而考虑不需要任何花费或花费很少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我们在前面谈到的暑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简单化、无创意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高校任课教师介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与激励措施

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高校遭遇困难、难以实现良性发展时,我们如何突破瓶颈,进而实现大学生群体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有必要反思既往的工作并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有效实现途径,走出仅仅满足于将学生顺利送出大学校门、谋求一个职业或促使其盲目地继续深造的误区,要力争培养出理论水平过硬、专业基础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一线创新人才。既然高校团委、学生工作人员在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时困难重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以高校任课教师为另一个突破口,考虑以合适的方式促使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构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工作中去?

首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之下,专业课教师尤其是经验不多的年轻教师每天疲于应付紧张而欠合理的教学计划安排,多在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中度过。从而也就导致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发现新的研究视点、拓展研究视野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影响了任课教师学术研究方面的积极性,惰性也逐步增强,无心搞科研、无力搞科研的教师大有人在。但是,作为高校任课教师工作考核组成部分之一的科研考核,促使为数不少的教师为了匆忙应付每年科研工作量而东拼西凑出一篇论文勉强发表,这样的论文往往缺乏创意、含金量不高。任课教师研究视野狭窄、新观点与新视角的欠缺以及科研能力薄弱、创新意识不强,直接导致其很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有益作用,更无法对大学生创新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指导。

当我们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与如何促使教师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两个课题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两个课题其实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本专业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频繁接触、“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产生的深厚师生情感等因素都为任课教师介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了了可能性和极强的可操作性。在长达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接触中,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低估,他们也可以通过日常教学过程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性格爱好、个人潜质、综合能力等方面,有利于任课教师因材施教。

然而,这里也存在一个悖论性的问题:一方面,课堂教学过程密切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然联系,另一方面,现有的课堂教学计划却难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的学术研究也因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愈来愈处于弱势,两种问题的出现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课堂教学的某些弊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但这需要作为另一个课题来专门探讨。

在课堂教学改革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步履维艰时,我们通过成功实践仍然找到了一个教师科研良性发展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得益彰的有效结合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学术研究中去,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吸纳其进入不同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中去;形成以教师为核心的课题组或科研创新团队。高校任课教师可于课堂之上将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的新视角、新见解介绍给同学们,吸纳相关同学参与个人的课题研究,以科研实践代替原来的繁冗、枯燥、乏味的课程作业。在鼓励和吸纳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对相关科学理论的发挥和创新,尤其是注重锻炼学生运用大学积累独立处理某项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明确分工,安排学生从事不同的工作,包括收集资料、分析归纳资料、到社会或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取证等,要引导学生灵活地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相关理论、方法、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去。另外,学生创新活动所需的经费也可以得到最基本的保证。

为了调动广大高校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主动吸纳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浓郁氛围,高校应在任课教师与学生中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一系列的保障体系。

在专门针对学生的激励机制方面,国内某些高校——比如笔者所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开始以“完全学分制”为切入点,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纳入学分制的视野,规定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换算为学分。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出强调“学生参与任课教师科研实践活动”可以获得较高的学分,可以以科研创新活动学分代替部分选修课课程学分;其次,要切实调整大学生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目前,学生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且这个平时成绩也一直基本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学校应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并将科研创新活动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使学生充分重视平时成绩和个人实际能力的提高。

教师激励机制方面,在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大背景下,许多高校已将部分权力下放至各二级学院,因此,学院可以考虑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改革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科研工作考核办法。鉴于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为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将教师积极吸纳本专业学生参与个人教研与科研课题研究、指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部分教学、科研工作量,也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考核的标准之一或作为其晋升职称、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另外,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可以进入学院科研关键岗,其主要任务除了全力搞好个人科研,同时要尽可能地组建以年轻教师、本专业学生为成员的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科研实践活动的客观效果与后续性工作

实践证明,大学生全面参与高校科研实践活动具有显著的客观效果,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和任课教师均是受益者,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高校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之下,尽可能多地利用学生的有效资源,游刃有余、保质保量地开展个人学术研究,使课堂教学与科研活动相辅相成。笔者试以学院教师所承担的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课题“中国气象人精神境界探析”为例,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所带来的双重效果予以解析,并积极探讨该创新能力培养实现途径所应做好的后续性工作。

