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明
[摘要]本文从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这些器物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认为多人舞蹈盆出现在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期的农业经济圈西北部边缘。多人舞蹈纹饰源于狩猎经济模式下的岩画题材,多人舞蹈纹盆的出现是刚刚走上农业经济道路的狩猎采集人群将岩画题材转移到彩陶工艺中的一种表现。欧亚之间草原地带的狩猎采集人群以岩画为媒介,将来自于西亚地区的农业部落多人舞蹈纹饰传播到了甘青地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盆上。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多人舞蹈纹饰;亚欧草原;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22-06
甘青地区的几件马家窑类型的多人舞蹈纹彩陶盆,以其鲜明的人物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精妙绝伦的彩绘艺术,吸引了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美术学、宗教学、符号学等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综合起来其功能主要是与表现原始人群的团结意识、生殖崇拜、狩猎及农业生产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消灾除病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等有关。本文以多人舞蹈纹题材为线索,对大地湾地画、亚欧草原地带的岩画及西亚地区的彩陶题材作了对比分析,以探求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图案的渊源。
一、马家窑类型期舞蹈纹盆的演变规律及其共同特征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期,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了以人物舞蹈为主题的多人舞蹈纹图案。目前,这种多人舞蹈纹盆共发现五件,分别是日本馆藏一件、甘肃会宁头寨乡牛门洞村出土一件、武威新华乡磨嘴子遗址出土一件、青海同德宗日墓地M157出土一件、大通上孙家寨墓地M348出土一件。有关这五件舞蹈纹盆的详细描述在《古代彩陶中的原始舞蹈图》一文中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图1)?譹?訛日本馆藏的这件曲腹盆为宽沿、敞口、浅腹,平底、鸡冠状耳,器型同兰州雁儿湾H1:36相近。构图方式采用三分法将内壁图案等分成相同的三组,外壁的波浪纹及卵点纹也是雁儿湾期常见的纹饰,内壁的中心带圆点的弧边三角纹主要见于马家窑早期至雁儿湾期的陶器,所以这件彩陶盆为甘肃东乡林家中期(相当于雁儿湾期)的陶器,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马家窑类型多人舞蹈纹彩陶盆。牛门洞出土的这件彩陶盆为宽沿,口微敛,腹略深,无鋬耳。器型同日本馆藏的这件较同类器较为接近,但是从腹略深、无鋬耳的特征来看,应略晚于日本馆藏的那件曲腹盆。三分法的构图方式、带有尾饰及较为写实的舞蹈人物形象则与日本馆藏的舞蹈纹盆相近,以弧线纹和宽叶纹相隔人物图案的做法多见于林家中、晚期(相当于雁儿湾期及王保保城组期)。综合来看,牛门洞的这件陶器也应为林家中期(相当于雁儿湾期)陶器,只是略晚于日本馆藏的那件。宗日多人舞蹈纹盆属于宗日墓地一期二段,相当于王保保城期。(2)上孙家寨墓地M384中与舞蹈纹盆一同出土有另外三件盆和一件彩陶钵,这几件陶器同乐都脑庄M1的同类器器型相近,彩陶盆缘面较窄,腹变深,上腹较直下腹渐收,器型不很规整,做工趋于草率;内壁以三分法构图,外壁均饰纽结纹,应和乐都脑庄M1处于同一期别,即林家晚期三段。(3)磨嘴子舞蹈纹盆器型与甘肃河西走廊古浪县博物馆藏彩陶曲腹盆(0016)、(4)酒泉照壁滩遗址第三地点彩陶深腹盆(87JFZ-III-002)、(5)武威五坝山墓葬的彩陶盆(M1:4)等同类器型接近。(6)河西走廊的这些器物为马家窑类型晚期与兰州小坪子阶段接近,是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经天祝地区影响到武威一带的结果,(7)磨嘴子舞蹈纹盆上的宽带纹、水波纹、成组的弧线纹、叶纹、弧边三角纹、卵点纹是小坪子期陶器常见的纹样,所以磨嘴子的这件舞蹈纹盆应该为小坪子期阶段。
这五件彩陶盆的早晚关系是日本馆藏(相当于林家中期或雁儿湾期稍早阶段)—牛门洞(相当于林家中期或雁儿湾期湾稍晚阶段)—宗日M157(相当于林家晚期二段或王保保城期)—上孙家寨M348(相当于林家晚期三段)—磨嘴子(相当于小坪子期)。它们反映了甘青地区舞蹈纹盆的演变过程,从器型来看,舞蹈纹盆的演变规律是由敞口变为直口再变为微敛口,由宽沿变为窄沿,浅腹逐渐变为深腹,晚期的下腹内收。做工由精致趋于粗糙,晚期的器型不是很规整,器表粗糙,似未经打磨。彩绘中的人物形象由写实逐渐变得抽象和简化,到了晚期,仅以圆点和线段来表现人物的头、下腹、躯干、四肢、发辫和尾饰。雁儿湾期的舞蹈纹盆外壁饰以水波纹和卵点纹,林家晚期变为纽结纹,小坪子期为外壁以弧边三角纹、宽叶纹和弧线纹为主。
