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波 邓敏 陆雄 何钢清 李俊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良性病变,其病情隐蔽,待患者察觉时囊肿波及的范围多数已经较大。大型的囊肿可造成相应的颌骨破坏,严重影响颌骨的外形及功能,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大型颌骨囊肿,直接施行手术刮治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或造成临邻近组织损伤,多主张采用囊肿减压成形术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对减压术中阻塞器的制作仍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采用卡环式囊肿塞减压治疗大型颌骨囊肿,观察此类型阻塞器减压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大型颌骨囊肿患者9例,男6例,年龄11~48岁,女3例,年龄19~51岁,平均35岁。囊性病变的直径4.0~9.5 cm,平均6.2 cm。所有患者均施行囊肿塞减压术。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施行颌骨囊肿开窗,局部打开骨质及囊壁,引流出囊液。
1.2.2 制取模型:囊肿开窗术后1周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取印模。印模前用碘仿纱条填塞部分囊腔,囊肿造口部位填塞的纱条略低于骨造口。印模伸展范围应超出囊肿造口边缘约 3~4 mm。超硬石膏灌制模型。
1.2.3 囊肿塞的制作及应用:参考赵熠等[1]设计的卡环固位式囊肿塞进行制作。
1.2.3.1 制作囊肿塞:利用囊肿邻近的天然牙作为基牙设计卡环固位,根据囊肿造口的管状腔内形态,完成基托蜡型,常规装盒、去蜡、填塞塑料、热处理。开盒后可用钻针在基板上形成引流管,引流管的直径应大于3 mm以形成确切有效的引流减压通道。
1.2.3.2 囊肿塞应用:试戴囊肿塞,调改囊内的突起以不压迫组织引起疼痛为准,基托与黏膜不贴合者可适当衬垫调改,调磨早接触点。嘱患者进食后取下囊肿塞清洗干净,同时 冲洗囊腔后立即戴入。每1~2个月复诊检查囊腔变化及囊肿塞的使用情况。当影像学和临床检查发现囊腔明显缩小时,可视囊腔缩小情况适当调磨囊腔内引流管的长度,以适应囊腔周边组织形态的改变。
1.3 疗效观察 (1)通过影像学检查减压术后囊腔大小的变化情况。(2)临床检查受累牙松动度。
2.1 本组9例患者均能配合使用囊肿塞并顺利完成治疗,疗程为9~22个月,平均14.8个月。经囊肿塞减压引流,所有病例面部外形恢复良好,颌骨囊性病变均显著减小,骨质修复良好,较好地保持了颌骨的完整性及相关功能。受累牙的松动度有明显好转,减压术后经根管治疗后均得以保存。经随访复查,所有囊肿塞均能维持囊内外畅通,使囊腔内外压力保持平衡。未发现开窗口闭合、感染、装置脱落、折断等并发症。其中2例患者经囊肿塞减压术后囊肿基本消失,予以临床观察。7例患者经Ⅱ期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变区受累牙齿大多数得以保留。
2.2 典型病例 患者,男,24岁,因“右侧面部隆起2个月”而就诊。经检查:患者右下颌角区明显隆起,扪诊时有乒乓球样感,穿刺可得草黄色液体。右下第二磨牙松动Ⅲ度,右下第一磨牙Ⅰ度松动。X线片显示右下颌体、下颌角区见一清晰卵圆形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呈现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右下第三磨牙深埋其中,呈水平位;下颌下缘骨壁菲薄;右下第二磨牙牙根吸收超过1/2,根周牙槽骨大部分被破坏;右下第一磨牙远中根吸收1/3。病理诊断为:角化囊肿。患者经卡环固位式囊肿塞减压术14个月后面部外形基本恢复对称,右下第一磨恢复稳固。X线片显示囊腔明显缩小,下颌下缘骨壁明显增厚,腔内埋伏牙位置上移明显,右下第一磨牙根尖周新骨形成(图1~5)。
图1 囊肿塞戴入后
图2 囊肿塞磨光面观
图3 囊肿塞组织面观
图4 减压术前
图5 减压术后15个月
目前,功能性外科及微创外科的概念被广为接受,各类颌骨囊性病变,尤其是大型颌骨囊肿,已不主张采用直接外科手术刮治,多数研究显示施行开窗减压术可促使新骨生长,缩小骨缺损的范围,从而降低手术的难度,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2-8]。该术式通过引流囊液,平衡囊壁内外压力,使囊壁骨吸收因素消除或减少;通过减压引流、囊肿向心性收缩结合二期的彻底刮治可以明显降低囊肿的复发率[9,10]。减压术治疗成功的前提是在漫长的减压过程中始终能保持囊腔内外贯通,因此,塞制器的应用是一个关键因素。
