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相见恨晚的朋友

2014-10-11 16:09王云龙董颖慧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横膈膜亚历山大歌唱

王云龙 董颖慧

一、亚历山大技巧的来源和发展

亚历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是由F·M亚历山大于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自己治疗喉炎时探索出的一种使运动机能和心理机能得以协调和康复的身体训练方法。

F·M亚历山大是一名戏剧配音员,职业生涯初期由于用嗓不当曾一度失声。四处寻医问药也没能得以缓解,对自身职业的热爱促使他下定决心自己一定找出病因,治愈自己的喉疾。他在朗读时以三面镜子分别置于前、左和右的位置进行多角度的观察。经过多次反复的试验,他发现头部、颈部、肩部和胸部的肌肉是彼此紧密相连的,这种大范围的肌肉紧张是声音嘶哑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十年的时间里,他细心地观察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变化,而后能自觉地感应身体的各种肌肉联系,最后能够很好地做到身体躯干和内心的统一,不仅自己的喉疾得以治愈,而且还将其过程进行记录、整理,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技巧”,给后人提供了完备的“亚历山大技巧”的实践理论依据。

亚历山大技巧在医学、运动学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在表演学方面,如演奏者、演唱者、舞蹈演员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自身实践中,以便他们更好地发挥其所长。

亚历山大技巧的积极作用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音乐机构的重视,它是音乐家们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损伤,使声音更有张力,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新的演唱和演奏技巧。在美国的很多音乐院校将亚历山大技巧设置为专业必修课,从低年级就开始安排,而且在所有课程中时间比例较大,如人才辈出的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和印地安那大学音乐学院都安排了两个学年的课程。

二、亚历山大技巧的训练方式

亚历山大技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放松方法。其内容包括:身体训练、呼吸训练和综合训练等。声乐学习者可以借鉴亚历山大技巧训练中的站姿训练方式和呼吸训练方式。

(一)站姿训练

亚历山大认为,从侧面看上去站立的人是:耳朵—肩膀—跨—下肢成一条直线,这样的站姿被视为最节能和正确的。在人站立时最基本的状态应是双脚自然分开,头平衡地安置在脊椎的中心线上,肩垂直于髋关节之上,上半身的重量通过盆骨传到身体的股骨部位,再通过放松的腿部、稳定的双脚落于地面。其中的每一个连接点都是颇为关键,都需要先单独练习成熟后协调一致,再形成我们所需做到的正确站姿。

1.耳朵-肩膀包括身体的颈部和头。其中,主要的发声器官都位于体内,看不见、摸不着,且周围的肌肉群很多很复杂,常会引起不易感知的紧张。图1左侧的歌手状态是我们很多人在演唱时经常出现的情况,扬起的头部、紧张的下巴、缩短的颈部。这样会使气息的压力集中在喉部形成喉音、后颈部的缩短,导致不能顺畅自如地完成咬字和共鸣。歌者长期这样练习必然会引发一些嗓音疾病。图1右侧图中亚历山大技巧师会用一双温柔的手加之专业的手法使得歌者的头部和颈部处于正确的位置,这样,下巴也能够自由地上下张合。

2.脊椎对正确的站姿也很重要,其重心前倾和后倾多会对我们的歌唱产生影响。前倾(图2左),即在歌唱时不由自主地伸脖子,造成喉位过高影响了声音质量;后倾(图2右)则会造成前胸和腹部的紧张,致使呼吸不顺畅,僵硬和无力。(图2)中间这位歌者的正确站姿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影响歌唱。所以好的站姿,不仅使得演唱者给观众以生机勃勃的观感,而且也是获得良好嗓音、美妙歌声的关键。

(图1) (图2)

3.双腿像大树的根一样,是支撑身体的基础。在演唱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半蹲时比站直时更容易获得令人满意的、优美的声音。这是由于站直演唱时比较容易收紧腿部导致相关肌肉紧张,使得横膈膜不能放松吸气呼气,影响发声。亚历山大强调用“抑制”的方式端正身体,以便更好地调动并应用于实践。

(二)呼吸训练

亚历山大技巧中呼吸训练现广泛地被应用于器乐演奏的实践中。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是吸气肌系与吸气肌系的对抗运动,它是歌唱的动力,与我们日常的呼吸不完全相同,它是无声的、自如的、有深度的。

