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景光 张宝亮 毕洁瑞 崔俊霞
河北盐山县人民医院 1)急诊科 2)疼痛科 盐山 061300
笔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90例,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90例脑梗死患者为2012-08—11本科住院患者,治疗前进行CT和MIR检查,排除其他脑血管疾病,均符合我国关于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30例和6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0~67岁;治疗组男46组,女14例;年龄58~65岁。
1.2治疗方法2组均按照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糖糖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血栓通注射液4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疗效。
1.3疗效判断按照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判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增加>18%以上。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2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1.6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s)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s)
组别 n 全血黏度/mPa.s mPa.S治疗组 治疗前高切 低切纤维蛋白原/11.1 10.5 10.7 P值 <0.05 <0.05 <0.05对照组 治疗前 30 4.28±0.89 9.54±1.41 3.67±0.89治疗后 4.06±0.69 8.64±1.76 3.55±0.78 t 60 4.36±0.99 9.62±1.17 3.53±0.81治疗后 4.05±0.78 7.52±1.82 3.35±0.75 t 值5.2 4.9 5.6 P值 >0.05 >0.05 >0.05值
脑梗死是当前心脑血管疾病中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属于中医的中风范畴[1]。脑梗死的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一般开始于半侧上肢,并且在数小时或数天之后影响其神经功能,以及对该侧的其他肢体部分造成影响;患者一般不存在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2]。在大动脉闭塞后会出现脑水肿,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3]。脑水肿还会引发脑疝危险。在诊断脑梗死时应该对患者的年龄、病史、突然出现症状、数日达高峰进行判断,并使用颅脑CT对脑组织密度进行检查,包括检查符合血管分布的缺血或者水肿型病源[4]。由于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疾病,所以在治疗上应坚持以下原则:(1)治疗高血压、糖尿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2)抗凝治疗;(3)血管扩张剂。
中医认为,中风通常是由忧思恼怒、劳思过度等致使肝阳暴张、气血逆乱,最终导致内风动越、气机失调。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属于中医的“淤血症”的范围,活血化瘀是治疗脑梗死的基本原则,而丹红注射液就是活血化瘀的良药。丹红注射液主要采用的原料有丹参、红花等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成分。丹参的主要功能为活血化瘀,其有效成分为丹参酮以及水溶性酚类物质,能够有效的扩张血管,降低患者血液的黏稠度,抑制血小板的过度激活,从而改善心脑供血不足的问题。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效果。其主要的成为脂肪酸、聚烯类,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微循环、移植血小板的凝聚,对于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疗效[5]。通过相关对比可发现,经过丹红注射的患者血黏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其血脂中的纤维蛋白原也恢复到正常水平,患者的血液流速加快,并消除了一些血瘀,最大程度改善自身的血液循环,起到了治疗脑梗死的作用[6]。
[1]Felberg RA,Burgin WS,Grotta JC.Neuroprotection and the ischemic cascade[J].CNS Spectrums,2010,9(1):123-125.
[2]王晓焕,苏苹,何宇梅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3(4):23-25.
[3]李晓萍,詹细平,楼小亮,等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7(10):45-47.
[4]方穗雄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51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1,7(8):87-89.
[5]张勤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09.6(7):34-35.
[6]龚翔,沈君华,吴国平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0(6):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