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艺术创作中注重“留白”艺术手法的运用,创作中留出空白让欣赏者去思考想象,在补充和发挥中获得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在联想与再创造中获得个性化的认识与理解,形成创新的见解和观点。这种艺术创作手法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也有启发意义。改变传统课堂满堂灌的作法,在课堂上留点空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充分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笔者在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留白艺术的运用。
一、语文课堂留白凸显主体性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主导者的教师要激发兴趣、设计问题,突出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的时间与空间的留白,让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自主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主动思考,形成个性的收获,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堂留白,也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十分钟左右,如果一堂课老师一讲到底,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而留点空间,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当然,留白不是淡化教师组织与引导的作用,更不是不负责任的让学生“放羊”、自学或者练习,这种“留空”应是教师教的延伸,又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补充,帮助学生完善、消化和吸收。
二、语文课堂留白的方法探讨
1.巧设悬念导入,激发参与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端,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利用“留白”策略,巧设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如《劝学》学习时,我是如此导入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劝勉我们年轻人要勤学,我们说是否勤奋就可以学好呢?课前我们预习荀子《劝学》的收获是什么呢?”如此的提问,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会学”,也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提高了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解决问题。
2.创设情境教学,情境体验获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经常性地、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急于知道结论或结果,急于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关键时刻,教师却欲言又止,留下一点空间,再辅之以体态语言,就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激情,从而达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我与地坛》的时候,先投影了几幅雨天母亲给子女送雨具的图片,都是在雷雨天,我在楼道抓拍的,学生看了之后,深有感触。于是,我提出:史铁生为什么在他母亲去世之后非常痛苦呢?“母亲”又是具有怎样品质的人?之后,我留白让学生在静逸中思考,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概括分析能力与鉴赏能力。
情境教学,需要有效提问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提问后,或者是让学生阅读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深入思考,弄清教师的意图,把握问题的实质,寻求问题的答案,组织表达语言。
3.课堂结尾含蓄,咀嚼消化升华
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若设置好“留空”,弹奏好“终曲”,则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并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杜牧《阿房宫赋》课堂的结尾,我是这样给学生留白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也是“后人”,我们是否“鉴”之呢?有些事情上我们可能还在重蹈前人覆辙吧,具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让学生延伸思维。这样结尾,收中寓展,获得思想和品质的熏陶。
三、语文课堂留白要注意的问题
互动课堂已经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在设计“留白”的时候,还要注意结合学习已有知识、学习能力的留白,有的老师也注意到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思考、理解,以及语言组织的时间,但是问题设计的不好,会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向南辕北辙。如我校一位老师讲授《陈情表》时的公开课,他让学生探讨“有人说李密的“辞不赴任”是其在“观望”,我们怎么看?”结果有学生思考作答为:李密是个官油子,不想做“侍二主”的出头鸟。虽然这位学生也有个性阅读和创新的思考,但是我认为该老师的留白没有很好的引导,使学生为探究而探究,为创新而创新,这样的留白意义不大。
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考,或居高临下地加以评判。应该给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自我纠正的可能,应让学生在进一步阅读中细嚼慢咽中回味,如上面那个肯定李密写《陈情表》是在观望的学生,我们老师可以从司马氏的白色恐怖维护其政权的角度,让学生明白李密的“愿乞终养”的赤诚与不惧死的精神。
总之,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留白”艺术,给我们的学生留点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得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得到有机统一。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对“留空”教学策略做到灵活地运用,就可以使严谨、刻板的语文课堂增添神韵,趣味盎然,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洪泽外国语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