亚历山大技巧指出:每个歌者都必须了解呼吸中横膈膜的运动方式。横膈膜的最底部是沿着和附着在最下面的肋骨上,在松弛时是一个向上凸起的半圆形的肌肉,延伸分布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肋骨区。当吸气时横膈膜下降,圆形形状稍变平,会协助肋骨向上和向外移动;而吐气时,横膈膜上升恢复到原形、原位,肋骨会向下和向内移动。在实际训练中亚历山大技巧师会指导学生体会平躺时的呼吸和在凳子上俯身时的呼吸,或者俯卧在枕头上放松地进行呼吸。可以说,正确的呼吸不单单为歌唱提供动力,还有良好的演唱状态和心态。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亚历山大技巧的训练方法,通过技巧训练我们旨在培养三种能力:身体的自我意识;克服过度的紧张;以思想而不是肌肉产生有效的歌唱。关于亚历山大技巧,虽文字有限但字字珠玑,想要真正掌握,实非易事。

三、对声乐学习者的作用

笔者认为亚历山大技巧对声乐学习者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声乐训练中立竿见影的实用型作用;二是长期影响下的能力培养的长效性作用。

(一)声乐训练中的立竿见影的实用型作用

关于声乐训练的内容可谓“见仁见智”。在声音方面大体看来可分为:呼吸(站姿为其基础)、起音、咬字(元音)、共鸣等。而亚历山大技巧的训练方式都会对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如前文所提的到的树立良好的姿势有益于呼吸,为我们提供好的歌唱基础;放松下巴、有张力的颈部会使咬字和共鸣更优秀。此外,起音也是如此。

在声乐界关于起音会常说“打开喉咙”,这个提法使很多声乐学习者颇为困惑于“如何打开喉咙”。这里可以以“贝尔诺里效应”来解释,就是在高速火车旁经过时会感到自己不由地向火车靠拢,感觉有一股气流会把人往里面吸。也就是,“打开喉咙”就是为起音做准备,这就是它和亚历山大技巧的相关之处。

根据亚历山大技巧呼吸方式进行调整,就可以正确、轻松地“打开喉咙”,达到良好的准备状态,因为吸气需要与“打开喉咙”同时进行。所以与以往所学习的“闻花”一样、“呕吐”一样等感觉式的方法相比较,这种方法可能来得更实际些。

(二)长期影响下的能力培养的长效性作用

如其定义,亚历山大技巧是使运动机能和心理机能得以协调和康复的身体训练方法。而歌唱本来就是一种“心理——生理——心理”的过程。这样亚历山大技巧就可以作为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的桥梁。通过练习可以培养我们对自己身体敏锐的感受力;对身体平衡的控制能力;好的舞台形象和演唱习惯;在舞台实践中对付舞台紧张的能力等等。

四、结语

声乐学科是集声乐表演、教学实践于一体的艺术门类。它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着音乐专业乃至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我们在感受表达音乐的同时,理性的思考与对自身技能掌握程度的审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借鉴亚历山大技巧中声乐训练与技能训练的有益元素运用到声乐实践中去,对声乐的发展无疑具有参考价值和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Barbara Conable著.刘美珠译.音乐家的肢体开发.原笙國際出版社.

[2]麦克唐纳,内斯著.庄则豪,杨婷译.亚历山大健身技巧.福建科技出版社.

[3]梅丽贝丝·邦奇著.韩丽艳,蒋世雄译.歌唱动力学.中国广播图书出版社.

[4]梅里贝斯·德姆著.周音怡译.挖掘嗓音的潜能.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5]Alexande著.Thames and Hudson编译.The Alexander technique.

[6]威廉·文纳著.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7]周小燕.当代世界声乐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对声乐界若千问题的再认识 (在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学生声乐比赛会上的报告).

[8](美)维克托·亚力山大·菲尔兹.李维勃译.声音训练.上海音乐出版社.

[9]刘书好.美国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现状研究——以科蒂斯音乐学院和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为例.音乐探索,2013(2).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横膈膜亚历山大歌唱
浅谈铜冶炼渣中横膈膜形成机理与消除实践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中医的“气沉丹田”有什么用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人为什么会笑得肚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