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生理念的系统工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2014-10-09 01:25江新JIANGXin杨轶雯YANGYiwen朱沛文ZHUPeiwen李琦LIQi
价值工程 2014年2期
关键词:系统工程理念思维

江新 JIANG Xin;杨轶雯 YANG Yi-wen;朱沛文 ZHU Pei-wen;李琦 LI Qi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 443002)

(College of Hydraulic&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China)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高校面对经济、科技的新发展,传统的系统工程教学理念、内容和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系统工程属于应用科学层次,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1]。该课程所提供的思维方法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很多高校在开设这门课程中却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了给予大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思考的机会,忽略了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系统思维、统筹兼顾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在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互生理念,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引发思考、发现自我的教与学的平台。

1 互生理念的阐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互生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课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上毫无约束的发言,进行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思维上的碰撞,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课程内容。学生依靠教师提供的互生教学实现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全面发展;教师依靠学生创造性学习发展创新技术,依靠环境多元资金资助推动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环境依靠学生踊跃创新创造价值体系,依靠教师创新教学促进创新教育发展。这就是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互生互利关系。

学生、教师、环境三个要素相互依存、互生互动、相得益彰。任何一个要素的缺损都会导致整个互生互动链条的断裂。在学生、教师、环境链条中,以学生为主体、成就学生个体即意味着促进整个互生互动良性循环,因为个体的成败关乎整个循环链的存亡[2]。在这个互生互动链条中,关键是处在中间地位的教师能不能通过创新教育培养为社会所接纳的创新性人才。也就是说,若接受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和发展能力和成效明显高于未接受创新教育的学生,则教师在这一互生互动循环中发挥了关键节点作用。反之,则学生、教师、环境创新教育互生互动不能成立,创新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学生—教师—环境互生链条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教师—环境互生链条

2 《系统工程》课程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2.1 《系统工程》课程的目的 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非常突出的学科[3]。对于学生来说,开拓他们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才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系统工程中体现的系统思想改变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当中,应该着重于引导学生树立完整的系统观,从系统的、全局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系统思维、系统观念方面的智力支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运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和处理复杂问题[4]。互生理念正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思维上的碰撞交流这样一个平台。

2.2 《系统工程》课程的研究内容《系统工程》课程研究的内容广泛而又全面,其参考教材有很多种类,但各种参考教材的核心内容大都包含以下内容:①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性、系统的结构与分类、一般系统论;②系统分析:典型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③系统模型:系统模型方法、系统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模型;④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任务分析、功能分析、系统综合、系统权衡、设计评审、系统研制规范与配置管理[5]。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能够找到一种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开启管理决策的新思路,找到一把开启其他学科研究的万能钥匙。

3 教学模式的创新

基于互生理念的系统工程创新教学模式,是在学生—教师—环境三个要素相互依存、互生互动的情景下产生的,创新教学的实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这样一个互生链条得以实现。创新并不是某一个别天才人物的灵机一动,而是这个链条系统为适应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调整,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在这个理念支撑下,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模式可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创新。

3.1 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使学生兼具人文和科学知识的修养。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就可以顺利地掌握一项专业技能[6]。《系统工程》应该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课程不断进行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上毫无约束的发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与思维上的碰撞交流。如此课堂教学自由而有节奏,热烈又不失理性,让课程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结合。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以读为标,利用可用的教学资源设计,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确立教学目标,并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相协调。目标定位准确、具体后,即能实现创新教学的可操作性。

互生理念不仅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的教学,而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比如在系统评价模型的内容中,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分小组或独立承担一两个小型模型研究[7]。学生通过课后亲自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研究等过程,然后在下节课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学习心得和遇到的困难,进行互相交流。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因此,学生依靠教师提供的话题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创新能力;教师依靠学生创造性学习发展创新教学,依靠学校的有限资源推动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踊跃创新、教师创新教学提供良好的空间和时间。从而使得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正是在这种互生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系统工程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兴趣引导下,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2 教学环节的创新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8]。因此,《系统工程》的教学也应环环相扣,使学生一教师一环境这个互生链条能够以持续稳定的状态向前发展。首先,教师将教学过程以一种让学生快乐并想要主动去接受的方式展开,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智力小游戏等的形式让学生提起积极性。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以智力小游戏的形式先将学生导入学习状态。然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让学生自主自发的去学习,自觉去琢磨探讨教学内容,从而有想法、有目的深入学习,这样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增加了教学效果。教学中更多的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的互生互动环节,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口传身教。如此可以使系统工程的知识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传授,避免了一些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当然,在系统工程领域,经常有新的内容涌现出来,教师应当尽量把新的内容用话题的形式加进教学环节,时刻让学生了解系统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状况,引入新的内容既可增加课堂活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新与旧的有机结合。学生也必须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讨论时积极的表现。学生各抒己见的同时又可以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在互生理念指导下,教师同样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教学环节。写作不但能培养人的想象力与逻辑推理的能力,还能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大学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一种需要经过刻苦训练而后才能获得的一项技能,是一个深思、分析和反复练习的过程。初级阶段写作训练能够培养学生适合大学学习的智力技能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较高阶段写作训练能将写作与不同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自觉写作的机会,以及与教师不断交流和进行有意义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写作能力的加强,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汲取更多的知识。

4 结语

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和教师应该大力充实互生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通过互生理念的指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中,许多学生学得主动、有效,提高了参与度。课堂也不再是教师单方面授课的地方,而成为了师生互相交流的场所。学生也响应这种互生互动的氛围提高了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发现了自我。因此,为了适应时代改变的需要,系统工程教学应转变教育观念,健全培养机制,完善教育措施,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张涛.管理系统工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02:164-165.

[2]游振声,李华.学生大学社会:互生互动视域下创业教育价值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75-79.

[3]汪应洛.系统工程[M].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理念思维
京德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工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广州新型有轨电车通信系统工程应用创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复杂系统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