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攥紧农村户口的城里人

2014-10-11 11:17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4年38期
关键词:王斌大病户口

江寒秋

他们之所以保持农村户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农业户口的附加值正变得越来越高。

大病保险与农业户口

张蕾在山东大学新闻专业本科毕业后,顺利地应聘为一位记者。她把她的人事和档案关系放到了报社,报社给她买“五险一金”(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但同时,她还在家乡淄博的农村有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医疗”)和重大疾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这是她的同事们买不到的保险保障。因为她有农业户口。

“我可以把户口迁到城市里,但如果迁到济南而不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那意义不大。”张蕾说:“我的户口在农村,我出来上大学到现在工作,每年都有一、两万元的分红(钱)。我家人还给我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我什么都不要担心了,在任何地方看病都可以拿回去报销。”

要是张蕾把户口从家乡农村迁到城市就会失去这样的保险保障。农村保险除了给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户提供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财产损失保险外,还有针对农村人群生老病死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而目前实施最广的是新农合医疗和大病保险。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村人最为担心的问题。张蕾说,她现在才24岁,对于养老还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对于花费巨大的重大疾病的治疗最为担心。她的父母在农村不仅有农田种植农产品,还参加集体企业打工,每月也有几千元的家庭收入,但一旦有大病住院还是农村人最为畏惧的。所以她的父母在农村给她买了各种针对疾病的保险,尤其是刚刚在山东农村推行的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险。

2013年1月1日山东省政府在全省启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由政府按照人均15元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农村新农合大病保险,对国家确定的20类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经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报销后,还可以得到最高补偿20万元。

63岁的刘溪水是济南市章丘农村的一位乡村医生,2013年7月份,刘溪水突发心肌梗塞,在济南第六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共用了两个进口支架和两个国产支架,住院11天,共花费约15万元。虽然刘溪水本人及两个儿子除了有农田,还有自己的乡镇小企业,但他说:“15万元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还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不过,手术做好了,刘溪水自己只花费不到6万元,他先是在新农合医疗报销了5.5万元,又在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了3万元。报销比例达到56%。“如果不是选用两个进口支架,报销比例差不多是70%”刘溪水说,刘所在农村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不到半年,没想到交费不到100元,就多报了3万元。他补充:“一个星期报销的钱就打到我卡里了。”

一旦丢了土地,就没有了退路

1999年的夏天,王斌的发小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高校,户口随之迁走,当时计划经济时代早已结束,但录取通知书还附带的一条“凭此通知可以到所在地办理粮油关系签转”显得耀眼。

好朋友命运的改变让王斌心里五味杂陈,他不愿意种地,选择了打工,进入了青岛一家韩资企业。

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到城里务工,也有长相好一点、脑筋活络的姑娘嫁到了城里,尽管是城里人眼里的外来妹,但总算享受到了上海户口的待遇。王斌老老实实回老家相亲,与同为农村户口的妻子结了婚,不久便有了儿子。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减免农业税、提高农业补贴、建立农村医保、养老制度。但村子里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仍在加剧,生活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孩子,王斌的父亲时常盯着大片的耕地嘀咕,十年后还有谁来种这片地?

年轻人去哪儿了?年轻人都以他们各自的方式寄居在城里。王斌的一个张姓发小,几年前搬到县城,租了两间门面,开了一个建材店,经过几年的打拼,买了车、房,又将孩子接到了县城读书,并没有感觉到太多没有城镇户口的不便。对已经在小城市立足的这些农村人而言,户口屏障已经影响甚微,取消农业户口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意义恐怕在于从此在城里更加名正言顺。

作为理论上的农民,王斌不肯放弃耕地,他的一些老乡甚至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曾经几代人日思夜想希望摆脱的农村户口,现在为何又死死护卫?王斌说,一是因为城乡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农民担心无法在城里立足,一旦丢了农村户口,丢了土地,就没有了退路。

另一个原因就是农村户口含金量正在提高,表现在农村户口的福利政策方面,比如一胎是女儿,就可以生二胎。王斌还想到,如今土地价值越来越高,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村,一旦城市扩张,农民就可能遇到征地,征地就意味着可以实现财富翻身。

