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岭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视程度不够、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不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等方面。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对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解决的途径可以从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以探究式的问题为主和问题的设计和提出要与学生的已有水平相符合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策略 有效性
1.引言
在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无论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无论学生使用哪种学习方法,其目的都是要转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是最明显的,他们引导学生转变已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构成部分,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问题的设置、引导方面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2.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
2.1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视程度不够
以提问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每一位教师都认可的,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把课堂问题提问的多少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形式是否丰富的一个标准。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提问,那么学生就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就能丰富课堂教学,而不注重如何以恰当的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一些教师就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出许多不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容易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烦,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讲正弦、余弦诱导公式一节时,有的教师就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习完了诱导公式可以用于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思考,而且学生是在教师设计好的问题下思考的,对于整个内容的把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视程度不够。
2.2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总是舍不得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而是留出三两分钟思考的时间后就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缺少学生的有效思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讨论,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tanA=2,求8cosA+10sinA/3cosA-14sinA的值。面对这样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演算的时间,但是有的教师在多数学生还在思考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思路和过程了。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也就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自主学习性。
2.3不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
许多教师虽然在课前备课时准备了一些问题,但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或者将学生晾在一边,或者一个学生回答完之后就直接往下讲。教师的这种做法会使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还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不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延伸。例如,教师在讲函数y=|x-2|+1的时,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由于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到y=|x|这个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因此很容易画错。一旦学生画错,教师就直接继续讲而不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3.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3.1給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提问后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为了使讨论更具有成效,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例如,若0
3.2以探究式的问题为主
探究式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发散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多提出一些探究式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到空间与直线的距离时,教材中的例题:已知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这个平面,求证: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这个几何习题仅从空间想象是无从解答的,需要学生结合图形思考。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如何作图、如何分情况证明等。这种探究式的问题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3问题的设计和提出要与学生的已有水平相符合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而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使提出的问题有思考的价值。如果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受阻,教师就要及时地给予指导。例如在讲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1+2+3+4+5+6+7+8+9”讲起,让学生先尝试用等差数列的公式算出该组数列的和,再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毛启干.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科教文汇,2011(7).
[2]张丽伟.如何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提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3]刘海东.浅谈如何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读与写杂志,2011(7).