在构图方式上,几件舞蹈纹盆内壁近底部均有数道水波纹和一道横带纹,以三分法将内壁主题纹等分为三组,各组人物图像以宽叶纹或弧边三角纹进行分隔。在图案元素上,几件器物均以人物、卵点、水波、横带、宽叶纹、斜线纹、弧线纹、弧边三角纹为基本组合元素,各构图元素均有相对固定的分布位置。除宗日遗址的人物下肢多并拢在一起看不出尾饰外,其他舞蹈人物形象均带有或长或短的尾饰。其中日本馆藏、牛门洞及上孙家寨的人物均为五人一组,人物形象较为相似,写实性较强,均有尾饰。而宗日与磨嘴子的人物形象相近,用较为抽象的圆点和线段来表现人物的头、下腹、躯干、四肢、发辫和尾饰。人物每组人数分别是13人和9人。
二、从舞蹈纹盆的时空分布特点看当时社会的经济形态
这几件文物纹盆均产生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期(公元前3290年至公元前2880年),(8)这一时期是马家窑文化迅速扩展的时期,以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为例,在马家窑类型期,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马家窑类型遗址的分布区域由化隆县黄河北岸支流伊沙尔河口一带逆黄河而上到达共和盆地的同德宗日一带;湟水流域则由民和县米拉沟河下游逆湟水河而上到达大通长宁及湟中多巴一带。这一时期,许多原来从事狩猎经济的人开始走向了农业化的道路,主要食物来源从猎取动物转变为种植粟和黍等谷物,人们从食物链的最高端一下子到了食物链的最低端,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动,降低了生活成本。从此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善社会组织和丰富精神生活。彩陶的繁荣与农业化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纹盆的出现是人类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进而促使精神生活走向繁荣的体现。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以陇西至青海东北部的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东北至宁夏南部,西北至酒泉东南部,(9)西南至青海同德宗日,南达白龙江上游甚至四川西北部。(10)从这四件有出土地点的多人舞蹈纹盆的分布来看,它们均出现在马家窑类型分布的西部和北部边缘地带,也就是马家窑类型期农业经济圈与周边采集狩猎经济圈的交融地带。处于这一地带的人群是新时期晚期阶段最后一波受到农业经济影响的人群,即原来从事狩猎经济的人群刚刚走向农业化的道路,由于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一般是河谷上游地带,属农业的后开发区,土壤、水及光热等农业条件赶不上河谷中下游地区,而动物资源相对丰富,这一带的人们一般处于半农半猎的经济模式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保留着狩猎经济模式和狩猎经济模式下的一些生活习俗。以宗日遗址为例,宗日遗址地处马家窑类型的西南边缘,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宗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旱作农业在先民食物中的地位逐渐增强,而渔猎活动逐步减少。(11)通过对宗日动物骨骼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发现有黄牛的蓄养外,未见猪和羊的蓄养,人们的肉食来源主要是狩猎。(12)这种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区残存的狩猎经济模式在舞蹈纹盆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舞蹈纹盆上这种多人舞蹈的集体社会活动可能来源于狩猎经济模式下岩画中的多人舞蹈题材;二是舞蹈纹盆的人物形象多带有尾饰,而尾饰是狩猎人群的基本着装。
三、彩陶纹盆上的多人舞蹈纹饰与狩猎经济时代岩画中多人舞蹈题材的渊源关系
牛门洞、上孙家寨、磨嘴子多人蹈纹盆上的人物图像均带有尾饰,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乃至青铜时代,以狩猎为主题的岩画中人物形象也多带有尾饰。尾饰是史前狩猎人群常见着装,为了取得狩猎的成功,猎人一般披上兽皮系上兽尾,伪装成动物,达到迷惑和引诱猎物的目的,以便尽可能近地接近动物而发起攻击。一般在狩猎活动开始之前要进行以祈求 狩猎成功为目的狩猎巫术活动,表现形式类似于狩猎前的演练,也是要披上兽皮、露出尾饰。狩猎成功后也会带上分得猎物跳庆功舞,尾饰逐渐成为狩猎人群的一个常见的标志,(13)所以说舞蹈纹盆中人物尾饰是狩猎部落进入农业社会时原有狩猎文化因素在彩陶上的体现,是岩画题材向彩陶载体的转移,一定意义上也是狩猎文化因素与农业文化因素结合的产物。多人舞蹈题材来自于狩猎经济模式下的岩画题材,在北方岩画题材中,多人舞蹈纹通常被认为是与祭祀或宗教有关的集体社会活动,创作岩画本身是此类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岩画的创作一般选在水草丰美、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岩体附近。