不肯离开土地,还有家乡情结、乡土情结的使然。王斌说,农民最希望的还是拉平城乡之间巨大的政治经济差距。他觉得,即便获得了城市户口,也并不意味着“农民”身份标签的去除。如果能在家乡得到一样的尊严,谁还愿意背井离乡。

户口二人谈

在中国,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的差距一直存在。根据新华社的统计,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间的福利差距,多达33项,不光包括以上提及的这些,甚至报考驾照、士兵退役经济补助、烈属军属抚恤以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金额这些福利,村里人和城里人也相差悬殊。

两者之间有着如此巨大的福利差距,为何农民不愿变市民?在经济学家看来,土地权益与公共服务的不明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麦岚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

辜胜阻:

有了户籍没有公共服务也不能叫市民化

实际上,早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之前,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回流”现象——拥有城镇户口的,想着办法回老家弄一个农村户口。“农村户籍越来越‘值钱,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升值,导致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使农村户籍的吸引力上升。”辜胜阻说。

对于备受关注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市民化问题,辜胜阻表示,让城市常住人口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是市民化的关键,要让几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市民化,可采取四种不同的形式。endprint

首先是不改变户籍、持有居住证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城镇常住人口市民化形式。这类人群在流入地享有子女教育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保留农村户籍,这种形式最受欢迎且改革共识最高。有调查表明:约75%的农民工不愿意改变户籍,因为80%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是不稳定的,而农村户籍上又附着了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各种涉农补贴,“含金量”非常高。农民的心态决定了这一形式是未来市民化的最主要形式。城镇化不能只看户籍,有了户籍没有公共服务也不能叫市民化。

再者,农业人口改变户籍、落户城镇的市民化形式。辜胜阻解释,这类人群要放弃农村户籍和附着在土地上的利益,但可平等享有市民的所有权利。对于这种形式的风险最大,要静观其效,不能过急过快。因为差别化的落户政策使农民工在大城市落不了户,小城市又不愿意去落户。

还有,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市民化形式。辜胜阻说,这类人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了,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没有“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这是当前社会代价最小、市民幸福感最好的一种形式,在东部地区十分流行而最具有生命力,正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最后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民变市民的市民化形式。辜胜阻说,城中村改造既可以惠及城中村农业人口,又可扩大城市住房供给,既关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又关系到数量的增长,这种形式潜力很大,可大力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刘守英:

户籍改革的平衡之道

“这一次国务院的文件非常强调土地权利的保护,这是在我们户籍改革的一个前提。如果土地的权利得不到合法的保障,农民也不会轻易的进城获得户口的身份。”今年八月初,刘守英在河南新乡做有关城镇化的调研,他发现农民大多不关心自己是叫农民还是市民,真正关心的是如果我进城,城里的公共服务能否享受,另外土地权利能否得到保障。

刘守英认为,现在户籍改革面临的很大问题就是,一方面是土地权利的保障,实际上是农民应有的权利,即作为农民我们政府赋予的承包权、宅基地的权,还有集体收益分配权。另一方面则是进到城市后的公共服务权利,他对城市有所贡献,也应该基本得到的政府提供基本的义务和保障,但这两者是不可以对等或交换。尤其不能说农民把土地交出来,再用一个城市户口去换,在理论上和政治上这两者之间不具备对等性。

在刘守英看来,现在整个的户籍改革上这两块是平衡的,一个是土地权利基本保障,农民进城的时候可以放心的进去。更重要的是,进城农民可享受基本服务和公共权利,这个是农民更关心的,尤其是已经进城的已有农民的权利保障。

“在我看来,这一块的这次制度设计已经是比较完备了。最关键的就是几个,一个是教育的权利,第二个是整个的基本公共服务。像社保医疗养老,已经各地一些大量的探索,这个标准和结构完善的问题。第三个未来的整个进城农民工的居住,也皆是落地的问题。如果把教育的权利的问题和居住的保障的问题和我们整个制度的完善能够往前推,会大大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进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斌大病户口
Hydrodynamic metamaterials for flow manipulation:Functions and prospects
习作转化创作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Microbial ecological association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Bohai Strait*
大病预防先调湿热
王斌 妙手仁心 谱写抗癌传奇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煮饭时加了点它 就能防治5大病
大病医保 重细节保落实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