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严佳婧
哥本哈根,东京,墨尔本,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维也纳……全球议题性杂志《MONOCLE》近日公布的“全球宜居城市Top25”的排名中,中国661个城市无一上榜。然而对于这一结果,中国一些专家学者的反应却并非惊讶更没有气馁。自2014年5月,我国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来,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比起打榜出名,似乎更沉淀为“怎样构建中国特色的宜居城市”。
首先需要解决的疑惑,便是何为“宜居城市”。
纵观《MONOCLE》的榜单,不难发现榜上有名的大多为那些简约摩登却不乏历史气息欧洲城市。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们是高收入水平,高度规划的现代城市生活的具象化体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鹏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他的想法:“一座‘宜居城市’还是必须从物质宜居与精神宜居两方面来定义。”因此衡量一座城市宜居与否的标准并不局限于其是否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是在富足的物质基础上,其城市底蕴是否“应人而生”。
将目光投向本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病”可能就是打造“宜居城市”的拦路虎:人口密集,城市化面积远超城市化水平,缺乏合理的将人的生活与城市硬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网路。面对这样的现状,张鹏副教授则显得坦率而乐观:“宜居有它的客观条件,也有它的主观判断因素在内。说到底,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主要的出发点和回归点都在于‘人’本身。”张副教授表扬了一些欧洲城镇的做法,“在城市进行改造实施之前,居民有权利投票是否开展项目。”说到底,是这些居民决定自己想要的居所与生活。
其实中国在这方面并非没有下苦功夫。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华东地区的经济与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以前定制的城市规划早已跟不上前进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以上海为例,它并没有盲目地追求更宽的路,更高的楼。1991年上海政府颁布了《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2007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以100分制、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以及综合评价否定条件七个大项,为中国的宜居城市划定了标准和建设发展的方向。其中不难看出,对于城市软实力的要求也相当重视,是对于“人本价值”的肯定。
同时,为了响应此次国家新一轮城镇规划,今年5月6日,上海市召开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过程全面落实“开门做规划”的目标,公众将参与规划修编的全过程,实现政府、实施者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突出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确定为2040年,将指导上海未来20多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新城市规划将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突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突出生态优先的发展底线,突出功能提升的发展方向,突出睿智增长的发展路径,突出开放包容的发展精神。
而为了打造宜居城市,除了在政策指导下发展自己优势以外,上海还面临怎样的问题?
让人观以视而不见的“城市病”,其实也反映了上海这样超新、超大、超快发展的通病:市内部各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和城市社区的空间分化,人口密集引发的交通的严重拥堵,城市用地资源稀缺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恰好说明上海正处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新城市总体规划要实现“四个转变”:价值取向由经济导向的传统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展模式由外延发展型规划向内生增长型规划转变;思维方式由愿景式终极目标思维向底线型过程控制思维转变;工作内涵由规定性技术文件向战略性空间政策转变。
在张鹏的眼中,这样的上海称得上中国宜居城市的潜力股。“上海的里弄所代表的本土文化,与外滩建筑群的历史缩影,都向人们展示出了一种独特的海派气质。”这座城市代表的不仅仅有沿海城市发达的经济实力,也有海纳百川的精神,理性发展的城市文明建设成果。它尊重科学技术,愿意吸取各方面经验教训,却不惧怕改变,但同样尊重历史,也抓住了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居住其中的上海人对于“东方明珠”这一称号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城市所要做的并非简单地拷贝一座东京,一座维也纳,而是在本国人民的文化基础上衍生出一座中国特色的宜居城市。
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的未来究竟是什么?
副主任规划师陈保禄提出了“变化”的概念。“人对于生活的需求是不断提升的,那么对于宜居城市的要求也就是不断改变的。”无论是绿色城市,着重提升绿化覆盖率,环境美化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还是智慧城市,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居民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的城市生活形态;其实从本质上都是反映了人对于城市施加了“人类自身价值提升的渠道改良”这一愿望。因而中国的宜居城市的未来究竟为何确实难以捉摸。但可以肯定是,那会是居住其中的居民能够过上幸福、安全、充满希望的品质生活的场所。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城市的面貌不断的改换或许只是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规划中的一页,对于中国城市何时将打进排行榜上的25座城市行列之中,一切都掌握在建设城市的居民本身手中,因为没有一群人,无有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