多数大型岩画附近往往能找到与之对应的遗址或墓葬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大型岩画附近是狩猎或游牧人类群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活动场所和政治中心,决定围猎计划、祭祀、战争等部落内重大事情往往在岩画附近举行,大型岩画题材起到促进部落的团结、协调统一行动和原始社会教育的作用。这些狩猎部落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以后,旧有的观念及习俗不会突然地改变,而且有继续存在的现实需求,但是许多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带由于缺少自然的岩体并不具备制作大型岩画的条件,而来自东部农业部落成熟的彩陶工艺是岩画题材最好的表现载体,像接受农业文明一样,自然会被刚刚从事农业生产的土著狩猎人群所接受,从而使固定的岩画变成了可移动的岩画。我们注意到一些精美的大型彩陶器一般出土在聚落中的大中型房址,被氏族首领所掌握,如大地湾遗址中的精美彩陶多出土于大中型房址中。(14)在彩陶器的修复、整理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和其他陶器相比,精美的大型彩陶器器底磨损程度很高,说明此类器物被人们所经常使用,有些彩陶还有修补的痕迹。种种迹象表明,这种精美的大型彩陶器在人们的生活中处于一种较高的位置,可能与史前祭祀活动有关。集体舞蹈纹盆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替代了大型岩画的功能,多人舞蹈纹盆的出现是马家窑文化形成的地方因素的重要体现。
马家窑类型多人舞蹈纹盆出现以前,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中仅见到一例以人物舞蹈为题材的画面,那就是距今约5000年(15)的仰韶晚期文化(大地湾四期文化)中发现于F411的地画,(16)关于该地画的解读有“狩猎说”、“丧葬说”、“驱鬼说”、“驱虫说”、“男性崇拜说”、“生殖崇拜说”等。笔者认为“狩猎说”较为可信,该画面是狩猎前进行的祈求狩猎成功的媚神巫术表演或狩猎成功、分得猎物后进行的欢庆舞。理由有五:一是图中男子的尾饰是北方岩画题材中狩猎人的常见装束。二是在北方岩画的狩猎题材中往往用夸大的男根来表示猎人的雄健与强悍,以显示其与野兽搏斗的能力和高超的狩猎技能。盖山林先生对阴山岩画中的一幅男子狩猎图作如下描述:“在原始猎牧民看来,男子生殖器的大小,不仅是此人壮健与否的指示器,也是健美程度的测试物,持弓男子生殖器格外大,他一定是一位超凡的狩猎能手了。”(17)三是人物脚下被俘获的动物表现方式在北方岩画题材中较为常见,常常通过侧视的方式用成组的折线或螺旋纹表示虎、狼等猛兽健硕的肌肉。四是其他几种说法不能合理解释人物与动物之间残留的一些类似“丁”字形的墨迹,“狩猎说”解释其为已经肢解的动物是比较合理的。五是与大地湾地画所表现内容相近的题材也出现在狩猎人群所遗留的岩画中,如阴山岩画图391的双人狩猎舞虽然可能在时代上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构图特征和反映狩猎活动的制作动机是一致的(图2)。(18)所以说大地湾地画的题材来源也是与北方的狩猎人群有关的,而不是源自于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仰韶文化。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址墙壁或地面施彩作画做法见于中亚土库曼斯坦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哲通文化(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19)和安诺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20)其年代早于大地湾四期的F411地画,二者似乎存在着渊源关系。
在北方岩画体系中,这种多人舞蹈的题材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较为流行,这些岩画题材由北方草原地带的原始狩猎人群和青铜时代以后的游牧人群所制作。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地区分布有数万幅的岩画。(21)继续向西,在西伯利亚南部(哈卡斯、阿尔泰、图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耳其等中亚及西亚地区也有大量的分布。(22)在这条岩画带上,国内代表性的岩画有内蒙古东马鬃山岩画、阴山岩画、乌兰察布盟岩画、阿拉善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中卫岩画,甘肃靖远吴家川岩画、金昌县北山岩画、嘉峪关黑山岩画、玉门市的鹿子沟和石墩子梁岩画、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鬃山岩画,新疆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地区,其中阿勒泰地区有阿勒泰市阿克塔斯洞窟彩绘岩画、哈巴河岩画、吉木乃岩画、富蕴县唐巴勒塔斯洞窟彩绘岩画等。(23)这些岩画存量很多,但是正式调查登记、发表的却很有限。