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和+葛茂富
“高穹可翔,城华昭兴,山巍林秀……尚明德、传知理、健体魄、谙技艺,播浩然大爱,润灵慧童心……”,高城山小学秉承建校之赋,以“享受艺术 塑造人生”为育人理念,以“谙艺养正 居高望远”为办学目标,以纸为载体,侧重艺术思维培养,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以艺培养能力,以爱塑造品质,从而造就真正完整的人。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学校提出“十艺”的概念,即学艺、动艺、乐艺、美艺、书艺、科艺、食艺、漫艺、纸艺、棋艺、社艺;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过程,把爱归纳为“十爱”,即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爱地球、爱宇宙,走出一条以“十艺塑人 十爱润心”理念为指导的素质教育之路。
谙艺—十艺塑人
谙艺,是对《高城山小学赋》中“谙技艺”的提炼,意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同时,让学生习得某项技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艺”的提出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触摸精彩之门。
搭建多元平台。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平台,是学校素质教育推进的根本目标。根据“十艺”的概念,学校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技艺进行学习,逐渐形成“六年·十艺”的完整体系,通过“专项”与“全能”的培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还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除了常规的竞赛、汇演之外,还开设了展示才艺、面向社会开放的“秀场”。在这个舞台上,每周都上演着各种精彩表演和特色展示,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自信心、获得学习动力。
开发特色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合理的载体和广阔空间。通过合理配置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学校实现了特色课程的构建和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十艺”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教育以“三级课程”为基础,进行补充、延伸—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合理利用地方课程、深入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发现班本课程;家庭教育则是贯彻家校一体、全员参与的理念—鼓励家长走进课堂义务支教;社会教育则是提倡优质资源“引进来”—聘请优秀社会人士走进校园,义务开班授课。
实施立体评价。为激发学生兴趣,全面展现学生价值,使“十艺”更具生命力,学校致力于建立规范多维的评价体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生“游于艺”,同时也是“艺于游”,即随着社会发展,艺术技能的训练也应依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不断进行调整。学校以学生喜爱的动漫为原型,设计出“艺甲星士”的评价体系—一级为员、二级为士、三级为星、四级为甲(首领)。学生所获评价等级与其技艺掌握程度呈正比关系,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
养正—十爱润心
养正,是对《高城山小学赋》中“童蒙养正”的提炼,意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行正,首先心正,心正则离不开一个爱字,有爱心,才能学会做人做事,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十爱德育为指向。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十爱”的提出建立起学校“心爱德育”的发展体系和评价体系,同时也指明了学校德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小爱到大爱,从自身到世界,“六年·十爱”铸就学生“正心”之路。如下图
养成教育为载体。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同样也是“十爱”教育最关键的环节。学校养成教育立足于学生身边,以习惯培养为主旨,正面引导为途径,实现“正行”为目标。五年来,学校推出《良好习惯100条》《良好习惯童谣》系列丛书,推出共建美丽高城山小学习惯养成系列活动、良好习惯榜样系列评比活动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使得养成教育在校园中生根发芽,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日益彰显。
特色活动为抓手。品行培养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来落实,因此,开学励志课程、学期反思课程、期末汇报课程和毕业课程一系列特色活动课程应运而生。
开学励志课程,即开学第一课,旨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勤学争先的良好风气,从而激励并引导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学期反思课程,即以半学期为时间节点,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反思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查不足,及时纠正,自我完善。毕业课程,即对六年级准毕业生开设的针对性课程,也是学校最具创新性的特色课程。它的开发与实施,使孩子们天真的心灵得以自然流淌,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毕业生们在自我参与、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的过程中感受母校的温情和难忘。这些体悟在每个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他们小学阶段最美好的经历。
高城山小学“十艺·十爱”素质教育体系的创建,鼓舞着孩子们遨游在广阔的艺术海洋中,激荡起每个孩子内心探求艺术、追求自身超越的朵朵浪花,同时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李相和,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城山小学校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葛茂富,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城山小学德育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周小靖
