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
摘 要: 作者主要从事学院教育督导工作,2013年度共听了120多位老师的课,其中有很多老师采用了项目化教学法。现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过程,谈谈个人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學 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
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正在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特色,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既存在积极的方面,又出现许多的问题。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过程,谈谈个人的思考和探索。
一、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项目化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很轻松地上课,相反,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教师应展现职业风貌。教师上课时应该穿戴得体,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抑扬顿挫,教态自然。
2.教师应彰显敬业精神。教师应认真备课,上课提前进入教室做好准备工作,积极与学生沟通,尽量能分层教学。
3.教师应体现育人态度。教师应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为人师表,以德感人、以情动人、以能导人、以理服人。
4.教师应发挥调控能力。教师应合理调整课堂氛围,做到导学、传授、教育有机结合,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
5.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项目化教学,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都会影响学生思想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品行、心理是否成熟强大,对他人及对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现在及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教师上课要有自己的特色,多体现怎样以项目为载体,以提高能力为目标。教师应该将讲课的注意力放在课程的内容和处理技巧上,使项目化课程教学达到最佳境界。
项目化课程的安排和设计差异很大,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老师,项目化课程的设计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板书和PPT有效结合起来,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年轻教师具有很大的潜力。笔者听了许多年轻老师的课,印象非常深刻,其中许多教师都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声音洪亮清晰,普通话标准,教学态度认真,职业形象很好。
项目和任务的设计应该合理有效。学生在项目和任务的驱动下,能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工作,通过实际操作,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知识。
目前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化课程的设计过程单一刻板,没有变化,每次都是学生做PPT汇报,第一节课基本都是学生在汇报,老师讲得很少,没有重点和知识点,学生不清楚老师在讲什么。而且学生基本都是在读PPT,没有很好地展示学生汇报时的风采、口才和风貌。项目化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应该是有帮助的,但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技巧还是应该进行反思,只有不断反思和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才会有更大的提高。
三、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
2013年年底,我们在各个系部分别召开了学生座谈会,与会学生都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多数学生的看法是,对项目化教学的模式还不是很适应,项目化教学的出发点是好的,能让学生课前自己准备和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不会做这些准备工作,每个小组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做这些事情,然后让组里的其他同学进行汇报。汇报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对着PPT读一遍。
老师以为学生已经预习过了,就不再强调知识点和重点,学生上课的时候听不明白,问题就越积越多,后来干脆就不听了。
项目化教学提倡的是自主学习,但学生中很少有人有这种意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收效并不是太好。其中也有很优秀的老师,比如学生提到教他们《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开发》的老师,其采用的也是项目化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得非常好,内容丰富,精细准备很多的材料和教学资料,项目的难度也是从简单到难递增,对这样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学生是非常认可的。
四、提高项目化课程教学水平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教师应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按照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努力使教学过程能反映、贴近真实的工作和生产过程。
教学目标清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反映课程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展开项目的学习与训练。
项目选择合理。授课教师所选项目应符合课程与实际工作要求,具有真实性、可模拟性和可操作性。
能力培养先导。授课教师应突出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手段,以项目、任务、案例、产品为依托,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同步。
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教师应注重教学做一体化,注重课本基本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养成。
主题作用明显。授课教师应该以项目为载体,以教学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所有学生在项目实施、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近些年的项目化教学在不断的改革中得到广泛的认可,教师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共同的目的是巩固现有的教学成果,对教学过程和设计进行更合理的改进,提高老师的服务意识,最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