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故乡不能忘记的抗战

2014-10-10 00:03:09赵玉英
新天地 2014年9期
关键词:惨案幸存者南京大屠杀

73年前的腊月二十八,日军大屠杀给潘家峪留下惨痛的记忆。3从1998年开始,北京市一个普通的教师赵玉英倾尽全力,宣传记录这段往事,谱写着一段新的爱国传奇。

潘家峪惨案发生73年之后,除了正在紧锣密鼓地运作对日索赔60亿之外,一些尘封已久的记忆也被唤醒。故乡的年轻后生也辗转找到我,希望我把当年搜集的笔记、资料整理出来,为当地发展红色旅游作些贡献。

潘家峪村,坐落于燕山山脉腰带山东麓,在河北省丰润县城东北30公里处,是一个盛产葡萄的小村庄。抗日战争时期,潘家峪是有名的抗日堡垒村,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中枢。

1941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潘家峪的村民们正在筹备过年,不料日军从四面八方将潘家峪围堵。三千多日军和二千多伪军先将村民赶到了西大坑中,然后在中午时分,以“去看戏”为名,将村民赶进了堆满干草、柴火的潘家大院。锁死各个出口后,日军点燃了院子……全村1700多口人中,有1230人惨遭屠杀(其中妇女、儿童658人),1000余间房屋被烧毁,33户成为绝户,各种农作物、牲口被洗劫一空。

二战期间,日军在华制造了多起大惨案,如旅顺口惨案、平顶山惨案、南京大屠杀、镇江屠城惨案等,潘家峪惨案是这些著名大惨案中的一个。抗战胜利后,对日军战犯的审判中,还有关于潘家峪惨案的供词。

我是河北迁西人,生于1936年。日本侵略者为加强对占领区人民的控制,在长城沿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千里无人区”的种种暴行,也在我心头留下了烙印。

上世纪90年代,一些历史的档案里提到了河北省潘家峪大屠杀,我拜访了一些老八路、老将军,听他们回忆戎马生涯,其中也多次提到潘家峪抗日斗争。但是外界对潘家峪惨案并不十分了解。

当时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修改教科书,历史讲究用事实说话,我便萌生了寻找潘家峪惨案幸存者,挖掘这段历史的决心。

此后,我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收集整理潘家峪惨案幸存者的回忆录,期间多次赴丰润、迁西等地寻访一手史料。

我首先寻访到了老红军杨思禄,抗战时,他率部全歼日军恶魔佐佐木部,为潘家峪的乡亲们报仇雪恨。我还花了两年时间进行田野调查,通过走访迁西地区依然健在的老年人来还原历史。73年过去,潘家峪惨案还剩下38名幸存者,有不少已经下不了炕。年龄最大的已98岁,最小的也接近八十。

我还在媒体上不遗留力地讲述冀东抗战的艰苦、讲述潘家峪大惨案的真相,日本的记者专程采访了我,我的文章被全文转发在日本媒体上。

从1998年开始,我成为掌握潘家峪惨案材料的“土专家”、义务解说员。走出家门,我成为当地学校的编外老师。每次讲课时,我都认真对待,整理文字材料,收集图片,一丝不苟。每当看到孩子们被那段历史感动得潸然泪下,我心中就感到特别高兴,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我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被评为“第二届北京市健康老人”,被街道评为“学习之星”。

尽管年事已高,我仍时刻关注着抗战历史的考证与宣传工作。经历过那场劫难的幸存者,他们现在已经八九十岁了,这些珍贵的、活着的“抗战史”已经越来越少了。一人之力,有时而穷。但是,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抗战精神依然是我们民族抗拒强大敌人、克服困难,走向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因此我们无论何时也不能忘记。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惨案幸存者南京大屠杀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华人时刊(2022年23期)2022-05-10 08:20:12
一块西瓜皮引发的惨案
趣味(数学)(2021年6期)2021-11-06 05:18:54
巨无霸国度的惨案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青年与社会(2018年2期)2018-01-25 15:41:59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南方周末(2017-08-17)2017-08-17 12:54:09
兔子惨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华人时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22
从一件不该发生的惨案说起
小主人报(2016年2期)2016-02-28 20:46:27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中国火炬(2015年1期)2015-07-25 10: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