“高穹可翔,城华昭兴,山巍林秀……尚明德、传知理、健体魄、谙技艺,播浩然大爱,润灵慧童心……”,高城山小学秉承建校之赋,以“享受艺术 塑造人生”为育人理念,以“谙艺养正 居高望远”为办学目标,以纸为载体,侧重艺术思维培养,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以艺培养能力,以爱塑造品质,从而造就真正完整的人。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学校提出“十艺”的概念,即学艺、动艺、乐艺、美艺、书艺、科艺、食艺、漫艺、纸艺、棋艺、社艺;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过程,把爱归纳为“十爱”,即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爱地球、爱宇宙,走出一条以“十艺塑人 十爱润心”理念为指导的素质教育之路。
谙艺—十艺塑人
谙艺,是对《高城山小学赋》中“谙技艺”的提炼,意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同时,让学生习得某项技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艺”的提出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触摸精彩之门。
搭建多元平台。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平台,是学校素质教育推进的根本目标。根据“十艺”的概念,学校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技艺进行学习,逐渐形成“六年·十艺”的完整体系,通过“专项”与“全能”的培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还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除了常规的竞赛、汇演之外,还开设了展示才艺、面向社会开放的“秀场”。在这个舞台上,每周都上演着各种精彩表演和特色展示,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自信心、获得学习动力。
开发特色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合理的载体和广阔空间。通过合理配置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学校实现了特色课程的构建和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十艺”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教育以“三级课程”为基础,进行补充、延伸—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合理利用地方课程、深入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发现班本课程;家庭教育则是贯彻家校一体、全员参与的理念—鼓励家长走进课堂义务支教;社会教育则是提倡优质资源“引进来”—聘请优秀社会人士走进校园,义务开班授课。
实施立体评价。为激发学生兴趣,全面展现学生价值,使“十艺”更具生命力,学校致力于建立规范多维的评价体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生“游于艺”,同时也是“艺于游”,即随着社会发展,艺术技能的训练也应依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不断进行调整。学校以学生喜爱的动漫为原型,设计出“艺甲星士”的评价体系—一级为员、二级为士、三级为星、四级为甲(首领)。学生所获评价等级与其技艺掌握程度呈正比关系,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
养正—十爱润心
养正,是对《高城山小学赋》中“童蒙养正”的提炼,意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行正,首先心正,心正则离不开一个爱字,有爱心,才能学会做人做事,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十爱德育为指向。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十爱”的提出建立起学校“心爱德育”的发展体系和评价体系,同时也指明了学校德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小爱到大爱,从自身到世界,“六年·十爱”铸就学生“正心”之路。如下图
养成教育为载体。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同样也是“十爱”教育最关键的环节。学校养成教育立足于学生身边,以习惯培养为主旨,正面引导为途径,实现“正行”为目标。五年来,学校推出《良好习惯100条》《良好习惯童谣》系列丛书,推出共建美丽高城山小学习惯养成系列活动、良好习惯榜样系列评比活动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使得养成教育在校园中生根发芽,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日益彰显。
特色活动为抓手。品行培养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来落实,因此,开学励志课程、学期反思课程、期末汇报课程和毕业课程一系列特色活动课程应运而生。
开学励志课程,即开学第一课,旨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勤学争先的良好风气,从而激励并引导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学期反思课程,即以半学期为时间节点,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反思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查不足,及时纠正,自我完善。毕业课程,即对六年级准毕业生开设的针对性课程,也是学校最具创新性的特色课程。它的开发与实施,使孩子们天真的心灵得以自然流淌,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毕业生们在自我参与、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的过程中感受母校的温情和难忘。这些体悟在每个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他们小学阶段最美好的经历。
高城山小学“十艺·十爱”素质教育体系的创建,鼓舞着孩子们遨游在广阔的艺术海洋中,激荡起每个孩子内心探求艺术、追求自身超越的朵朵浪花,同时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李相和,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城山小学校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葛茂富,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城山小学德育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周小靖