在新石器时代,创造这些岩画的北方原始狩猎采集人群与以农业为基础的仰韶晚期文化、马家窑文化人群曾发生过交流与联系,许多图案、符号既出现在彩陶上又出现在岩画中,如彩陶上的多人舞蹈纹、太阳纹、圆圈内接十字纹、十字纹、螺旋纹、同心圆纹、卵点纹、蜥蜴纹、鸟纹、三角纹、“卐”字纹等也见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中卫岩画等北方岩画题材中。只是由于岩画缺乏精确的断代手段,难以确定这些图案最初是来源于岩画还是彩陶,但是从狩猎采集人群向农业人群转化的大的趋势来看,仰韶文化晚期至马家窑类型期农业文化中新出现的一些彩陶图案,可能是来源于周边地区狩猎采集人群所创作的岩画题材,这些图案成为马家窑文化形成的地方文化因素之一。以多人舞蹈为题材的岩画见于内蒙巴林右旗东南胡日哈苏木境内的东马鬃山岩绘、(24)苏尼特左旗巴彦哈尔塔西南呼和楚鲁岩画、(25)橙口县托林沟岩画、(26)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南山崖岩画、(27)阴山格尔敖包沟岩画、(28)宁夏贺兰口岩画、(29)甘肃嘉峪关的黑山岩画、(30)新疆哈巴河县多特洞窟红色崖壁画岩画、(31)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巧尔黑岩画、(32)蕴县唐巴勒塔斯洞窟岩绘、(33)富蕴县唐巴勒塔斯岩绘、(34)新疆石门子呼图壁岩画、(35)哈萨克斯坦的六人舞蹈岩画、(36)土耳其贝约克·达什地区的岩画等。(37)这些多人舞蹈岩画的年代多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多数多人舞蹈的岩画还不能精确断代。目前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多人舞蹈的岩画多出现在欧亚之间草原岩画带的东西两端,东端的新石器时代多人舞蹈岩画有内蒙巴林右旗东南胡日哈苏木境内的东马鬃山岩绘、橙口县托林沟岩画、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南山崖岩画。西端的有土耳其贝约克·达什地区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连臂舞蹈岩画、土耳其贝约克·达什地区公元前6000年的连臂舞蹈岩画(图3)。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集体舞蹈为题材的亚欧之间草原岩画走廊的东西两端,都存在有多人集体舞蹈为题材的彩陶文化,它们都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东端的多人舞蹈纹饰出现在中国西北甘青地区的马家窑类型期(公元前3290年至公元前2880年),西亚地区的多人舞蹈彩陶纹饰主要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巴基斯坦西部,流行于公元前8000年末至公元前6000年前,公元前6000年以后,多人舞蹈题材逐渐在西亚地区逐渐衰减,在公元前3000年趋于消失。(38)西亚地区的舞蹈纹饰出现的年代早,延续的时间长,分布的区域广,表现的方式多样,对南亚、中亚甚至中国西部的多人舞蹈纹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亚的舞蹈纹于公元前9000年最早出现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黎凡特地区,这一时期多为刻在石板或石盆上的雕刻。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时,向东扩展到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在公元前7000年晚期到达巴基斯坦西部的梅赫尔格尔地区。同时又向西部和北部地区推进至安那托利亚、阿美尼亚、希腊、巴尔干和东南欧洲。从时间上看,公元前7000年左右,舞蹈纹饰的分布范围最广,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鼎盛时期。约在公元前6000年,中心地区由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转移到埃及等地区,但规模和数量已大不如从前。公元前3000年,舞蹈纹饰在西亚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西亚各地舞蹈纹的表现方式各有特色,分布于伊拉克、叙利亚北部和土耳其东南、伊朗、巴基斯坦地区的舞蹈纹以彩陶为表现方式。近东西部和北部地区从黎凡特到安那托利亚和亚美尼亚则普遍采用浮雕手法来描绘舞人像,也有用石板上的阴线刻和壁画表现的。东南欧的彩陶上常见的舞蹈人像采用的技法大多为贴塑,很少见彩绘或阴线刻(图4)。(39)西亚地区的多人舞蹈彩陶器年代要早于中国西北甘青地区,当西亚地区的多人舞蹈纹衰落的时候,甘青地区的多人舞蹈纹彩陶才开始出现。
