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伍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阐述的就是兴趣的功用。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某事物有了兴趣,就会努力为此去求知、去实践、去探索。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密切相关而学生又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和实例,辅之以明快、色彩强烈的实验,调动学生要解释这些现象、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比如,灭火为什么用水?为什么做馒头的时候要加上一点苏打粉?为什么冬天烤火取暖用的火盆越吹越旺,而用来照明的蜡烛却一吹就熄灭?喷洒农药时候,为什么相距很远就能够闻到气味?等等。
二、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
新课导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新内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新课导入的设计。运用实验导入新课,是化学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巧妙地安排色彩强烈、变化明快的魔术般的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自然现象时,给学生表演“电灯点蜡烛”的实验,让学生目睹发生的变化和那种妙不可言的情景,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讲述氧气的性质时,给学生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把学生领进新课的大门。实验会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为学生拉开了学习的序幕,便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继续探索。
三、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例如,讲到“碳的几种单质”时,给学生观看玻璃刀和一枝铅笔芯,并进行划玻璃和用铅笔在纸上写字,然后告诉学生,玻璃刀是用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即金刚石做成的,而铅笔芯则是由较软的石墨做成的,它们都是由同一种元素碳组成的,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为什么相差如此之大?又如,在讲酸碱指示剂时,教师可分别向两支试管内装入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向两支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发生的变化,学生会感到不可思议,产生怀疑。用简单的寥寥数语,便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有时候,设计一些问题,引起争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怀着不服输、看个究竟的心情,随着教师一起迈进新课的大门。
四、注重语言艺术,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生动的语言、愉快的情绪能保持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在讲到过滤操作的时候,指出“一贴、二贴、三靠”的操作要领。又如,讲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指出操作中应注意“先通氢气,然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应“先灭灯后断氢气”。少而精的语言和板书,便于学生记忆,使他们感到虽然只是几个字、几句话,却听有所得,品有所获,从而增添他们的听课兴趣。课堂教学要力争为学生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心情愉快时,大脑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易于集中,兴趣倍增,使得学生思维敏捷,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听得愉快、学得轻松,对化学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热烈而愉快的情绪感染学生,时时都应容光焕发,充满热情,不可摆出爱理不理、冷若冰霜的面孔,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教态会使学生产生冷漠、郁闷、厌恶、苦闷的心理,使得学生思维迟钝、僵化。
五、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答错问题时,应尽可能肯定回答中的正确部分、思维的可取之处,切不可声色俱厉地挖苦、讥讽,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鼓舞学生积极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以及教师上的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节课接近尾声,此时学生会觉得该学的已基本掌握,兴趣会慢慢减退。这时,教师应当用新的形式使学生保持兴趣,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强化和反馈。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新课改为背景,从巧设问题、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设置悬念、生动的语言等几方面入手,能够达到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为国.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28):48-49.
[2]李真才.初中化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上),2011,(1):47.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