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山傅家门遗址史前文化遗存看中华祈福文化之源

2014-10-10 15:52宋建勋裴应东
丝绸之路 2014年18期

宋建勋+裴应东

[摘要]祈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甘肃武山傅家门遗址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武山境内历代祈福文化遗存,拟就祈福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略作探析。

[关键词]武山傅家门遗址;祈福文化;华夏福源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20-02

祈福,即祈求赐福。《说文解字》:“祈,求福也”;“福,佑也。”意为祈求神灵保佑,逢凶化吉。渭河上游武山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境内狼叫屲遗址出土的距今3.8万年的“武山人”头盖骨,是迄今甘肃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骸之一。武山是陇上著名的祈福圣地,境内古代祈福遗存众多,有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的水帘洞石窟群、唐代大规模开凿的木梯寺石窟群、宋代祭天祈雨的风雨雷雨坛、元代的官办佛教寺院——圣寿寺。1991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甘青工作队在武山傅家门遗址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国内最早的刻画符号的卜骨、长方形祭祀坑。这表明人类最初的祈福行为源自原始先民的祭祀、占卜活动。进入阶级社会,“国家大事,唯祀与戎”,祭祀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习俗。武山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上的北周柱国大将军尉迟迥题记载明 “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周祚与日月俱永”,这表明国泰民安是古代官方祈福的主旨,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山县西南约25公里的榜沙河岸第一级台地上,隶属马力镇傅家门村。遗址高出河床约10~30米。其范围东起榜沙河滩,西到刘家山脚,北至榆林沟,南达七里沟。东西约500米,南北约900米,总面积约40余万平方米,暴露文化层厚约0.5~3米。1958年,甘肃省博物馆普查文物时发现了该遗址,① 1963年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又进行了复查,1991年开始正式发掘,前后经历了三个年度五次发掘工作。共开5×5米探方48个,揭露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址11座,窑穴14个,墓葬2座,祭祀坑1座以及不同文化类型石、陶、骨等器物近1000件。②因地貌和文化性质之差异,把该遗址分为北、中、南三区。北区是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之堆积;南区是马家窑文化之堆积;中区是齐家文化之堆积。

一、傅家门遗址仰韶文化石岭下时期(距今5500~4900年)的祭祀、占卜活动是祈福文化的起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无法防御自然灾害,无法解释生老病死,对天地万物和各种自然现象认识十分有限。人类无力战胜大自然,就相信大自然中存在某种强大的神秘力量,它作用于世间万事万物,操控着人们的幸福和灾祸。于是就产生了惧怕和无助的心理情绪,并以一种敬畏的心情来顶礼膜拜,力求与之修好,于是便产生了祭祀行为。

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祭场反而最质朴。《礼记·礼器》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礼记·祭法》称:“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也就是说,只有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武山傅家门遗址石岭下文化出土的长方形祭祀坑中发现有刻画符号的卜骨6件,阴刻符号“一”的平底瓶,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祭祀文化的考古实物资料。③长方形祭祀坑内出土了“太牢三牲”④羊、猪和牛的肩胛骨,其上用石质尖状器刻画“Ⅰ”、“Ⅱ”、“S”等符号,与八卦中的阳爻、阴爻以及太极图相似。或许这是伏羲在本区创立“先天八卦”的考古支撑,这些阴刻符号也为探讨文字起源提供了新资料,更是当时人们进行占卜、祭祀活动的直接证据。臧振指出:“原始人追求存在物的神秘属性,感知事物间的神秘联系,为的是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它。他们对自己的意志有充分的自信。而表达这一意志的方法,便是巫术。巫术是原始人心目中影响和改造外界的最有力的方法……巫术是过去时代人们同自然和社会斗争的一种形式。”⑤占卜是祭祀的重要内容,也是巫术的一支,《礼记·少仪》曰:“为人祭曰致福。”可见,先民为求农业丰收,狩猎成功、人口繁衍、祛灾避凶等愿望而进行的占卜、祭祀活动和祈福紧密联系,占卜是祈福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祈福也是人们祭祀的一种很好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的会意字,所以福字在古代有祭祀用的酒肉的意思。这种习俗在历代传承保留下来,直到今天,祈福文化中酒和肉依然是很重要的元素。