“中国气象人精神境界探析”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起步之初,积极吸纳了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与设计方向)专业的12名大二学生作为课题研究人员,在12名组员分赴中国西南、东北、东南、西北不同省市之前,课题负责人召集组员,进行集中指导,详细阐述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价值、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开展调研的具体途径。在课题研究前期、中期、后期各个不同阶段,参与的学生普遍热情很高,该课题作为省部级课题,为课题组成员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持,首先在物质基础上确保了本专业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课题负责人为了让学生在调研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在阐明基本研究方式和调研方法之后,只是为四个小组分别开具了一纸简单的校方介绍信,如何联络、如何采访、如何应对调研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等都由学生独立处理。四个小组利用假期时间到相应的气象局、气象预报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在采访中着力分析研究当代气象人的精神境界。远赴全国不同气象部门进行调研、采访的全过程对于12名组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经过前期大量的调查研究、实地采访之后,组员在课题负责人的指导下,对搜集来的资料、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再分析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课题论文。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的积极参与,学生普遍反映,大学期间能够取得参与相关任课教师科研实践活动的机会,将有助于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为个人提前走入社会、接受社会考验并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相关复杂问题做好了充分准备。在针对12名组员的专门回访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利用专业理论知识联系社会实际,进行社会实践,分析、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社会实际问题。调研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社会环境中,没有亲友、师长的任何帮助,学生要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创造性地去解决好某一个问题,这无疑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锻炼。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撰写课题调研报告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摒弃往常的依赖心态,有助于在复杂社会中感悟人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外,课题研究小组以团队形式出现,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这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可以帮助学生告别“死读书”、“读死书”,适时接触社会,了解某些工作的动态、压力,体验社会形势的严峻性,有助于未来就业心态的调整。

对于任课教师来说,积极吸纳本专业学生参与个人学术研究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把学生纳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将对教师科研的有序开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校教师必须兼顾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两方面,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在上述双重任务和压力之下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往往迫于课堂教学压力而忽视科研或无力搞科研,而有效利用学生资源则可以弥补教师在时间、精力方面的诸多欠缺,学生可以在协助教师调研,搜集材料,帮助教师调整研究视角等方面发挥作用。其次,笔者关注到,在学生辅导员与诸多逃课学生的谈话中,学生普遍谈到,对所逃学的相关课程不感兴趣,无法接受现任教师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高校本科学生多为“90后”一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90后”一代在性格、行为、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有着完全不同于以往学生的特点,任课教师需要改变既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以适应学生群体的变化,而不可一味要求数量居多的大学生去被动适应某一个或某些教师,如果我们关注到这个现实问题的话,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大学生逃课”会成为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我们在通过一系列的学生全面参与任课教师科研活动的实践之后,发现平时学生与教师在科研实践活动中的定期接触,有助于加强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教师全面认识学生的个性特征,适时总结出90后大学生的具体特点,可以切实改变个人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从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承认的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学术研究活动、创新活动方面的频繁互动,将大大有利于教师改善个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利于高校全面的课程教学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科研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创新能力实现途径,高校需要做的后续性工作很多,相关的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高校管理者从根本上认识到此种实现途径的可行性和重要性,需要高校教师充分重视并进行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工作。

要在任课教师中形成注意吸纳广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导向。教师申报课题时,要在注意全面衡量个人研究方向、研究兴趣、研究前景的同时,尽可能地将本专业学生是否可以很好地介入该课题研究纳入考虑范围,要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其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认真审视历年得以成功立项的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不难看出那些能够密切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题要比那些脱离实际的“象牙塔类”课题更容易立项。学生在任课教师所开展的这些实用性较强的学术研究实践活动中可以做的工作很多,诸如充分运用专业所学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分析、归纳并筛选对课题有益的资料,利用搜集到的资料深刻分析某些社会问题并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教师在将课题研究任务分配给学生之后,要做好定期交流、指导工作,举行定期的科研团队会议,也可以考虑通过QQ对话、QQ群共享、E-mail等现代通信方式做好课题研究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科研管理人员则要利用好网络,加强与学院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抓好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性管理,认真做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工作,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此种创新能力培养实现途径的方式、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科研实践。

参考文献: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3]吴效刚. 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瓶颈”问题[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6):528.

[4]高宝立.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3(4):67.

[5]万建辉,彭小东.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在汉坦言:中国论文拒稿率非常高[DB/OL].长江日报

[6]李培根. 华中科技大学201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探索医院人才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