颌骨囊肿减压术利用塞制器保持引流口通畅,使囊腔内外压力保持平衡,在颌骨功能活动状态下,囊肿外周骨新生,颌骨外形得以恢复[11]。目前临床上对塞制器的要求尚无统一的标准,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12,13]。阻塞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直接导管结扎固定、铸造引流塞或采用弹性自凝材料制作个性化的囊肿塞等。本研究采用的是卡环固位式囊肿塞,此类囊肿塞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佩戴舒适,其固位稳定可靠,能确切有效地保持囊腔内外引流通畅,从而平衡囊壁内外压力。本组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现塞制器装置脱落、引流口闭合者。经囊肿塞减压引流,所有病例面部外形恢复良好,囊性病变均显著减小,骨质修复良好,较好地保持了颌骨的完整性及相关功能,受累牙松动度明显减轻。其中2例患者经囊肿塞减压术后囊肿基本消失,7例患者经Ⅱ期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所有的病例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囊肿复发。
颌骨囊肿减压术疗程较长,需要患者及家属配合方能完成治疗。阻塞器的选择以及术前医嘱、术中定期随访尤为重要。卡环固位式囊肿塞取戴方便,便于患者保持囊肿塞的清洁及囊腔的冲洗,本组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均能配合治疗,保持囊腔冲洗、清洁,在观察期间未出现感染现象。囊肿减压术后期因囊腔的缩小,须适当调磨囊腔内引流管的长度以适应囊腔周边组织形态的改变,卡环固位式囊肿塞的主体为热凝基托树脂材料,便于治疗后期的调改。
颌骨囊肿减压术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Wine等[14]首先应用于下颌骨囊肿的治疗。近年来,这种术式逐渐被接受而在临床推广。本研究应用囊肿塞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塞制器的选择上,卡环固位式囊肿塞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
1 赵熠,刘冰,王贻宁.囊肿塞在颌骨囊肿袋形术后引流中的应用.上海口腔医学,2007,16:592-594.
2 陈井鑫,廖天安.置管减压术治疗颌骨较大囊肿的临床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806-3807.
3 邓刚,周健.上颌骨囊肿手术后引流方式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学杂志,2012,22:285-286.
4 辛俊彤,袁荣涛,卜令学,等.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口腔医学,2011,31:228-230.
5 周健,杜若鸿.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口腔颌面外科学杂志,2012,22:229-232.
6 Anavi Y,Gal G,Miron H,et al.Decompression of odontogenic cystic lesions:clinical long-term study of 73 cases.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11,112:164-169.
7 Torres-Lagares D,Segura-Egea JJ,Rodriguez-Caballero A,et al.Treatment of a large maxillary cyst with marsupialization,decompression surgical endodontic therapy and enucleation.J Can Dent Assoc,2011,77:b87.
8 陈旭.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72例的临床观察.口腔医学,2010,30:687-688.
9 Sun KT,Chen MY,Chiang HH,et al.Treatment of large jaw bone cysts in children.JDent Child(Chic),2009,76:217-222.
10 胡永杰,李思毅,徐立群,等.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研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3:299-302.
11 张志愿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9.
12 余东升,吴晓林,刘斌.个性化囊肿塞在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12,5:398-403.
13 陈井鑫,廖天安.置管减压术治疗颌骨较大囊肿的临床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806-3807.
14 Wine WM,Welch JT,Graves RW.Marsupialization of a dentigerons cyst of the mandible:report of case.JOral Surg,1971,29:74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