“高穹可翔,城华昭兴,山巍林秀……尚明德、传知理、健体魄、谙技艺,播浩然大爱,润灵慧童心……”,高城山小学秉承建校之赋,以“享受艺术 塑造人生”为育人理念,以“谙艺养正 居高望远”为办学目标,以纸为载体,侧重艺术思维培养,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以艺培养能力,以爱塑造品质,从而造就真正完整的人。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学校提出“十艺”的概念,即学艺、动艺、乐艺、美艺、书艺、科艺、食艺、漫艺、纸艺、棋艺、社艺;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过程,把爱归纳为“十爱”,即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爱地球、爱宇宙,走出一条以“十艺塑人 十爱润心”理念为指导的素质教育之路。
谙艺—十艺塑人
谙艺,是对《高城山小学赋》中“谙技艺”的提炼,意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同时,让学生习得某项技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艺”的提出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触摸精彩之门。
搭建多元平台。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平台,是学校素质教育推进的根本目标。根据“十艺”的概念,学校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技艺进行学习,逐渐形成“六年·十艺”的完整体系,通过“专项”与“全能”的培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还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除了常规的竞赛、汇演之外,还开设了展示才艺、面向社会开放的“秀场”。在这个舞台上,每周都上演着各种精彩表演和特色展示,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自信心、获得学习动力。
开发特色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合理的载体和广阔空间。通过合理配置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学校实现了特色课程的构建和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十艺”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教育以“三级课程”为基础,进行补充、延伸—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合理利用地方课程、深入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发现班本课程;家庭教育则是贯彻家校一体、全员参与的理念—鼓励家长走进课堂义务支教;社会教育则是提倡优质资源“引进来”—聘请优秀社会人士走进校园,义务开班授课。
实施立体评价。为激发学生兴趣,全面展现学生价值,使“十艺”更具生命力,学校致力于建立规范多维的评价体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生“游于艺”,同时也是“艺于游”,即随着社会发展,艺术技能的训练也应依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不断进行调整。学校以学生喜爱的动漫为原型,设计出“艺甲星士”的评价体系—一级为员、二级为士、三级为星、四级为甲(首领)。学生所获评价等级与其技艺掌握程度呈正比关系,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
养正—十爱润心
养正,是对《高城山小学赋》中“童蒙养正”的提炼,意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行正,首先心正,心正则离不开一个爱字,有爱心,才能学会做人做事,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十爱德育为指向。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十爱”的提出建立起学校“心爱德育”的发展体系和评价体系,同时也指明了学校德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小爱到大爱,从自身到世界,“六年·十爱”铸就学生“正心”之路。如下图
养成教育为载体。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同样也是“十爱”教育最关键的环节。学校养成教育立足于学生身边,以习惯培养为主旨,正面引导为途径,实现“正行”为目标。五年来,学校推出《良好习惯100条》《良好习惯童谣》系列丛书,推出共建美丽高城山小学习惯养成系列活动、良好习惯榜样系列评比活动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使得养成教育在校园中生根发芽,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日益彰显。
特色活动为抓手。品行培养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来落实,因此,开学励志课程、学期反思课程、期末汇报课程和毕业课程一系列特色活动课程应运而生。
开学励志课程,即开学第一课,旨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勤学争先的良好风气,从而激励并引导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学期反思课程,即以半学期为时间节点,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反思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查不足,及时纠正,自我完善。毕业课程,即对六年级准毕业生开设的针对性课程,也是学校最具创新性的特色课程。它的开发与实施,使孩子们天真的心灵得以自然流淌,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毕业生们在自我参与、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的过程中感受母校的温情和难忘。这些体悟在每个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他们小学阶段最美好的经历。
高城山小学“十艺·十爱”素质教育体系的创建,鼓舞着孩子们遨游在广阔的艺术海洋中,激荡起每个孩子内心探求艺术、追求自身超越的朵朵浪花,同时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李相和,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城山小学校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葛茂富,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城山小学德育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周小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