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军秀
摘要:根据课后评量结果的分析,不少老师发现整堂课都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本文在语文有效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将以建构式(非选择题)学习单做为讨论核心,以期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能更有效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建构式学习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30-02
一、前言
一般而言,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特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应先建立分布阅读能力的课程地图;根据教材特质及课程地图,规划阅读策略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利用学习策略,自我提问,主动进行阅读理解;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建构式的学习单,了解同学的学习困难;根据同学的学习困难,进行学习结构的课程活动设计;课程活动设计,能善用提问技巧及小组讨论,协助同学厘清概念,深度理解,并活络课堂学习气氛;评量(作业)能采用多元开放的形态,协助学生增进学习信心,发挥学习潜能,进而获得适性发展。
本文希望老师能兼采其他教学策略,协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而建构式学习单,可利用课前练习,协助教师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学生则可以借助书写、讨论的进行,反覆厘清概念,巩固学习。所以本文在语文有效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将以建构式(非选择题)学习单,做为讨论核心,期待教师的语文教学能更有效率。
二、课程地图与建构式学习单
1.课程地图简表。阅读能力、阅读策略、阅读技巧可融入语文学习之中,做为教师建构“阅读策略”课程地图的参考。课程地图的纵栏,包括相邻三个年级的上、下学期共六阶段。横列则将每学期十二篇的课文,分三部分,每部分安排四篇课文。接着将主要的阅读策略及相关的阅读技巧,分配在六阶段及三部分的学习之中。而为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在高年级时应分别有“四类”(找一找、画概念图、说出主要的、为什么)或“六类”(找一找、画概念图、说出主要的、为什么、找一找、你认为)的综合应用练习,让学生对个别的阅读策略,能进行综合应用的学习。高年级学生应考虑学习的城乡差距及课堂的学习差异,安排“六类”练习的综合应用,或主题式的分析评论,让学习落后的学生可以再进行补救,学习精熟的学生则可以学习更深层的分析评论,用与高中课程衔接。
2.建构式学习单。有了“课程地图”,接下去就是根据“课程地图”所规划的阅读策略,利用教材,让学生练习使用。使用前当然要先告诉学生,这篇文章我们要学生练习的阅读策略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上课前要先说明的教学目标。接着我们设计建构式学习单,让学生练习自己用这个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理解。学生填写后,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填答内容,诊断他们在哪些部分有学习困难。学习单的设计既然是协助学生练习以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理解,并且希望能侦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因此学习单最好能使用非选择题的建构方式呈现,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看到学生利用阅读策略,建构阅读理解的过程,也容易发现他们在哪些过程发生困难。所以建构式学习单就像X光机,能协助我们拍下学生许多阅读理解的片段,并进行诊断。
三、建构式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
1.学习单的设计步骤。建构式学习单的设计步骤为:根据“课程地图”确定本课要学习的阅读策略;阅读课文,找出文本的主要内容;统整主要内容,找出主要内容与相关情节、人物、语言、的关系;利用内容结构图,组织主要主要内容与相关情节、人物、语言的关系;根据内容结构图的重点,结合阅读策略进行学习单设计。
2.学习单常使用的工具。建构式学习单常用的工具为:文本表述方式;文本内容结构图;阅读策略实施规划表。其中,规划表主要是提供教师进行学习单编制的参考,所以内容包含阅读策略及每种阅读策略相应的题干用语。
3.学习单使用步骤。学习单设计完成后,应如何使用,才能协助学生学习使用阅读策略,并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以下为学习单使用步骤的简单说明:一是先读学习单,了解课文重点及阅读策略;二是阅读文本三遍,让学生自行阅读时,可练习找出文章表述方式,再练习画出概念图;三是自行填写学习单,也即利用阅读策略,尝试自行解决问题。(一堂课填写的题数最好是3~5题,不要超过五题);四是小组合作学习,也即利用小组学习,厘清学习困难,这应让学生先两人一组互相讨论,而困难试题,则可再进行四人一组的讨论;五是课堂讨论厘清,教师利用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针对学习最困难的部分进行厘清;六是完成学习单,也即整理小组讨论及课堂讨论的重点,修正并完成学习单。
4.设计学习单应注意事项。一是学习单可以在提问试题的架构下,利用活泼的版面设计,让学生的填答更有趣味。二是试题务必使用“找一找、为什么…”等明确的阅读策略口诀,协助学生熟悉此题可使用的阅读策略。三是题干用语尽量参考“阅读策略”实施规划表提供的题干用语。四是学生答题表格,可参考[阅读策略]实施规划表提供的作答表格。
5.使用学习单的好处。使用学习单的好处有两点:一为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与信心,二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兹分别说明如后:首先,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与信心。这具体表现为:学生可了解文本重点;学生可通过小组学习不断厘清学习困难;学生可通过课堂讨论厘清或深化学习困难;学生可利用多次厘清、深化的结果,不断修正学习单答案;学生最后缴交的学习单,能呈现他最后的学习成果;学生只要努力厘清与修正,一定能得到最好的成绩;学生借助修正学习单的努力过程,可以获得学习的信心;学生努力修正学习单,不会让自己成为课堂学习的客人。其次,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这具体表现为:教师不必进行逐句逐段教学;教师在观察学生的讨论中能具体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厘清与深化;教师不必担心学生无聊、上课睡觉等行为;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对个别学生进行课堂的补救教学或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达到拔尖扶弱的差异化教学。
四、小结
本文以“建构式学习单的制作与使用”做为语文有效教学课堂实践的范例。在实际的教学实验中,它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往往超过教师的想象。而参与实验的教师,借助学习困难的诊断,能对学习困难进行有效的厘清与深化,所以不论学习困难或学习精熟者都认为他们能从学习单获得许多学习的帮助。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不断修正学习单的评量规则,使他们增加了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几乎看不到逃课的学生,因此建构式学习单可视为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万千.关于语文教学中五个知识点的考辩[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2]刘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