从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之间狩猎采集人群所创作的岩画题材中都存在有以多人舞蹈为题材的作品,在青铜时代以前,欧亚草原地带的多人舞蹈岩画的制作者主要是狩猎采集人群。游猎的特点就是活动的范围大,往往没有固定的区域,动物因人类的追逐很容易改变规律性的活动区域,越是远离人类越是安全,在人类经常活动区域的动物,由于经常受到人类的捕获和惊吓,一般警觉性很高,潜移默化地保持着与人类的距离,使得人类捕获动物所付出的劳动成本很大。对于人类来说,要想取得丰厚的狩猎成果,需要不断地改变游猎场所,往往越是在人迹罕至的游猎区域,动物对人类的警觉性越低,狩猎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狩猎采集经济晚期阶段,由于人口的压力使得狩猎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北方漫长严寒的冬季,由于缺乏可以采集的植物,动物资源是唯一的食物来源,这就迫使人类跑更远的路到自然条件更艰苦的地方去追逐猎物,由于狩猎活动的范围增大,客观上促使更大区域的游猎部落的互动,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农业人群的文化一般是以河流为主线进行的线形传播,而游猎和游牧民族往往轻易地跨过山系进行远距离的传播,与定居农业和游牧经济相比,游猎经济下文化因素传播性和穿透力更强,所以狩猎经济晚期阶段,欧亚草原地带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很大,来自西亚地区的多人舞蹈纹饰有可能通过狩猎人群以岩画为媒介传播到甘青地区马家窑类期的彩陶器上。
虽然仰韶文化的“西来说”已经得到彻底否定,但也不能因此否定远古以来亚欧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东西方人群就有了来往,西方的勒瓦娄哇石器技术东传和中国北方东谷坨石器技术的西传,拉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序幕。(40)新疆地区的细石器基本上也是非几何形的华北细石器工艺,说明旧石器晚期阶段至新石器早期阶段的北方草原的文化也是有着大范围的互动和交流的。在新石器早期约公元前6000年前中亚地区已经驯养了绵羊,(41)而在距今5600~5000年左右,家养绵羊可能已经引入甘青地区。(42)在公元前3世纪,源于西亚地区的小麦、权杖、青铜器等可能经中亚地区传入中国西北地区。(43)中国西北地区与西亚地区的多人舞蹈纹盆在人物连臂的姿势,三分法构图方面相近,人形蛙纹、网纹等其他彩陶纹饰方面也有相似之处。此外,上文提到的大地湾四期地面作画的方法见于中亚土库曼斯坦的哲通文化和安诺文化。各种迹象表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来自西亚—中亚的多人舞蹈纹饰、小麦、绵羊、青铜器、权杖、地画、卐字纹等文化因素已传播到了甘青地区。另一方面,来自中国西部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半地穴式居址、二次葬、双孔或单孔石刀,磨制石斧、锛、凿、串珠、陶器底部的席纹或篮纹等文化因素影响到了南亚次大陆东北部帕米尔山谷的布尔扎霍姆遗址(Burzahom,也译为布尔扎洪,3000 BC—2500BC)。(44)
四、结语
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雁儿湾期,甘青地区的黄河上游流域的彩陶图案中出现了具有写实风格的多人舞蹈纹盆,相当于林家晚期二段多人舞蹈纹盆出现在黄河上游的青海同德宗日遗址,相当于林家晚期三段出现在湟水河上游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在小坪子期出现在河西走廊的磨嘴子遗址。这种舞蹈纹盆分布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西北部边缘,处于农业经济与狩猎经济的交融地带,与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岩画中的多人舞蹈纹图案有着渊源关系,是狩猎部落向农业部落转型过程中狩猎文化因素到农业文化的转移。这种多人舞蹈题材的载体经历了由岩画到彩陶的转变,图案中人物形象的尾饰是狩猎文化因素的象征,同时表明了该部落的农业化程度。这种源自于狩猎部落的多人舞蹈纹图案是马家窑文化形成的地方文化因素之一。随着农业化程度的加深及个体家庭的出现,这种代表狩猎文化因素的多人舞蹈题材逐渐淡化以至于消失,但是在农猎结合的边缘地区仍有长时间的影响,特别是对以后的四坝文化的多人舞蹈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甘青地区马家窑类型的多人舞蹈纹图案同公元前9000至公元前6000时期的西亚地区的多人舞蹈图案相比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有可能是欧亚之间的狩猎人群以岩画为媒介,将来自于西亚地区的农业部落的多人舞蹈纹题材传播到甘青地区马家窑类型的多人舞蹈盆上。
[注 释]
①欧阳希君:《古代彩陶中的原始舞蹈图》,《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第3期。
(2)陈洪海:《宗日遗存研究》,北京大学考古系2002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05页。
(3)张忠培、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见《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66页。
(4)(5)(7)(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第235页、第415页、第235页。