二、傅家门种谷台遗址马家窑彩陶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是祈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马家窑彩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明珠。武山傅家门遗址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主要有旋涡纹、蛙纹、鱼纹等纹饰,这种原始稚朴的具有强烈装饰风格的纹饰表现着人类最初的丰厚精神与文化内涵。这些彩陶纹饰图案美观、和谐,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精神情感。具体视觉形象承载着寓意其中的“神秘的观念”,也是源于先民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客观认识的表现。图腾、巫术和物候历法参照物的创造欲求成为彩陶象形纹饰发生的外在动力。⑥旋涡纹似蛇的盘曲状,水波纹似蛇的爬行状,或许就是先民们的图腾崇拜;蛙纹则是先民们因蛙有超强生殖力而祈求人丁兴旺的生殖崇拜产物。在该遗址石岭下文化层曾出土了国宝级文物鲵鱼纹彩陶瓶,也在马家窑文化层出土了鱼纹瓮、鱼纹盆等,先民们心目中鱼有驾驭洪水、保护田园的“灵性”,具有氏族保护神的性质,也含有浓郁的巫术寓意。兽的力量就是神力量之标志。⑦学者们认为中国龙文化起源于马家窑文化。⑧《说文解字》释龙:“鳞虫之长。”中华民族共同图腾——龙就是这时期把鱼、蛇、蛙等许多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⑨龙在祈福活动中被作为瑞兽祥禽而敬畏和崇拜,龙文化是祈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达形式。龙是造福众生、福佑黎民的福龙和吉祥之物,即所谓福生龙。庞进先生在《中国龙文化》一书中指出:“首先,福生龙是水利神和农业神,以兴云布雨、司水理水为天职,以天下人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为理想境界。其次,福生龙是人格神,中国古代的创世英雄、圣哲明君、精英贤良,多有龙之比、龙之名、龙之誉,这些人物所开创和从事的兴国利民的事业,所建立的千古传颂的功德,也都是福生龙的事业和功德。再次,福生龙是吉祥神,具有显灵和兆瑞的神性,人们相信,福生龙能给他们带来绵延不绝的幸福和嘉惠多多的好运。当然,福生龙既是造福众生的龙,也是幸福自身的龙,是将造福众生与幸福自身相统一,且以造福众生为最大幸福的龙。”⑩直到今天,龙的民俗活动多与祈福有关。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在这一天要吃炒豆、吃猪头、剃龙头,以图吉利。

三、傅家门种谷台遗址齐家文化(距今4200~3600年)是祈福文化的集中表现

《说文》释玉:“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即玉是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穿起来。古人用玉象征万物,“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三通。“玉之美与天合德”,古玉器中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自古西土出美玉,武山傅家门遗址齐家文化出土的玉器数量较多,造型美观、简朴凝重,主要有玉圭、玉璧、玉琮、玉璜等,现藏于武山县博物馆,其中一件玉琮材质就是今天武山本地的鸳鸯玉。

从遗址出土的齐家玉器来看,本区的原始先民们在很早的生产与生活中就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玉礼祈福文化。“玉,亦神物”,齐家先民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给玉器赋予了不同寻常的宗教图腾意义。玉被赋予了超自然属性和一些人格化的内涵,从而成为当时祀神与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物质依托。(11)玉器已经从产生之初的“石之美者”最终转化为一种社会化、礼仪化、宗教化的产品。其器物的雕刻形制并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和神圣的社会功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这些玉器完全成了人们生活中祛除灾难,可以沟通天上神祖和地上生民的灵物,希望在祭祀祈福时,神灵和祖先能听到他们的诉求,满足他们的需要。玉器的神性不仅仅在于玉石本身被赋予的“通神”的神力,这些玉器都代表着当时人们的一种情感和观念,佩玉能辟邪,贡玉能祈福,比如,玉璜代表“通天虹桥”,玉璧则象征“幸福天门”。(12)玉的福文化影响深远。到了后来,葛洪《抱朴子》也载:“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直到今天,玉能避邪消灾、吉祥如意、长寿多福、安宁平和、家和兴旺、事业腾达的思想观念仍然深入人心。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渭水上游地区则是黄河流域古文明的源头之一。在本地区考古发现的傅家门遗址史前祈福文化遗存应该是中华祈福文化源头之一。该遗址文化遗存距今约5500~3600年,有着近两千年的祈福文化的连续,而且没有中断,其年代之久、延续时间之长、文化序列之完整、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注 释]

①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渭河支流南河、榜沙河、漳河考古调查》, 《考古》,1959年第7 期。

②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甘青工作队:《甘肃傅家门史前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4期。

④见《大戴礼记·第五十八·曾子天圆》。

⑤臧振:《蒙味中的智慧》,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⑥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⑦巴赞著:《艺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⑧王羌、钱汉东、郑云峰、立山:《中国龙文化起源于马家窑文化》,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⑨见闻一多《伏羲考》。

⑩庞进:《中国龙文化》,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11)刘斌:《神灵与艺术的结合——良渚文化玉器》,《荣宝斋》,2006年第6期。

(12)彭兆荣:《四重证据法重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