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祥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化学中,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就需要学生多去观察和思考。而教师也要在认知规律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教学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不良状况,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初中化学对学生来讲是一门新的课程,很多学生会觉得比较有趣,但化学的学习并不只是看看表面的现象,如一些实验现象,而是要通过思考,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因此,要学好化学,积极地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教师应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用不同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维。
一、用化学实验来启发学生思考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的一大特色,也是吸引学生的有力方式。很多学生喜欢化学就是因为有很多精彩的化学实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用精彩的化学实验来启发学生思考。同时,还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热情。学生能主动思考,并把热情投入到化学的教学和实验中,那么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学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首先要让自己有足够的水平,如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教学不能墨守成规,如果一个教师只懂得按照教材的内容来讲解,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以教学为中心,通过一些丰富的教学形式来精心设计和安排好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更加愉快地学习知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更加积极地思考。比如,在有些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去做实验,可以采用一些更有效的方法来改进实验,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做实验,时间比较长,实验现象又不是很明显,同时还会产生有毒的CO,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将木炭粉改成激光打印机用的墨粉,把装石灰水的试管换成具支试管,不需要使用酒精喷灯而只用普通酒精灯加热,就可以较快地观察到以下明显的现象:黑色的CuO变成亮红色的Cu,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具支试管侧管点燃CO气体,会有几厘米长的蓝色火焰。学生看到这些现象就会思考:为什么黑色的粉末变成了红色?红色的物质到底是什么?最后点燃的物质是什么?同时,改进后的实验更加环保,实验现象也更加明显。
二、用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
初中生本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的好方法。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发现问题的情境,这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供了起点。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再加上自己的强烈好奇心,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地进行思考。当然,教师创设的这个问题情境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一个能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情境。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在新课的导入环节巧妙地进行设置,形式要灵活多变,比如讲故事的形式、活动的形式及实验的形式等,只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是成功的,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这样的精彩导入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总能让课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进行中,教师也不能掉以轻心,好的导入是重要的,但并能不代表课堂的一切,如果课堂的过程平淡无奇,那么学生还是难以集中精神的。教师要在学生精神即将要分散的时候再次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精彩贯穿整个课堂。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材料,这样更加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三、为学生的积极思考创设条件
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进行思考,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课堂环境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负担和压力,能够和教师平等地进行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方面,教师就应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或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猜想和质疑,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质疑,教师决不能敷衍或不了了之,一定要重视并适当地引导,让学生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是搞好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重要前提。
总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地思考。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用不同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