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经济转型的借鉴

2014-10-09 07:05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赵贤文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国民经济工业化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贤文

日韩经济转型的借鉴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贤文

中国已经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决定了经济的未来面貌。当下中国与日韩两国的经济转型前期各项经济社会指标处于同等水平。理论上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步入第四阶段:工业化成熟期,也即将面临着转型。日、韩两国转型动因各异,中国与韩国转型动因大致相似,日韩同属转型较为成功的国家,相较而言,日本又比韩国更加成功,日韩经济转型的经验与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中国经济 日韩经济 经济转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眼下已经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作为一个“赶超经济体”,摆在中国面前的结局有两种:一种是像东亚近邻日韩一样,从相对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摇身一变,挤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另一种则是像拉丁美洲国家一样,在20世纪初华光一闪,而后便陷入漫长的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凋敝,内乱不断。在亚洲各国中,日韩同属转型较为成功的国家,相较而言,日本又比韩国更加成功。

中国经济眼下处在的发展阶段相当于日本六十年代末以及韩国八十年代末的水平。根据《世界经济千年史》的作者麦迪逊计算,以1990年国际元为标准,中国2010年人均收入是8615,日本1969年人均收入是8869,韩国1990年人均收入是8704。中日韩三国举办奥运会的时点也耐人寻味:中国是2008年,日本1964年,韩国1998年。另一个支持数据是工业化水平,1968年日本的第二产业水平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是46%,2010年中国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是50%,韩国因其情况比较特殊,在经济起飞时,服务业就比较发达,所以第二产业在1988年占国民经济比例较低,只有35.5%。还有劳动力人口比例、城市化率、户均汽车、户均冰箱彩电等等这些相似的指标都印证了中日韩三国的发展在阶段上的错落一致。

工业化理论之父、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将经济的发展分成五个阶段:传统社会;工业化准备阶段;工业化起飞阶段;工业化成熟;消费社会。按照他的解释,在工业化起飞阶段,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应该在10%以下,第二产业迅猛发展,占国民经济的绝对大头;而到了工业化的成熟阶段,服务业将会超过第二产业,取而代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六十年代末期的日本已经进入工业化的成熟阶段,劳动力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达到峰值的56%,整个社会经济享受着高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同时,衡量资本产出效率的指标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低于5,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说明投资非常有效率。但是盛极而衰,依循旧有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人口红利会不断消失,工业化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随着青壮年逐渐老去,社会的老年人口抚养比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也在降低,经济发展初期普遍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此时人均资本较低,任何资本深化的投入,都会带来经济的强势增长,所以资本的边际产出在这个阶段可以维持在高位水平。但是当资本深化达到一定程度,资本的边际产出就会缺乏效率,不能再单纯地依靠增加资本拉动经济增长,这时经济就面对转型的问题。

所谓的转型就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需求重塑,从投资为主导向着消费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改变。抛开外部因素不谈,一国的总需求必定与总供给相等,而总需求主要由消费、投资与政府开支组成。政府的开支由政府组织成本决定,长期来看,这块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而影响一国总需求最主要的因素在投资和消费。由于投资在工业化初始阶段的边际产出较高,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大力发展投资显得格外必要,而到了经济转型期,就必须走消费拉动经济这条道路,否则会导致产能过剩,或者经常性项目失衡,产生巨额的外汇流入,这样两种结果都是不可持续,也不满足提高社会福利的目标。如果考虑了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的方向就变的不可预知,这是由于外部因素不是稳定的变量,外部环境时宽时紧,比如在日本转型所处的六十年代末期,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外部需求强劲,日本的商品凭借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非常受欢迎;而反观韩国,在转型不久即遇到亚洲金融风暴,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一大步。遇上好的外部环境经济转型固然顺风顺水,而没有好的外部环境时,转型则更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国与韩国存在着相同的转型动因,因为两国都面临着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日本则更多受到生产要素的约束。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在劳动力红利消失之后便面临严重的成本上升压力,再加上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的冲击,使得日本经济难以为继,不得不革新求变。而中韩两国转型的动因则在于国内投资效率低下,一个显著的指标是用以衡量投资效率的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居高不下,迫使改革者不得不转换经济增长的思路,从消费突破经济发展瓶颈。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进行经济转型,从日本的转型经验看,第二产业经历了巨大的重构,其中上游行业逐渐兼并重组,通过规模经济节约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水平,由此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钢铁、汽车集团。投资方向也从偏上游的行业转向下游行业,随着下游行业产能扩张,中间环节和中间产品增加,生产更加细化,产业关联度加大,企业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一点在日本电子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日本经济转型的成功之处在于顺利整合国内产业,发展出了独特的产业优势,在短暂的转型痛苦期之后,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韩国的转型则面临很多问题,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失败,韩国的经济转型没能挨过痛苦期,政府不得不重新回到高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的老路,引发了一系列的产能过剩,这一政策的失败也间接导致了韩国在97亚洲金融危机中被秋后算账。可以说转型的成功与否决定了经济的未来面貌,中国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转型之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主导资源基础配置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提政府产业政策的重要性,二者并不矛盾,可以说产业政策规划的是经济的未来。作为东亚近邻的日本与韩国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值得中国的产业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们认真探讨并引以为鉴。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国民经济工业化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