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9月,我们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制定的宪法,经过持续近3个月的讨论,参加讨论人数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前前后后共收到意见118万多条……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
为何是1954年
从北伐时期建立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工农兵苏维埃,再到抗战时期的参议会,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这些成功实践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可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过当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抗美援朝正在进行,各种社会政治改革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内经济也需要一个恢复时期,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1949年之后的几年,采取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过渡办法,《共同纲领》则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这种情况在1952年时逐渐发生了变化: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全国范围内的土改也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也顺利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开始从以《共同纲领》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建设,转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经济、政治制度随之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在这种背景下,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等问题开始纳入统筹考虑之中。1952年12月1日,经毛泽东审定,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通知》,指出:现在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已经具备,拟于1953年9月间召开。
1952年12月24日,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一致同意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由全国政协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建议,筹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决议在一九五三年召开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但是后来的历史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未于1953年召开,而是推迟到了1954年。
这首先是因为1953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生产救灾工作成为重中之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经过讨论,在1953年9月决定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推迟到1954年。
另一个原因是条件尚不成熟:首先是需要一部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而此时过渡时期的内容尚未全部解决,宪法无从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就无法召开。1953年12月,毛泽东对总路线的内容作了最后的、完整的阐述,标志着与过渡时期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得到最后的解决。此后,毛泽东把主要精力转向了宪法的起草工作。
到1954年下半年,鉴于召开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宪法草案的制定等各项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的时机已经成熟。8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三次扩大会议决定,于1954年9月15日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初试啼声
1954年9月15日下午3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始。这次会议共有1226名代表,他们由45个选举单位(包括台湾,暂未选出代表)产生,包括了我国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战斗英雄,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代表人物,包括了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年龄跨度从18岁到90岁以上。
开幕式共有1141名代表出席,毛泽东致开幕词,他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
实际上,毛泽东的开幕词是著名爱国人士张治中硬“要”来的。开幕前毛泽东有言在先,说自己不准备在会上讲话。张治中听说了,就给毛泽东提意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次真正的人民代表大会,你是国家主席,开幕时是主持人,怎么能不讲话?”毛泽东回答:“就你一个人希望我讲话。”张治中说:“不,不是我一个人,是全体代表、全国人民都希望听到您的讲话。”毛泽东还是没答应。到9月15日全国人大开幕时,毛泽东终于讲话了,而且讲得全面、扼要、有力量,出席会议的代表很受鼓舞。会议休息时,毛泽东对张治中说:“你胜利了。本来不准备讲话,只因开幕式我是主持人,不能不说几句,谁知一拿起笔来越写越多,就成了一篇讲话了。”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9月15日下午4时,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一项议程就是听取刘少奇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刘少奇的报告持续了近3个小时,不过这份草案凝聚的心血是超乎人们想象的。
从1953年12月27日到1954年3月,毛泽东亲自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工作了两个多月,完成了这份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
这个过程中,起草者们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1954年1月15日毛泽东电告刘少奇,要求各政治局委员及在京中央委员从现在起要利用闲暇时间阅看一批参考文献,以方便2月时政治局讨论宪法草案。毛泽东列出的这批参考文献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捷克等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宪法也是参考读物,包括1913年天坛宪草,1923年曹锟宪法以及1946年蒋介石宪法。在起草宪法草案过程中,小组成员田家英甚至因劳累过度而吐血。
在宪法草案初稿确定之后,修改工作更加纷繁。宪法起草委员会按照之前的决定,在北京及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共8000余人对草案初稿进行讨论,两个月后讨论结束,共收到修改意见5900多条。
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宪法草案全文,全国范围内对宪法草案的讨论正式开始,这场讨论持续近3个月,参加讨论人数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前前后后共收到意见118万多条,当时适逢国内一些地区出现特大洪灾,公路铁路被洪水冲毁,交通中断之下,人们动用飞机把对宪法草案的讨论意见运送到了北京。根据这些收集上来的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又做了修改。
9月20日,经过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充分讨论,最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票通过了这部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此诞生。
(责编:石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