(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塔儿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及五坝山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3期。
(8)严文明:《马家窑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305页。
(10)范永刚等:《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成都考古发现·2000》,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11)崔亚平等:《宗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4期。
(12)安家瑗、陈洪海:《宗日遗址动物骨骼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232~240页。
(13)盖山林:《从阴山岩画看我国古代北方游牧人的舞蹈艺术》,《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14)(1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699页、第435页。
(15)于嘉芳、安立华:《大地湾地画探析》,《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17)盖山林:《中国草原岩画与古代猎牧民的生命意识》,《美术史论》,1992年第2期。
(18)(26)(27)(28)盖山林:《阴山岩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第257页、第21页、第224页。
(19)(20)夏鼐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647页、第17页。
(21)盖志毅、盖山林:《我国北方草原古代猎牧经济的岩画学观察》,《农业考古》,1992年第1期。
(22)安泽卓尔·茹瓦杜斯基著,杨超译:《审视中亚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6日A05版。
(23)张文静:《中国岩画的区域分布及特点比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第3期,第59~62页。
(24)(25)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316页、第208页。
(29)王系松等:《贺兰山岩画》图版1,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嘉峪关黑山古代岩画》,《考古》,1990年第4期。
(31)(32)赵养锋:《略谈阿尔泰山岩画中的舞蹈图》,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编:《岩画》第1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6页、第43页,。
(33)苏北海、孙晓艳:《新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洞窟彩绘岩画》,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编:《岩画》第1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34)刘青砚、刘宏:《阿尔泰岩画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35)王炳华:《新疆天山生殖崇拜岩画》,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6页
(36)李淼、刘方:《世界岩画资料集》,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37)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38)(39)约瑟夫·加芬克尔著,杨谨译:《试析近东和东南欧地区史前彩陶上的舞蹈纹饰》,《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1期。
(40)刘学堂:《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初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47~56页。
(41)苏公立:《论中亚石器时代文化》,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6~17页。
(42)傅罗文、袁靖、李水城:《论中国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家养动物的来源及特征》,《考古》,2009年第5期。
(43)李水城:《文化馈赠与文明的成长》,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0页。
(44)A.H.丹尼、V.M.马松等:《中亚文明史》(第1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95~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