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每年教师节临近,一些学生家长就着急了,连带着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跟着着急起来:送给老师什么礼物呢?不知从何时起,给老师送节礼就成了“灰色惯例”。礼物是不是真的能跟自己孩子的受关照程度挂钩?不妨从过去的老故事里寻找答案。
千年之争
我国文献中首度出现送给老师的礼物,应该是在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记述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在《述而》篇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被后来人注解为:束脩就是十条肉干。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给10条肉干以上,我就收弟子。”
这个解释一出,就开启了后来2000年的文人嘴仗,争论核心只有一个——束脩到底是不是礼物?
第一种反驳意见来自于儒家后学,他们把束脩解释为年龄而不是肉干,束脩就是15岁,那么上面那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孔子说:‘只要15岁以上的娃娃我都会收徒弟。”他们还举例说,孔子门徒72人,既有子贡这样的富家子,也有颜回、子路那样的穷娃子,如果孔子说收徒弟的条件就是要送给他肉干,颜回、子路哪里有东西送?
第二种反驳意见则由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发扬光大。朱熹说,孔子收的是10条肉干,不过10条肉干真心不算什么厚礼,这礼很薄,主要是为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的,重点不是礼物本身而是敬师。关于这一方面,现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在著作中曾专门拿出来说事,他是拿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孔子来类比,他认为苏格拉底有教无类是不收学费,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只要学费我是没有不教的。
第三种意见则是2000年封建社会中延续下来的规矩。虽然争议极大,但是从孔子之后,束脩逐渐从送给老师的见面礼、拜师礼的隐晦称呼,正式转变为教师们工资的代称。这个正式的规矩一直持续到解放前,中国现代文学家巴金在其小说《春》中提到,去给别人家孩子当先生,每个月可以拿到8块钱的束脩。
孔子所说的束脩到底是什么,一直争论到今天还没有定论。不过争论本身,也代表着历朝历代对送教师礼物的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古代,教师没有法定的工资,束脩即便真是给教师的酬劳,那也是无可指责的,束脩就是老师们的合法所得。
礼尚往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束脩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仅仅是给老师们的工资,还包括给老师的见面礼、逢年过节的敬礼等等。比如清朝道光年间徽州文献记载,某县一位姓万的私塾教师,每年除了学费之外,每个学生每年要送他3次鸡蛋,每次送6个。根据推算,这位老师3年时间里共收鸡蛋1248个。
虽然送给老师的钱物说法多了,但是这些实物东西实际大部分是弥补老师的低工资的。拿清朝来说,在鸦片战争之前,普通私塾教师的全年收入也就是20两白银左右。作为参照,当时清朝正九品官员的账面工资是33两1钱1分4厘银子,清朝的正九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秘书长,清朝的正九品官在雍正皇帝搞养廉银之前一直嚷嚷非常穷困,经常要靠贪污来养活自己,后来雍正皇帝推广养廉银,九品官的工资变成了俸禄+养廉银,养廉银这一块根据各地财政状况不同,通常是10倍到100倍俸禄。通过比较不难看出,老师们的收入不高,清朝当时人口90%以上是文盲,作为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教师,他们的收入相对不高,那些实物形式的节敬年敬看起来花哨繁多,实际还是给老师补贴家用的。
明代文人冯梦龙的《古今笑》一书中有一个学生给老师送礼的故事。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过寿,京城国子监的讲师赵永是他的学生,他备下两块额巾当做礼物。赵永路上碰到另一个李东阳的学生鲁铎,鲁铎也要去送礼,可是没钱,家里就剩下吃了一半的鱼干了,于是鲁铎就拎着这半条鱼干跟着赵永去了。结果,这俩学生送的东西委实是薄礼,薄到冯梦龙把这事当成笑话来说,不过李东阳很高兴,欣然收了礼物,立即命人把鱼干给煮了,又买了酒,留下两位穷酸弟子吃饭,两位弟子也不客气,于是师生三人高高兴兴吃喝一顿,十分尽兴。说白了,李东阳看中的不是礼物值几个钱,而是代表多少情。
物微情重
诚然,礼物是交际的润滑剂,但是重点是要以礼动情,而非以钱买情,毕竟情比千金,是多少礼也买不到的。
清代诗人袁枚,喜欢跟自己的老师尹继善互相写诗唱和比赛高下,因为尹继善喜好作诗。有一年除夕夜,袁枚派人快马送给老师一首诗,作为新年礼物,诗里面说:“知公得句便传笺,倚马才高不让先。今日教公输一箸,新诗和到是明年。”意思就是,我知道老师你学问好过我,但今天我要让你输我一次,因为就是你写好对付我的诗,也是明年的事了。一首小诗,道不尽师生间多少会心之笑。
鲁迅素来以“横眉冷对千夫指”闻名,但是这位硬骨头先生对自己老师十分尊敬。三味书屋里教过鲁迅的寿镜吾老师,鲁迅一直念念不忘,每年春节前鲁迅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寿镜吾写拜年信,这封拜年信就是鲁迅送给老师的年敬礼物,全文都是鲁迅书写的恭恭正正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恭恭敬敬开头,以“敬请福安”“受业周树人顿首百拜”作为结尾。师生之情,忘年之交,尽见笔尖。
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曾告诫全党同志,要坚持“不祝寿;不送礼;少敬酒”等几条。对党内同志,毛泽东是坚守这条规矩的,1937年徐特立60大寿,他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老师,毛泽东给徐老的贺礼是祝寿信一封,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对党外人士,毛泽东的办法就更灵活了,只要是能传心,什么都能做礼。黎锦熙也是毛泽东的老师,毛泽东在参加革命前跟他多有来往。后来因为战乱,两人失去联系,一晃20年过去了,1939年毛泽东又联络上了黎锦熙。20年不见,毛泽东送给黎锦熙的第一份师礼是他写的《论持久战》一书,黎锦熙收到这份奇礼,十分欢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锦熙参加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从事汉字整理工作。1953年,毛泽东派人将一些礼物赠给黎锦熙,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这回是实物礼品,包括人参果一包、阿胶四块、红参一盒、冰糖一块、麝香两只、贝母一包及虫草半斤等。毛泽东对此还专门做了说明,这些东西是国内各少数民族群众送给他和周总理的,经过商议后由中央办公厅分送给各位党外人士。
“礼”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所以事神致福也”。意思就是举行祭神仪式来求得福气,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了礼仪之意,再后来则引申出了为表示庆贺、友好而赠送的物品。现在一些人在教师节被“礼”字所困,反倒是失去了“礼”字的本意,毕竟礼的诞生是为了求幸福,而幸福不重物,重在心。
(责编:石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