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学科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好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努力把教材里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下面笔者通过案例就此谈谈如何构建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
一、经典案例
从教十多年了,对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已相当熟练.有一次,我在初二(6)班上课,让学生利用一些器材,如,鸡蛋、棋子、装有水的水杯、尺子、小车、小木块、硬纸片等进行自主实验,设计一些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并进行观察总结.我在过道里观察着他们的实验过程,发现多数组已经完成这了几个实验.这时,一个平时对物理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举手说:“教师,我听说生鸡蛋和熟鸡蛋的转动情况不一样,这是否和惯性有关?教师您不能给我们讲讲如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他的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多学生都抬起了头,议论纷纷,有的说“怎么可能不一样”,有的说“不一样,卖鸡蛋的说过”,过了一会儿.大家把眼光聚集到我身上,我楞了一下,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我连忙调整思维,问“你们说怎么区分?”a生举手回答:“生蛋和熟蛋从外观上看,不容易区别.不过,仔细看,生蛋比较光滑.”b生回答:“放在茶水中浸泡,熟蛋比较容易染成茶褐色.”女学生观察比较仔细.c生回答:“把鸡蛋平放或竖放来旋转,生蛋内部的蛋白和蛋黄,不容易旋转”.不愧是我们班的班长,回答问题总有独到之处.我赞叹道:“学生,你们太棒了,课外知识真丰富呀.”
正好这时下课铃响起,于是我说:“下一节课教师再给大家讲解好吗?”学生都同意.第二天上课前我准备了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两只.
1.我把两个鸡蛋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离手后观察它的转动情形:一只鸡蛋转动得很顺利,而另一只鸡蛋转动得很不顺畅. 然后,我当场给他们敲开那只转动得很顺利的鸡蛋,发现是熟鸡蛋,我请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熟蛋扭动时,蛋白蛋黄一同扭动,所以转得顺利.反之,生蛋扭动时,只是蛋壳受力,而蛋白和蛋黄几乎未受力,由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可知,蛋白和蛋黄因惯性几乎停留不动,因为与蛋壳间存在摩擦阻力作用,整个蛋只能缓慢转动.于是,蛋壳的转动就被蛋内容物拖慢了.
2.我又演示如下实验,待鸡蛋转动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按停鸡蛋,并立即缩手.学生通过观察自然就明白了原理:缩手后不再转动的,为熟蛋;反之,缩手后能自动再转几下的,为生蛋.因为熟蛋被按停时,蛋壳、蛋白和蛋黄的运动全部停止.反之,在按停时,生蛋只是蛋壳停止运动,蛋白和蛋黄因惯性仍然转动,故缩手后,能带动蛋壳再转几下.
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要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注意观察、多注意理解.我不失时宜地对他们说:“我们的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只要对我们身边的事物细加观察,做个有心人,那么我们当中肯定也会出现新时代的牛顿的.”
二、案例分析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
在本案例中,我将学生的提问适时地抛给学生,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论,让他们根据生活中已有的经验从不同角度来讨论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区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我没有将答案立即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亲眼观察到围绕生鸡蛋和熟鸡蛋的转动区别,同时,利用我们上节课所讲的惯性知识来解释,教育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学生借助生活实例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要想更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学好相关的物理知识,透过生活现象看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要求.
物理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物理,身边的一个个小事物,都能讲述高深的物理现象,折射出物理实验的有趣,道出物理规律的真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只有将这些“活水”引进课堂,才能真正激活知识,激活学生,激活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就应积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挖掘出生活中的物理,把它转化为物理课堂教育的理论.
三、反思
1.创设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现象的课堂情景.以景设问,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容易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去思索,去探求.
2.创设以日常生活用品为器材的实验情景.当实验情景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时,就会唤起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3.创设聊天、讨论、故事等生活化的对话情景.以景激情,每个学生的认知不同时,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中都必须有“美”的生活作为载体,通过筛选、发掘、打磨、整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改造设计.让课堂教学每一信息的发出,都形成闭合路径,有效反馈和有效调控,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现与成长.
[江苏省句容市行香中学 (212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